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缸弹簧式快速装卸油杯机构,包括筒座,其内部的上方安装底座,底座中心安装缸座,缸座内部安装沿其上下移动的活塞杆,活塞杆与底座安装大弹簧;筒座外侧面上方安装输出端朝上的气缸;缸座外圆周面上套装推板,推板一端位于气缸输出端正上方,推板另一端固装压杆;活塞杆顶端固装定位芯,定位芯上放置油杯,压杆顶端弯折部压装于油杯的台阶处;经气缸施力于推板,使推板向上摆动,压杆弯折部脱离油杯,同时活塞缸带动定位芯、油杯下行,从而顺利取下油杯并放置新油杯,活塞缸带动油杯上行,同时气缸下行使推板回摆复位,压杆重新压至新油杯台阶处,通过半自动实现了油杯的快速装卸,有效助力于加工效率的提升,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缸弹簧式快速装卸油杯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工装设备
,尤其是一种气缸弹簧式快速装卸油杯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电火花加工机床在加工油杯工件前,每次装卸均需要操作人员手动进行装夹作业,并且经常出现装夹不到位的情况,不仅费时费力,还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装置气缸弹簧式快速装卸油杯机构,从而保证了油杯的有效可靠装夹,并且装卸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极大地助力于加工效率的提升。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气缸弹簧式快速装卸油杯机构,包括筒座,所述筒座内部的上方安装有底座,底座中心处安装有缸座,缸座内部安装有沿其上下移动的活塞杆,活塞杆底面与底座之间安装有大弹簧;所述筒座外侧面的上方安装有气缸,气缸输出端朝上;所述缸座外圆周面上套装有推板,推板一端位于气缸输出端的正上方,推板另一端固装有压杆;所述活塞杆顶端固装有定位芯,定位芯上放置有油杯,所述压杆顶端的弯折部压装于油杯的台阶处。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7]所述缸座顶部周向向外延伸构成盘形的法兰结构,压杆底端延伸有杆座,位于杆座处的法兰结构外壁面上固装有转支座,转支座通过转轴与杆座转动连接。
[0008]所述缸座法兰结构的顶面固装有支板,支板顶部向上弯折延伸有支承环;所述压杆底部的杆座与推板固装,压杆向上依次贯穿法兰结构和支板,压杆顶部的弯折部位于支承环的下方,支承环套设于油杯上部的周向。
[0009]所述推板与气缸接触的端部固装有导销,导销上套装有小弹簧,小弹簧向上贯穿缸座的法兰结构,小弹簧压装于支板底面与推板顶面之间。
[0010]所述推板内圆周面与缸座外圆周面之间设置有间隙。
[0011]所述底座为圆盘形结构,底座外圆周面与筒座内壁面之间安装有密封圈。
[0012]所述定位芯底部与活塞杆之间通过螺纹锁装。
[0013]所述筒座侧壁面上锁装有通气接头,外部气源经通气接头向缸座和活塞杆之间通气,使得活塞杆相对于缸座下行。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气缸输出端上行向上施力于推板,使推板向上摆动,压杆弯折部脱离油杯,同时活塞杆带动定位芯、油杯下行,从而能够顺利取下油杯并放置新油杯,活塞杆带动油杯上行,同时气缸输出端下行使推板回摆复位,压杆重新压至新油杯台阶处,实现了油杯的快速可靠装夹和拆卸,省时省力,有效助力于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的提升,使用方便,实用性好。
[0016]本技术还包括如下优点:
[0017]压杆底部的杆座通过转轴相对于转支座转动连接,为推板带动压杆的摆动提供了转动圆心,使得摆动更加顺畅;
[0018]支板顶部的支承环套设环绕于油杯上部周向,在油杯装夹后加工时提供防护作用,助力于保障油杯装夹的可靠性以及加工的安全性;
[0019]本技术通过半自动的方式实现油杯的快速装卸,尤其适用于油杯在电火花加工中加工喷油孔时的装夹,活塞杆和压杆的共同作用使得油杯装夹可靠,并且重复性好,保证了油杯装拆更换时,其球头径向跳动在0.05mm以内,极大地助力于油杯上喷油孔电火花加工的质量和一致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的剖视图(省略气缸)。
[0022]图3为图1的爆炸图(省略筒座、气缸)。
[0023]其中:1、筒座;2、密封圈;3、底座;4、大弹簧;5、缸座;6、推板;7、导销;8、小弹簧;9、支板;10、活塞杆;11、定位芯;12、油杯;13、压杆;14、转支座;15、气缸;16、通气接头;17、转轴;91、支承环;131、杆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气缸弹簧式快速装卸油杯机构,包括筒座1,筒座1内部的上方安装有底座3,底座3中心处安装有缸座5,缸座5内部安装有沿其上下移动的活塞杆10,活塞杆10底面与底座3之间安装有大弹簧4;筒座1外侧面的上方安装有气缸15,气缸15输出端朝上;缸座5外圆周面上套装有推板6,推板6一端位于气缸15输出端的正上方,推板6另一端固装有压杆13;活塞杆10顶端固装有定位芯11,定位芯11上放置有油杯12,压杆13顶端的弯折部压装于油杯12的台阶处;通过气缸15输出端上行向上施力于推板6,使推板6向上摆动,压杆13弯折部脱离油杯12,同时活塞杆10带动定位芯11、油杯12下行,从而能够顺利取下油杯12并放置新油杯12,活塞杆10带动油杯12上行,同时气缸15输出端下行使推板6回摆复位,压杆13重新压至新油杯12台阶处,实现了油杯12的快速可靠装夹和拆卸,省时省力。
[0026]缸座5顶部周向向外延伸构成盘形的法兰结构,压杆13底端延伸有杆座131,位于杆座131处的法兰结构外壁面上固装有转支座14,转支座14通过转轴17与杆座131转动连接,如图3所示;压杆13底部的杆座131通过转轴17相对于转支座14转动连接,为推板6带动压杆13的摆动提供了转动圆心,使得摆动更加顺畅。
[0027]缸座5法兰结构的顶面固装有支板9,支板9顶部向上弯折延伸有支承环91;压杆13底部的杆座131与推板6固装,压杆13向上依次贯穿法兰结构和支板9,压杆13顶部的弯折部位于支承环91的下方,支承环91套设于油杯12上部的周向;支板9顶部的支承环91套设环绕于油杯12上部周向,在油杯12装夹后加工时提供防护作用,助力于保障油杯12装夹的可靠性以及加工的安全性。
[0028]推板6与气缸15接触的端部固装有导销7,导销7上套装有小弹簧8,小弹簧8向上贯穿缸座5的法兰结构,小弹簧8压装于支板9底面与推板6顶面之间;在气缸15输出端推动推板6上行后,小弹簧8压缩,而后气缸15反向工作脱离推板6,施加于推板6上的上推力消失,在小弹簧8的恢复作用下,推板6带动压杆13一起回摆复位,使得压杆13顶部的弯折部重又压装于油杯12上。
[0029]推板6内圆周面与缸座5外圆周面之间设置有间隙,间隙的存在保证了推板6以转轴17为中心的摆动的可靠和顺畅性。
[0030]底座3为圆盘形结构,底座3外圆周面与筒座1内壁面之间安装有密封圈2。
[0031]定位芯11底部与活塞杆10之间通过螺纹锁装。
[0032]筒座1侧壁面上锁装有通气接头16,外部气源经通气接头16向缸座5和活塞杆10之间通气,使得活塞杆10相对于缸座5下行。
[0033]通过半自动的方式实现油杯12的快速装卸,尤其适用于油杯12在电火花加工中加工喷油孔时的装夹,活塞杆10和压杆13的共同作用使得油杯12装夹可靠,并且重复性好,保证了油杯12装拆更换时,其球头径向跳动在0.05mm以内,极大地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缸弹簧式快速装卸油杯机构,包括筒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座(1)内部的上方安装有底座(3),底座(3)中心处安装有缸座(5),缸座(5)内部安装有沿其上下移动的活塞杆(10),活塞杆(10)底面与底座(3)之间安装有大弹簧(4);所述筒座(1)外侧面的上方安装有气缸(15),气缸(15)输出端朝上;所述缸座(5)外圆周面上套装有推板(6),推板(6)一端位于气缸(15)输出端的正上方,推板(6)另一端固装有压杆(13);所述活塞杆(10)顶端固装有定位芯(11),定位芯(11)上放置有油杯(12),所述压杆(13)顶端的弯折部压装于油杯(12)的台阶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缸弹簧式快速装卸油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座(5)顶部周向向外延伸构成盘形的法兰结构,压杆(13)底端延伸有杆座(131),位于杆座(131)处的法兰结构外壁面上固装有转支座(14),转支座(14)通过转轴(17)与杆座(131)转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缸弹簧式快速装卸油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座(5)法兰结构的顶面固装有支板(9),支板(9)顶部向上弯折延伸有支承环(91);所述压杆(13)底部的杆座(1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正辉,蔡磊明,黄文益,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微研精微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