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8234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为使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从八字形取向转移到可显示图像的弯曲取向而初始化的液晶显示元件部41,以及初始化后对液晶显示元件部周期性地施加防止从弯曲取向向八字形取向的逆转移的逆转移防止电压和对应于外部来的显示信号的显示电压的驱动电路DR。特别是构成驱动电路DR,使得根据显示信号的场频、改变逆转移防止驱动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为了显示图像而采用OCB(光学补偿的弯曲)液晶显示元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具备构成多个OCB液晶显示元件的矩阵的液晶显示板。该液晶显示板包含,用取向膜覆盖多个像素电极并配置成矩阵形的阵列基板,用取向膜覆盖对向电极并与多个像素电极对向地配置的对向基板,以及邻接各取向膜并夹于阵列基板与对向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还具有通过光学相位差板将一对偏光板贴到阵列基板与对向基板上的构造。这里,各OCB液晶显示元件在对应像素电极的范围中构成像素。这样的OCB液晶显示元件中,有必要通过施加与通常的驱动电压不同的转移电压,使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从八字形取向转移到可显示图像的弯曲取向。在持续一定时间以上不施加大于等于规定电平的电压时,OCB液晶显示元件就不能维持弯曲取向,恢复到八字形取向。为了防止这种逆转移现象,一般对OCB液晶显示元件施加逆转移防止电压。特开2002-107695号公报揭示使逆转移防止电压的脉冲宽度随液晶显示装置的周围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技术。但是,即使这样改变逆转移防止电压的脉冲宽度,要完全防止逆转移现象也是困难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解决上述问题,完全防止逆转移现象的液晶显示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为了使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从八字形取向转移到可显示图像的弯曲取向而初始化的液晶显示元件部,以及初始化后对液晶显示元件部周期性地施加防止从弯曲取向向八字形取向的逆转移的逆转移防止电压和对应于外部来的显示信号的显示电压的驱动电路,构成驱动电路,使得根据显示信号的场频、改变逆转移防止驱动条件。该液晶显示装置中,因为对应于显示信号的场频改变逆转移防止驱动条件,故能对依存于该场频的逆转移现象使该驱动条件最佳化。从而能完全防止逆转移现象。附图说明图1概略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电路构成图。图2示出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板的一部分断面构造图。图3示出利用图2所示的断面构造进行1个像素部分显示的OCB液晶显示元件的电路构成图。图4示出图3所示的OCB液晶显示元件中利用作为液晶施加电压施加的转移电压从八字形取向转移到弯曲取向的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图。图5为说明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初始化动作用的波形图。图6为说明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动作用的波形图。图7示出利用图1所示的控制器得到的显示信号的场频与黑插入率的关系的曲线图。图8示出利用图1所示的控制器的变形例得到的显示信号的场频与白电平显示电压的关系的曲线图。图9示出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板和背光光源的变形例的图。图10为说明适合于图9所示变形例的场时序驱动方式用图。图11为说明利用图10所示的场时序驱动方式合成的图像用图。图12为说明在图10所示的场时序驱动方式中将黑插入期间分散到红、绿、蓝的显示期间的场时序驱动方式用图。图13为图12所示的场时序驱动方式中得到的显示信号的场频与黑插入率的关系曲线。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图1概略地示出该液晶显示装置100的电路构成,图2示出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LCD)板41的一部分断面构造图,图3示出利用图2所示的断面构造进行1个像素部分显示的OCB液晶显示元件6的电路构成图。该液晶显示装置100,连接到例如成为TV设备或手机等外部信号源的图像信息处理单元SG。图像信息处理单元SG进行图像信息处理,将同步信号和显示信号供给液晶显示装置100。另外,液晶显示装置的电源电压也从图像信息处理单元SG供给液晶显示装置100。液晶显示装置100包括,构成多个OCB液晶显示元件6的矩阵(液晶显示元件部)的LCD板41,照明LCD板41的背光BL,以及驱动LCD板41和背光BL的驱动电路DR。LCD板41包含阵列基板AR,对向基板CT,以及液晶层LQ。阵列基板AR包含由玻璃板等构成的透明绝缘基板GL,形成于该透明绝缘基板GL上的多个像素电极15,以及覆盖这些像素电极15的取向膜AL。对向基板CT包含由玻璃板等构成的透明绝缘基板GL,形成于该透明绝缘基板GL上的滤色层CF,形成于滤色层CF上的对向电极16,以及覆盖该对向电极16的取向膜AL。液晶层LQ通过在对向基板CT与阵列基板AR的间隙充填液晶得到。滤色层CF包含红像素用的红着色层,绿像素用的绿着色层,蓝像素用的蓝着色层,及黑矩阵用的黑着色(遮光)层。另外,LCD板41包括配置于阵列基板AR和对向基板CT的外侧的一对相位差板RT,及配置于这些相位差板RT的外铡的一对偏光板PL。背光BL是冷阴极管等构成的白色光源,配置于阵列基板AR侧的偏光板PL的外侧。阵列基板AR侧的取向膜AL和对向基板CT侧的取向膜AL经过互相平行地摩擦处理。阵列基板AR中,多个像素电极15大致成矩阵地配置于透明绝缘基板GL上。另外,沿多个像素电极15的行配置多条栅极线29(Y1~Ym),沿多个像素电极15的列配置多条源极线26(X1~Xn)。在这些栅极线29与源极线26的交叉位置近旁,配置多个像素开关27。各像素开关27由具有例如连接于栅极线29的栅极28和连接于源极线26和像素电极15间的源极—漏极的薄膜晶体管构成,通过对应的栅极线29驱动时,在对应的源极线26和对应像素电极15间导通。多个液晶显示元件6各自在像素电极15和对向电极16间具有液晶电容Clc。多条辅助电容线Cst(C1~Cm)各自与对应行的液晶显示元件6的像素电极15电容耦合,构成辅助电容Cs。构成驱动电路DR,使利用从阵列基板AR和对向基板CT施加到液晶层LQ的液晶施加电压,控制LCD板41的透射率。各OCB液晶显示元件6在对应像素电极15的范围内构成像素。这种OCB液晶显示元件6中,有必要通过施加与通常的驱动电压不同的转移电压,使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从八字形取向转移到可显示图像的弯曲取向。因此,构成驱动电路DR使通过每当电源开关PW导通时以转移电压作为液晶施加电压加到液晶层LQ上,进行使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从八字形取向转移到弯曲取向的初始化。具体地说,驱动电路DR包括为使多个开关元件27按行单位导通而依次驱动多条栅线29的栅极驱动器39,在各行开关元件27通过对应栅极线29的驱动而导通的期间中将像素电压Vs分别输出到多条源极线26的源极驱动器38,驱动LCD板41的对向电极16的对向电极驱动器40,驱动背光BL的背光驱动部9,控制栅极驱动器39、源极驱动器38,对向电极驱动器40、以及背光驱动部9的控制器37,以及,根据从图像信息处理单元SG供给驱动电路DR的电力(具体地说,电源电压),发生这些栅极驱动器39、源极驱动器38、对向电极驱动器40、背光驱动部9、以及控制器37所必要的多个内部电源电压的电源电路7。控制器37把根据图像信息处理单元SG输入的同步信号发生的垂直定时控制信号输出到栅极驱动器39,把根据从图像信息处理单元SG输入的同步信号和显示信号发生的水平同步控制信号和1水平行部分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源极驱动器38,而且把点亮控制信号输出到背光驱动部9。栅极驱动器39利用垂直定时控制信号的控制在1帧期间中依次选择多条栅极线29,把使各行的像素开关27只在1水平扫描期间H导通的栅极驱动电压输出到选择栅极线29。源极驱动器38利用水平定时控制信号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为了使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从八字形取向转移到可显示图像的弯曲取向而初始化的液晶显示元件部,以及初始化后,对液晶显示元件部周期性地施加防止从弯曲取向向八字形取向的逆转移的逆转移防止电压和对应于 外部来的显示信号的显示电压的驱动电路,构成驱动电路,使得根据显示信号的场频、改变逆转移防止驱动条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尾健次小岛彻也寺西谦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松下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