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7409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器包括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和在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的每一交点上提供的像素。液晶显示器进一步包括由在连续的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扫描线中的一条扫描线的每一交点上设置的像素组成的多个像素组,其中,通过顺序地输出信号的分时驱动,相同极性的信号输出至在多个像素组的每一像素组中所包括的所有数据线,相反极性信号输出至彼此相邻的多个像素组,以致在每帧之后,极性反转的信号输出至像素组中包含的数据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电路,其适合于只在点反转驱动的面板一侧设置具有D/A转换电路的数据线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在众所周知的液晶显示器中,从数据线通过TFT加到像素上的多个电压(此后称为像素电压)在每一预定周期以后被反相。这意味着像素是以AC方式驱动的。这里的极性是指相对于作为参考的液晶公共电极的电压(com电压)而言的像素电压的正或负极性。这样一种驱动方法用于防止液晶材料的退化。这种驱动方法,已知的有点反转驱动方法和2H点反转方法。在点反转驱动方法中,相邻的数据线和扫描线上的像素电压的极性被反相,因此,相邻的像素有彼此不同的极性。在2H点反转驱动方法中,每一相邻的数据线和每两条扫描线上的像素电压的极性被反相。这些驱动方法有助于减小闪烁,从而改善图像质量。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8-129362披露一种电路,其中D/A转换电路以分时方式驱动多条数据线。在这一技术所披露的驱动电路中,奇数数据线连接至上位数据线驱动电路,而偶数数据线连接至下位数据线驱动电路。在给定的水平周期(也称为扫描周期)中,当负极性模拟视频信号从下位数据线驱动电路输出时,正极性模拟视频信号同时从上位数据线驱动电路输出。然后在下一水平周期中,当正极性模拟视频信号从下位数据线驱动电路输出时,负极性模拟视频信号同时从上位数据线驱动电路输出。点反转驱动方法就是这样实现的。驱动电路进一步包括初始化电路,其用于在水平消隐周期中将数据线初始化为com电压,以便以分时方式控制写入的时间和顺序。从数据线驱动电路外部提供的灰度电压在每一水平周期反相。因此,用高电压器件构成选择灰度电压的开关组。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4-258485披露了一种RGB分时驱动的配置。但是,我们现在已发现在上述常规电路中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要求一个区域以便在板的上侧和下侧设置数据线驱动电路。这使板的尺寸变得比较大。因而从一块样品玻璃片上得到的面板数减少。而且,用于向数据线驱动电路提供信号和电源的柔性衬底配线,也需要较大的区域面积。第二个问题是电路区域扩大,因为用来选择灰度电压的开关组是由高电压器件组成的。高电源电压通常要求用耐压器件构成电路。因此,需要较厚的栅氧化物膜Tox和较长的栅长度L,这也要求较大的电路区域。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在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的每一交点上设置的多个像素;由多个像素组成的多个像素组;和驱动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的驱动电路,其中,多个像素组中的一个像素组是由在多条数据线中的一些数据线和一条扫描线的交点上设置的多个像素中的一些像素组成,并且,驱动电路以分时驱动方式,向包含在多个像素组中的每一像素组中包含的所有数据线输出一种极性的信号,向彼此相邻的多个像素组输出交替变化极性的信号,输入至包含在多个像素组中包括的数据线的信号极性是每一帧反转一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驱动电路,其向液晶显示器的数据线输出相对于参考电压为不同极性的正极性模拟视频信号和负极性模拟视频信号,其中正极性模拟视频信号在水平周期的预定周期内,以分时方式顺序地输出至第一多条数据线,负极性模拟视频信号在预定周期内,以分时方式顺序地输出至第二多条数据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驱动电路,其包括正极性驱动电路,其形成在衬底第一连续区,用于向显示单元的输出端子输出正极性模拟视频信号;正极性预充电电路,其设置在正极性驱动电路和输出端子之间,用于在数据线的极性从相对于参考电压的正极性变化到带不同极性的负极性以前,对显示单元的数据线预充电至接近参考电压;负极性驱动电路,其形成在衬底上不同于第一连续区的第二连续区,用于向输出端子输出负极性模拟视频信号;和负极性预充电电路,其设置在负极性驱动电路和输出端子之间,用于在数据线的极性从负极性变化到正极性以前,对数据线预充电至接近参考电压。本专利技术减小了液晶显示器中的数据线驱动电路的尺寸。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优点和特性,从下面结合附图所做的说明中,将看得更清楚。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方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分时选择电路8的详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数字视频信号和模拟视频信号之间的关联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数字视频信号开关电路详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数据线驱动电路10方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正D/A转换电路31的详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负D/A转换电路32的详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像素极性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定时图;图10A至10D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预充电操作的详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剖面图;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数据线驱动电路10输出部分的详图;图1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分时选择电路8的详图;图1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定时图;图1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方框图;图1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电荷回收电路9的详图;图1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电荷回收的定时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图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那些熟悉技术的人员将认识到,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能完成许多替代的实施例,并且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这些用于说明目的的图示的实施例。第一实施例图1是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100的方框图。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100包括多条扫描线4,多条数据线3,和配置在多条扫描线4和多条数据线3的每一交点上的像素5。液晶显示器100进一步包括由像素5组成的多个像素组,像素设置在相邻的多条数据线3和多条扫描线4中的一条扫描线的每一交点上。利用顺序输出信号的分时驱动方法,相同极性的信号输出至多个像素组的每一像素组中所包括的所有数据线,相反极性的信号输出至彼此相邻的多个像素组,极性反转的信号输出至像素组中包含的数据线。这就是说,如图1中所示,在液晶显示器的衬底2上形成多条数据线3和多条扫描线4,多条扫描线4与多条数据线3正交地排列。在数据线3和扫描线4的每一交点上,形成作为开关器件的TFT(薄膜晶体管)和包括液晶的像素5。在像素5中形成给液晶施加电压的显示电极和公共电极。控制像素发光(发光射量)的模拟视频信号从数据线3提供给显示电极,而DC电压的com电压从公共电极线7提供给公共电极。在衬底2上还有形成驱动扫描线4的扫描线驱动电路6,和以分时方式对从数据线驱动电路10的数据线90提供的模拟视频信号进行转换的分时选择电路8。另外,驱动器IC1只配置在衬底2的一侧,其上设有作为驱动电路的数据线驱动电路10、信号处理电路11和电源电路12。数据线驱动电路10响应数字视频信号向数据线3和像素5提供模拟视频信号。如前面所指出的,数据线驱动电路10只配置在衬底2的一侧。考虑从D/A转换电路输出的模拟视频信号的输出电压精度(这一点后面要描述),最好把数据线驱动电路10集成在半导体衬底例如具有相当高精度的硅衬底上,最好也把信号处理电路11集成在易于多层布线的半导体衬底上,因为信号处理电路11是利用宏块自动布设的。图2是分时选择电路8的详图,该电路是本专利技术液晶显示器的驱动电路的一部分。输出端子Xn(数据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设置在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的每一交点上的多个像素;由多个像素组成的多个像素组;和驱动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的驱动电路;其中,多个像素组 中一个像素组是由设置在所述多条数据线中的一些数据线和一条扫描线的交点上的所述多个像素中的一些像素组成,并且驱动电路以分时驱动方式,向在多个像素组的每一像素组中包含的所有数据线输出一种极性的信号,向彼此相邻的多个像素组输出交替变化极性 的信号,输入至包含在多个像素组中的数据线的信号的极性是每一帧反转一次。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本义春
申请(专利权)人:恩益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