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及其电路基板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28852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一第一基板和一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互相叠合,该第二基板包括多条第一导线、多条第二导线、一驱动芯片和一连接器,该驱动芯片的一端与该多条第一导线相连,其中,该第二基板还包括一连接器压合区,该连接器位于该连接器压合区上,该驱动芯片的另一端通过该多条第二导线与该连接器形成电连接,该驱动芯片用在驱动该液晶显示面板使其显示图像,该连接器用在与外部设备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电路基板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该液晶显示面板的电路基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如今,计算机和电子科技快速发展,如掌上型计算机、记事本及笔记本计算机等均已普遍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因应计算机、电子产品也朝运算功能强、速度快和体积小的方向发展,内部的连接器体积也具有随大幅缩小的趋势。目前液晶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多采用直接将芯片(Integrated Circuit,IC)设置在玻璃基板上(Chip On Glass,COG),再利用软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 Circuit,FPC)将芯片与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Board,PCB)相连接。其中,连接器(Connector)一般是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但是还可采用表面安装技术(Surface MountTechnology,SMT)将连接器(Connector)安装在软性印刷电路板上。请参考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100的示意图。该液晶面板100包括第一基板41、第二基板42、驱动芯片46和导线45。该第一基板41与第二基板42互相叠合,该驱动芯片46设置在该第二基板42上,并通过导线45连接控制电路(图未示)使显示区域43显示图像。在该液晶面板100中,该驱动芯片46通过导线48、软性印刷电路板49和连接器50相连接,该连接器50可便在与计算机或其它电子设备相连接,也可节省印刷电路板的空间。但是软性印刷电路板49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易产生连接不良或折伤等缺陷,使显示稳定性不佳,从而影响液晶面板的特性,导致生产良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软性印刷电路板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引起接触不良或折伤,而导致液晶面板的显示稳定性不佳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稳定性较好的液晶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电路基板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一第一基板和一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互相叠合,该第二基板包括多条第一导线、多条第二导线、一驱动芯片和一连接器,该驱动芯片的一端与该多条第一导线相连,其中,该第二基板还包括一连接器压合区,该连接器位于该连接器压合区上,该驱动芯片的另一端通过该多条第二导线与该连接器形成电连接,该驱动芯片用在驱动该液晶显示面板使其显示图像,该连接器用在与外部设备相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电路基板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基板,在该基板上涂布多条第一导线和多条第二导线,同时形成驱动芯片压合区和连接器压合区;在该驱动芯片压合区与连接器压合区上分别涂布异方向性导电膜;在该驱动芯片压合区上的异方向性导电膜上设置驱动芯片,使其与该多条第一导线和该多条第二导线形成电连接;在该连接器压合区上的异方向性导电膜上设置连接器,使其与该多条第二导线形成电连接,通过该多条第二导线与该驱动芯片相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不采用软性印刷电路板而直接通过导线将连接器连结到第二基板上,因此可以免除因软性印刷电路板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引起的接触不良或折伤的缺陷,从而可使液晶面板的显示稳定性较好。在该液晶显示面板电路基板的制作方法中,是采用异方向性导电膜直接将连接器连结到导线上使之与驱动芯片连接,可充分保障该连接器与驱动芯片间的电性连接,因此可以提高产品的生产良率。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液晶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液晶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第二基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液晶显示面板的电路基板制作方法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液晶显示面板的电路基板制造方法示意图。图6是图3中的电路基板沿VI-VI方向的部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一起参考图2和图3,图2是本专利技术液晶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第二基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该液晶显示面板1包括第一基板4和第二基板3,该第一基板4和第二基板3互相叠合,该第二基板3包括驱动芯片5、连接器10、多条第一导线9和多条第二导线11。请同时参考图5,该第二基板3上具有一连接器压合区6,该连接器10位于该连接器压合区6上,该驱动芯片5的一端通过多条第一导线与控制电路(图未示)相连接使显示区域2显示图像;该驱动芯片5的另一端通过该多条第二导线11与该连接器10相连接,该连接器10可与印刷电路板、计算机或其它外部电子设备相连接。该驱动芯片5是通过异方向性导电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ACF)7(请参考图6)与该多条第一导线9和多条第二导线11形成电连接,该连接器10也是通过异方向性导电膜7与该多条第二导线11形成电连接,最终达到该驱动芯片5与该连接器10之间的电性连接。请一起参考图3、图4和图5,图4是本专利技术液晶显示面板的电路基板制作方法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液晶显示面板的电路基板制造方法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液晶显示面板的电路基板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提供一基板,在该基板上涂布多条第一导线9和多条第二导线11,同时形成驱动芯片压合区6和连接器压合区8(步骤401);在该驱动芯片压合区与连接器压合区分别涂布异方向性导电膜(步骤402);在该驱动芯片压合区6的异方向性导电膜上设置驱动芯片5(步骤403);在该连接器压合区8的异方向性导电膜上设置连接器10(步骤404)。请参考图6,是图3中的电路基板沿VI-VI方向的部分剖视图,即通过异方向性导电膜连结驱动芯片5和多条第一导线的部分剖视图。图中所示为驱动芯片5的一个金属凸块22与异方向性导电膜7的电性连接,驱动芯片5的其它金属凸块22连接方式也在此同理。该异方向性导电膜7由黏合剂23和导电微粒构成,该导电微粒内部具有导电物质26而其外部覆盖有绝缘膜25,其中黏合剂23可以是绝缘树脂,也可以是环氧树脂或丙烯酸树脂。金属凸块22位于驱动芯片5的下方,将金属凸块22朝下与导线9压合时,与金属凸块22正下方接触的有机黏合剂23中导电微粒的绝缘膜25被击碎,导电物质26与金属凸块22充分接触即可实现电性连接。连接器10和多条第二导线11通过异方向性导电膜7实现的电性连接方式也与此同理。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1不采用软性印刷电路板而直接通过导线11将连接器10连结到第二基板3上,因此可以免除因软性印刷电路板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引起的接触不良或折伤的缺陷,从而可使液晶面板的显示稳定性较好。在该液晶显示面板电路基板的制作方法中,是采用异方向性导电膜7直接将连接器10连结到导线11上使之与驱动芯片5连接,可充分保障该连接器10与驱动芯片5间的电性连接,因此可以提高产品的生产良率。权利要求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一第一基板和一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互相叠合,该第二基板包括多条第一导线、多条第二导线、一驱动芯片和一连接器,该驱动芯片的一端与该多条第一导线相连,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基板还包括一连接器压合区,该连接器位于该连接器压合区上,该驱动芯片的另一端通过该多条第二导线与该连接器形成电连接,该驱动芯片用在驱动该液晶显示面板使其显示图像,该连接器用在与外部设备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芯片与该多条第一导线和该多条第二导线之间是通过异方向性导电膜形成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一第一基板和一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互相叠合,该第二基板包括多条第一导线、多条第二导线、一驱动芯片和一连接器,该驱动芯片的一端与该多条第一导线相连,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基板还包括一连接器压合区,该连接器位于该连接器压合区上,该驱动芯片的另一端通过该多条第二导线与该连接器形成电连接,该驱动芯片用在驱动该液晶显示面板使其显示图像,该连接器用在与外部设备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哲魁孟锴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