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7487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控制方法。以帧为单位比较图像数据项,根据该比较的结果,改变待显示的图像数据的驱动电压,并将通过在驱动校正步骤中改变的驱动电压来显示的该待显示的图像数据的帧频提高到N倍。生成通过改变以提高后的帧频显示的该待显示的图像数据的驱动电压的极性而获得的显示驱动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例如液晶等的。
技术介绍
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已被用作电视(TV)接收器或个人计算机的显示装置。因为象这种液晶显示装置可以被制造成薄型,由此其节省空间并省电,所以已经被广泛使用。然而,象这种液晶显示装置存在图像数据的输入与实际显示之间的响应时间长的问题。在这点上,作为改善液晶显示装置的该响应速度的驱动方法,已提出了以下方法将待显示的图像数据与紧相邻的前一图像数据进行比较,并根据该比较的结果,执行利用升高电压的过压驱动(over-voltage driving)(参考日本特开平11-126050号公报)。图17是用于说明过压驱动信号的例子的图;纵坐标表示加到液晶上的电压,横坐标表示过去的时间。附图标记1700表示在正常驱动情况下的驱动信号的正电压,附图标记1701表示在过压驱动情况下的正电压,附图标记1702表示对过压驱动的光学响应,附图标记1703表示在周期性执行过压驱动的情况下的预期的光学响应。另外,附图标记1704表示液晶对正常驱动的光学响应。如图17所示,由于仅在交流(AC)驱动的一侧(图17中的正侧)执行过压驱动,所以保留有直流(DC)成分;因此,根据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或配置,可能使液晶显示装置的可靠性降低。因此,对于将像素电极和对置电极配置在同一衬底上、并与该衬底平行生成电压的液晶显示装置,已经提出了一种方法(参考日本特开2001-34238号公报),在该方法中,作为对策,通过利用ITO薄膜形成像素电极和对置电极中的至少一个,来防止由于DC成分而引起的可靠性降低。在上述将像素电极和对置电极配置在同一衬底上、并与该衬底平行生成电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采用利用ITO薄膜形成像素电极和对置电极中至少一个的结构,可以防止由于由过压驱动产生的DC成分而引起的可靠性降低。然而,为此目的,必须改变液晶显示装置的面板结构,由此存在该结构不能普遍适用于各种液晶显示装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的传统技术的缺点。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提供一种,在该显示装置中,消除DC成分中由于过压驱动而引起的不平衡,从而改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驱动校正装置,用于以帧为单位比较图像数据项,并根据该比较的结果,改变待显示的图像数据的驱动电压;放大装置,用于将通过由所述驱动校正装置改变的该驱动电压来显示的图像数据的帧频提高到N倍;以及驱动信号生成装置,用于改变以由所述放大装置提高后的帧频显示的该图像数据的驱动电压的极性,并生成显示驱动信号。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帧频放大装置,用于将待显示的图像数据的帧频提高到N倍;驱动校正装置,用于对帧频已由所述帧频放大装置提高后的当前N帧的图像数据项与N帧前的图像数据项进行比较,并且根据该比较的结果,改变当前N帧的图像数据的驱动电压;以及驱动信号生成装置,用于改变由所述驱动校正装置改变的当前N帧的图像数据的驱动电压的极性,并根据已由所述帧频放大装置提高到N倍后的帧频,基于极性被改变的该驱动电压,生成显示驱动信号。此外,根据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其包括驱动校正步骤,用于以帧为单位比较图像数据项,并根据该比较的结果,改变待显示的图像数据的驱动电压;放大步骤,用于将通过在所述驱动校正步骤中改变的该驱动电压来显示的该待显示的图像数据的帧频提高到N倍;以及驱动信号生成步骤,用于改变以在所述驱动校正步骤中提高后的帧频显示的该图像数据的驱动电压的极性,并生成显示驱动信号。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其包括帧频放大步骤,用于将待显示的图像数据的显示帧频提高到N倍;驱动校正步骤,用于对帧频已在所述帧频放大步骤中提高后的当前N帧的图像数据项与N帧前的图像数据项进行比较,并且根据该比较的结果,改变当前N帧的图像数据的驱动电压;以及驱动信号生成步骤,用于改变在所述驱动校正步骤中改变的当前N帧的图像数据的驱动电压的极性,并根据已在所述帧频放大步骤中提高到N倍后的帧频,基于极性被改变的该驱动电压,生成显示驱动信号。通过组合独立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特征,可以获得该特征,并且从属权利要求是为了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更有利的示例性实施例。另外,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不能列举所有必要特征;因此,这些特征的子组合也可以是专利技术。通过阅读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全部附图中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附图说明包括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背投式(rear-projection-type)显示装置的侧视图;图2示出用于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投射型显示引擎D1的结构的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引擎的结构的框图;图4是表示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分辨率转换器输出的、并驱动特定像素的信号的图;图5是表示在第一实施例中,在像素数据从黑色变为半色调灰度级(halftone-gradation data)的帧(3)中,利用附加的过驱动量执行显示驱动的例子的图;图6示出在图5的显示驱动的例子中将帧频(frame rate)加倍的情况下的显示驱动的状态的图;图7是表示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极性反转器(polarityinverter)中,将图6所表示的经过二倍速转换后的信号的极性以帧为单位进行反转的状态的图;图8是用于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包括响应速度校正器的信号处理方法的框图;图9是表示被输入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分辨率转换器并驱动液晶面板的特定像素的信号的图;图10是表示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分辨率转换器输出的图像数据的图;图11是表示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响应速度校正器输出的图像数据的图;图12是表示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极性反转器中,将图11所示的经过二倍速转换后的信号的极性以帧为单位进行反转的状态的图;图13是表示作为参考例子,被输入到分辨率转换器并驱动液晶面板的特定像素的信号的图;图14是表示作为参考例子,从分辨率转换器输出的图像数据的图;图15是表示作为参考例子,从响应速度校正器输出的图像数据的图;图16是表示作为参考例子,在极性反转器中,将经过二倍速转换后的信号的极性以帧为单位进行反转的状态的图;图17是用于说明传统校正方法的图;图18是用于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处理的流程图;以及图19是用于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处理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所述的实施例不限定与权利要求相关的本专利技术,在实施例中所述的特征的所有组合对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不是必不可少的。第一实施例图1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背投式显示装置200的侧视图。在图1中,从投射型显示引擎D1投射的图像通过反射镜201反射,并从屏幕6的背面投射到屏幕6上。数字转换器(digitizer)202被安装在屏幕6的正面。通过使用用于数字转换器的笔203在数字转换器202的屏幕6的正面上指定位置,可以将所指定位置的坐标输入到显示装置200。作为数字转换器,可以使用光学设备、压敏设备或超声设备等各种设备。亮度调整开关204是用于调整在屏幕6上显示的图像亮度的设备。图2示出用于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投射型显示引擎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驱动校正装置,用于以帧为单位比较图像数据项,并根据该比较的结果,改变待显示的图像数据的驱动电压;放大装置,用于将通过由所述驱动校正装置改变后的该驱动电压来显示的图像数据的帧频提高到N倍;以及驱动 信号生成装置,用于改变以由所述放大装置提高后的帧频显示的该图像数据的驱动电压的极性,并生成显示驱动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下幸彦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