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温器模块及具有其的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9128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温器模块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节温器模块包括壳体、第一节温阀体和第二节温阀体,壳体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壳体的另一端设有出水口,第一节温阀体位于壳体的内部,第一节温阀体靠近壳体的进水口设置,第一节温阀体的进液端与进水口相连通,第一节温阀体的出液端与出水口相连通,第二节温阀体位于壳体的内部,第二节温阀体靠近壳体的出水口设置,第二节温阀体的进液端与进水口相连通,第二节温阀体的出液端与出水口相连通,第二节温阀体的出液端和第一节温阀体的出液端之间设有加强筋。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节温器模块,设置加强筋结构,对第二节温阀体进行保护,增加了可靠性。增加了可靠性。增加了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温器模块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0001]本技术属于发动机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节温器模块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发动机节温器及其壳体设计来讲,壳体空间越大,节温器开启/关闭过程中,受到各个方向的压力越均匀。同时节温器模块内腔越大,也会有利于降低压降损失。在实际布置设计过程中,节温器布置空间往往会受到整车边界或其它附属件的约束,无法预留足够的空间,一旦约束条件苛刻时,节温器壳体就会设计的非常紧凑,这样就可能会导致不好的结果。现有技术中节温器模块过于紧凑,大量的冷却液通过,会形成较大的压降,压阻过大就会影响水泵流量。另外现有技术的节温器壳体过于紧凑,冷却液流动空间受到限制,节温器在开启过程中,会形成较大的压力梯度,不同方向会产生受力不均匀的现象,节温器长时间频繁开启关闭,就容易导致疲劳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节温器模块受冷却液的应力不均匀导致疲劳断裂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4]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节温器模块,包括:
[0005]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进水口,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有出水口;
[0006]第一节温阀体,所述第一节温阀体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节温阀体靠近所述壳体的进水口设置,所述第一节温阀体的进液端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节温阀体的出液端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
[0007]第二节温阀体,所述第二节温阀体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二节温阀体靠近所述壳体的出水口设置,所述第二节温阀体的进液端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节温阀体的出液端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节温阀体的出液端和所述第一节温阀体的出液端之间设有加强筋。
[0008]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节温器模块,在第一节温阀体的出液端和第二节温阀体的出液端之间设置了加强筋结构,一方面加强了壳体的强度,另一方面在节温器模块全开下能够起到对第二节温阀体的保护作用,减弱了冷却液对第二节温阀体的冲击,提高了整体节温器模块的寿命,增加了可靠性。
[0009]另外,根据本技术的节温器模块,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筋包括本体部、第一侧板部和第二侧板部,所述本体部位于所述第一侧板部和第二侧板部之间。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板部和所述第二侧板部关于所述本体部对称设置。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板部和所述第二侧板部的高度尺寸
相同。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板部和所述第二侧板部均呈圆弧状结构且均朝向所述第二节温阀体设置。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板部和所述第二侧板部的高度尺寸均低于所述本体部的高度尺寸。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筋的底端设有开口结构,所述开口结构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本体部的宽度尺寸。
[0016]在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包括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节温器模块。
附图说明
[0017]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18]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节温器模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节温器模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中节温器模块的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
[0021]1:节温器模块;
[0022]10:壳体、11:进水口、12:出水口;
[0023]20:第一节温阀体;
[0024]30:第二节温阀体;
[0025]40:加强筋、41:本体部、42:第一侧板部、43:第二侧板部、44:开口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7]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0028]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
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0029]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
……
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0030]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节温器模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节温器模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节温器模块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本技术中的节温器模块包括壳体10、第一节温阀体20和第二节温阀体30,壳体10的一端设有进水口11,壳体10的另一端设有出水口12,第一节温阀体20位于壳体10的内部,第一节温阀体20靠近壳体10的进水口11设置,第一节温阀体20的进液端与进水口11相连通,第一节温阀体20的出液端与出水口12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温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进水口,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有出水口;第一节温阀体,所述第一节温阀体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节温阀体靠近所述壳体的进水口设置,所述第一节温阀体的进液端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节温阀体的出液端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第二节温阀体,所述第二节温阀体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二节温阀体靠近所述壳体的出水口设置,所述第二节温阀体的进液端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节温阀体的出液端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节温阀体的出液端和所述第一节温阀体的出液端之间设有加强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温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包括本体部、第一侧板部和第二侧板部,所述本体部位于所述第一侧板部和第二侧板部之间。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鹏马庆镇徐菁菁李渴忻孟祥晨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