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性行车安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0959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行车安全保护装置,涉及起重设备领域,包括主体、移动支脚、横移装置与吊索;第一电机输出轴与铰轮通过键连接;铰轮两端设有外齿结构;传动齿轮位于横移装置内壁且通过轴承连接,传动齿轮与外齿啮合;自由齿轮位于横移装置内壁且通过轴承连接;卡环与轮盘内壁固定连接;复位弹簧位于导向槽内,复位弹簧与伸缩齿压接;拉线顶端与伸缩齿固定连接,拉线依次穿过复位弹簧、卡环,拉线底端与电动绞车缠绕连接;电动绞车安装于轮盘轴心位置。本工作原理的优势在于避免了蜗轮蜗杆的结构,直接通过第一电机驱动铰轮,提高了吊装速度,同时保证了行车运行安全,避免了传统行车施工安全、施工速度无法兼容的不足之处。之处。之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稳定性行车安全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起重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稳定性行车安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行车,是人们对吊车、航车、天车等起重机的俗称,行车和我们所称的起重机基本一样。行车驱动方式基本有两类:一为集中驱动;二为分别驱动。桥式起重机的特点是可以使挂在吊钩或其他取物装置上的重物在空间实现垂直升降或水平运移。桥式起重机包括:起升机构,大、小车运行机构。依靠这些机构的配合动作,可使重物在一定的立方形空间内起升和搬运。
[0003]传统行车采用蜗轮蜗杆传动方式,出现断电问题时可利用蜗轮蜗杆的止回效果避免吊索的下坠,保护施工安全,但蜗轮蜗杆结构具有较慢的传动速度,因此吊装速度相对较慢,降低了施工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传统行车施工安全、施工速度无法兼容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稳定性行车安全保护装置。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不足之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稳定性行车安全保护装置,包括主体、移动支脚、横移装置与吊索;主体横置,主体侧面或底面设有横移导轨,横移导轨与横移装置滑动连接;移动支脚纵向安装,两个移动支脚分别位于主体两端且固定连接;移动支脚与地面滑轨滑动连接;横移装置与吊索连接;横移装置内设有第一电机、铰轮、传动齿轮与自由齿轮;第一电机位于横移装置内壁且固定连接;第一电机输出轴与铰轮通过键连接;铰轮两端设有外齿,铰轮中心位置设有铰槽,吊索顶端位于铰槽内并缠绕连接;传动齿轮位于横移装置内壁且通过轴承连接,传动齿轮与外齿啮合;自由齿轮位于横移装置内壁且通过轴承连接;传动齿轮与自由齿轮中心位置均分别开有沟槽,吊索与沟槽挂接并呈现S形状;自由齿轮的轮盘为空心结构,轮盘内设有伸缩齿、导向槽、复位弹簧、卡环、拉线与电动绞车,轮盘侧面开有与伸缩齿顶端对应的矩形通孔;导向槽位于轮盘内壁且固定连接,伸缩齿底端位于导向槽内并滑动连接;卡环位于导向槽近心端,且卡环与轮盘内壁固定连接;复位弹簧位于导向槽内,且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伸缩齿、卡环压接;拉线顶端与伸缩齿固定连接,拉线依次穿过复位弹簧、卡环,拉线底端与电动绞车缠绕连接;电动绞车安装于轮盘轴心位置。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吊索底端连接有可拆卸吊钩。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电动绞车失效状态下伸缩齿的顶端弹出自由齿轮轮盘;伸缩齿弹出状态下,外齿、传动齿轮与伸缩齿相互啮合。
[0008]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意外状况下的系统断电使得行车内电力系统瘫痪,电动绞车进入失效状态,电动绞车失效状态下伸缩齿的顶端弹出自由齿轮轮盘,伸缩齿弹出状态下,外齿、传动齿轮与伸缩齿相互啮合,由于三齿轮两两相互啮合时无法运转,因此
铰轮停止转动,吊索停止运行,起到保证行车安全的效果。本工作原理的优势在于避免了蜗轮蜗杆的结构,直接通过第一电机驱动铰轮,提高了吊装速度,同时保证了行车运行安全,避免了传统行车施工安全、施工速度无法兼容的不足之处。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一步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横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铰轮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自由齿轮弹出状态示意图;
[0014]图5为自由齿轮内部结构局部放大图;
[0015]图6为伸缩齿回缩示意图;
[0016]图中:1

主体,11

横移导轨,2

移动支脚,21

底面滑轨,3

横移装置,30

第一电机,31

铰轮,311

外齿,312

铰槽,32

传动齿轮,33

自由齿轮,331

伸缩齿,332

导向槽,333

复位弹簧,334

卡环,335

拉线,336

电动绞车。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依据本申请的上述结构特点,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0018]参照图1~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稳定性行车安全保护装置,包括主体1、移动支脚2、横移装置3与吊索4;主体1横置,主体1侧面或底面设有横移导轨11,横移导轨11与横移装置3滑动连接;移动支脚2纵向安装,两个移动支脚2分别位于主体1两端且固定连接;移动支脚2与地面滑轨21滑动连接;横移装置3与吊索4连接。横移装置3内设有第一电机30、铰轮31、传动齿轮32与自由齿轮33;第一电机30位于横移装置3内壁且固定连接;第一电机30输出轴与铰轮31通过键连接;铰轮31两端设有外齿311,铰轮31中心位置设有铰槽312,吊索4顶端位于铰槽312内并缠绕连接;传动齿轮32位于横移装置3内壁且通过轴承连接,传动齿轮32与外齿311啮合;自由齿轮33位于横移装置3内壁且通过轴承连接;传动齿轮32与自由齿轮33中心位置均分别开有沟槽,吊索4与沟槽挂接并呈现S形状;自由齿轮33的轮盘为空心结构,轮盘内设有伸缩齿331、导向槽332、复位弹簧333、卡环334、拉线335与电动绞车336,轮盘侧面开有与伸缩齿331顶端对应的矩形通孔;导向槽332位于轮盘内壁且固定连接,伸缩齿331底端位于导向槽332内并滑动连接;卡环334位于导向槽332近心端,且卡环334与轮盘内壁固定连接;复位弹簧333位于导向槽332内,且复位弹簧333两端分别与伸缩齿331、卡环334压接;拉线335顶端与伸缩齿331固定连接,拉线335依次穿过复位弹簧333、卡环334,拉线335底端与电动绞车336缠绕连接;电动绞车336安装于轮盘轴心位置。
[0019]所述吊索4底端连接有可拆卸吊钩。
[0020]工作原理:行车正常工作时,电动绞车336拉动拉线335,拉线335拉动伸缩齿331,使得伸缩齿331缩在自由齿轮33轮盘内,外齿311、传动齿轮32均无法咬合伸缩齿331,因此自由齿轮33在吊索4的摩擦力的作用下独立转动,起到类似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的功能;意外状况下的系统断电使得行车内电力系统瘫痪,电动绞车336进入失效状态,电动绞车336失效状态下伸缩齿331的顶端弹出自由齿轮33轮盘,伸缩齿331弹出状态下,外齿311、传动
齿轮32与伸缩齿331相互啮合,由于三齿轮两两相互啮合时无法运转,因此铰轮31停止转动,吊索4停止运行,起到保证行车安全的效果。本工作原理的优势在于避免了蜗轮蜗杆的结构,直接通过第一电机30驱动铰轮31,提高了吊装速度,同时保证了行车运行安全。
[0021]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稳定性行车安全保护装置,包括主体(1)、移动支脚(2)、横移装置(3)与吊索(4);主体(1)横置,主体(1)侧面或底面设有横移导轨(11),横移导轨(11)与横移装置(3)滑动连接;移动支脚(2)纵向安装,两个移动支脚(2)分别位于主体(1)两端且固定连接;移动支脚(2)与地面滑轨(21)滑动连接;横移装置(3)与吊索(4)连接;其特征在于:横移装置(3)内设有第一电机(30)、铰轮(31)、传动齿轮(32)与自由齿轮(33);第一电机(30)位于横移装置(3)内壁且固定连接;第一电机(30)输出轴与铰轮(31)通过键连接;铰轮(31)两端设有外齿(311),铰轮(31)中心位置设有铰槽(312),吊索(4)顶端位于铰槽(312)内并缠绕连接;传动齿轮(32)位于横移装置(3)内壁且通过轴承连接,传动齿轮(32)与外齿(311)啮合;自由齿轮(33)位于横移装置(3)内壁且通过轴承连接;传动齿轮(32)与自由齿轮(33)中心位置均分别开有沟槽,吊索(4)与沟槽挂接并呈现S形状;自由齿轮(33)的轮盘为空心结构,轮盘内设有伸缩齿(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生邹学武邵海涛李桂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恒嘉高纯铝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