一种用于制氧机组装的自动压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1371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用于制氧机组装的自动压合装置,包括工作台、设于工作台上的第一承托基座和第二承托基座、用于驱动压合机构移动至第一承托基座或第二承托基座处的平移机构及用于在移动至第一承托基座处时将塔体的一端与第一端盖压合于一体,在移动至第二承托基座处时将塔体的另一端与第二端盖压合于一体的压合机构,第一承托基座上装配第一端盖,第二承托基座上装配第二端盖,平移机构设于工作台上,压合机构与平移机构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代替人工进行吸附塔的组装,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提高装配精度。效率的同时也提高装配精度。效率的同时也提高装配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氧机组装的自动压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装配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制氧机组装的自动压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善,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吸氧逐步成为家庭病患康复的一种重要手段。家用制氧机因其使用方便,移动轻巧,被广泛使用。制氧机是一种利用空气分离技术制备氧气的设备,属于物理分离制取方法,它是采用分子筛的吸附性能,通过物理原理,以大排量无油压缩机为动力,把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进行分离,最终得到高浓度的氧气,这种类型的制氧机产氧迅速,氧浓度高,适用于各种人群氧疗与氧保健,且耗电量低,性价比高。
[0003]制氧机包括用于制备氧气的吸附塔,吸附塔包括塔体和分别设于塔体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传统的吸附塔在组装时是通过人工进行组装的,人工组装具有工作效率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制氧机组装的自动压合装置,能够代替人工完成制氧机中吸附塔的组装,提高生产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制氧机组装的自动压合装置,所述制氧机包括吸附塔,所述吸附塔包括塔体、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自动压合装置包括工作台、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一承托基座和第二承托基座、用于驱动压合机构移动至第一承托基座或第二承托基座处的平移机构及用于在移动至第一承托基座处时将塔体的一端与第一端盖压合于一体,在移动至第二承托基座处时将塔体的另一端与第二端盖压合于一体的压合机构,所述第一承托基座上装配所述第一端盖,所述第二承托基座上装配所述第二端盖,所述平移机构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压合机构与所述平移机构相连。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承托基座上设有用于安装固定所述第一端盖的第一仿形槽。
[0007]优选地,所述第二承托基座上设有用于安装固定所述第二端盖的第二仿形槽。
[0008]优选地,所述平移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支撑件、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上的第一基座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基座相连,所述压合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基座上。
[0009]优选地,所述压合机构包括设于第一基座上并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支撑件、滑动设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上的第二基座、第二驱动机构、抵压件和抵压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二基座相连,所述抵压驱动机构设于所述第二基座上,所述抵压件与所述抵压驱动机构相连。
[0010]优选地,所述抵压件上设有柔性接触件。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承托基座处设有用于对抵压件在水平方向上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件和用于对抵压件在竖直方向上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件。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承托基座处设有用于对抵压件在水平方向上进行限位的第三限位件和用于对抵压件在竖直方向上进行限位的第四限位件。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所述的自动压合装置,能够代替人工进行吸附塔的组装,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提高装配精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吸附塔的正视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10、工作台,20、第一承托基座,30、第二承托基座,40、平移机构,41、第一支撑件,42、第一驱动机构,42a、第一丝杆,42b、第一动力源,50、压合机构,51、第二支撑件,52、第二基座,53、第二驱动机构,53a、第二丝杆,53b、第二动力源,54、抵压件,55、抵压驱动机构,60、第一限位件,70、第二限位件,80、第三限位件,90、第四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19]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所揭示的一种用于制氧机组装的自动压合装置,主要用于制氧机中吸附塔的组装,吸附塔包括塔体a、第一端盖b和第二端盖c,塔体a的一端安装第一端盖b,相对端安装第二端盖c。自动压合装置包括工作台10、第一承托基座20、第二承托基座30、平移机构40和压合机构50,其中,第一承托基座20固定于工作台10上,用于装配第一端盖b,第二承托基座30同样固定于工作台10上,并与第一承托基座20间隔设置,用于装配第二端盖c;平移机构40设于工作台10上,用于驱动压合机构50移动至第一承托基座20或者第二承托基座30处;压合机构50与平移机构40相连,用于在移动至第一承托基座20处时将塔体a的一端与第一端盖b压合于一体,同时还用于在移动至第二承托基座30处时将塔体a的另一端与第二端盖c压合于一体。
[0020]实施时,将第一端盖b装配于第一承托基座20上,同时将第二端盖c装配于第二承托基座30上。当第一端盖b与第二端盖c装配到位后,通过人工将塔体a与第一端盖b进行预组装,等待将第一端盖b压合到位。当第一端盖b与塔体a预组装后,平移机构40驱动压合机构50移动至第一承托基座20位置处,压合机构50进一步抵压塔体a,以使塔体a与第一端盖b装配到位。当塔体a与第一端盖b装配到位后,进一步通过人工将塔体a的另一端与第二端盖c进行预组装,等待将第二端盖c压合到位。当第二端盖c与塔体a预组装后,平移机构40进一步驱动压合机构50移动至第二承托基座30位置处,压合机构50进一步抵压塔体a,以使塔体a与第二端盖c装配到位。
[0021]如图1所示,为了使第一端盖b和第二端盖c在压合过程中不产生移动,第一承托基座20上设有第一仿形槽(图未示出),第一端盖b部分收容于第一仿形槽内,以实现第一端盖b的安装固定,避免在压合过程中,第一端盖b相对第一承托基座20移动。同时,第二承托基
座30上设有第二仿形槽(图未示出),第二端盖c部分收容于第二仿形槽内,以实现第二端盖c的安装固定,避免在压合过程中,第二端盖c相对第二承托基座30移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在第一承托基座20和第二承托基座30上设置夹紧机构(图未示出),以分别对第一端盖b和第二端盖c进行夹紧固定,夹紧机构如相对设置的第一抵挡件和第二抵挡件,及驱动第一抵挡件和第二抵挡件移动的动力源。
[0022]如图1所示,平移机构40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支撑件41、滑动设于第一支撑件41上的第一基座(图未示出)和驱动第一基座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42,第一驱动机构42与第一基座相连,压合机构50设于第一基座上。实施时,第一驱动机构42驱动第一基座移动,第一基座进一步带动压合机构50移动。
[0023]进一步地,第一驱动机构42包括第一丝杆42a、第一螺母(图未示出)和驱动第一丝杆42a转动的第一动力源42b,第一动力源42b与第一丝杆42a相连,第一基座与第一螺母相连。实施时,第一动力源42b驱动第一丝杆42a转动,第一丝杆42a带动第一螺母移动,第一螺母进一步带动第一基座移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齿轮传动组件来实现第一基座移动,齿轮传动组件包括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氧机组装的自动压合装置,所述制氧机包括吸附塔,所述吸附塔包括塔体、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压合装置包括工作台、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一承托基座和第二承托基座、用于驱动压合机构移动至第一承托基座或第二承托基座处的平移机构及用于在移动至第一承托基座处时将塔体的一端与第一端盖压合于一体,在移动至第二承托基座处时将塔体的另一端与第二端盖压合于一体的压合机构,所述第一承托基座上装配所述第一端盖,所述第二承托基座上装配所述第二端盖,所述平移机构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压合机构与所述平移机构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基座上设有用于安装固定所述第一端盖的第一仿形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托基座上设有用于安装固定所述第二端盖的第二仿形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海锋汤庆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岱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