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过筋槽式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7103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过筋槽式端板,固定于预制桩的两端,包括主体,主体呈平板状;固定部,固定部设置在主体上,固定部包括沉头孔,沉头孔贯穿主体,且沉头孔周向呈封闭状态,沉头孔包括沉头槽和定位孔,沉头槽与定位孔同轴设置并相互连通,沉头槽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定位孔的横截面面积。本申请所提供的无过筋槽式端板,端板主体上设置沉头孔,沉头孔周向封闭,沉头孔由相互连通的沉头槽和定位孔连通,沉头槽的尺寸大于定位孔的尺寸,预制桩的钢筋可从一个方向穿过定位孔并对钢筋端部进行镦头处理,之后牵引钢筋使钢筋端部的镦头进入到沉头槽中并实现锚接,采用该种结构,简化了产品结构,优化了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过筋槽式端板


[0001]本技术涉及预制桩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无过筋槽式端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机械自动化革命的推进,预制桩企业逐步朝向自动化改革,在自动化改革的同时,传统的端板为螺丝孔与沉头孔之间通过过筋槽进行连通,传统的端板与主筋之间的连接为主筋先进行切断、镦头,然后将镦好头的钢筋转移至钢筋骨架滚焊区,通过人工将镦好头的钢筋穿进滚焊机进行滚焊成钢筋骨架,再将滚好的钢筋骨架转移至预制桩生产区域,通过人工将滚焊好的钢筋骨架的镦头处穿进端板的螺丝孔,通过转动端板使钢筋镦头处通过过筋槽进入到沉头孔处,将钢筋镦头与端板沉头孔处进行锚接。
[0003]传统的无过筋槽式端板在螺丝孔与沉头孔间设置过筋槽连通,具体生产为先在端板上钻一大孔(螺丝孔),再在其旁边钻一个一定深度的小孔(沉头孔),最后通过冲床将过筋槽两端的螺丝孔和沉头孔一起冲穿,多了一道将过筋槽和已经冲了一定深度的沉头孔的中心一起冲穿的过程,该种传统的生产工艺无形中浪费了大量的人工,且生产效率较低。同时,由于冲床精度及操作工的经验所限,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冲不到位、漏冲、冲偏等情况,导致不合格品的产生,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同时造成了生产流程的繁复,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传统的预制桩生产工艺复杂、资源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无过筋槽式端板。
[0005]一种无过筋槽式端板,固定于预制桩的两端,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呈平板状;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固定部包括沉头孔,所述沉头孔贯穿所述主体,且所述沉头孔周向呈封闭状态,所述沉头孔包括沉头槽和定位孔,所述沉头槽与所述定位孔同轴设置并相互连通,所述沉头槽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定位孔的横截面面积。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主体设置有止口,所述止口沿所述主体的外部轮廓周向设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主体设置有坡口,所述坡口沿所述主体的外部轮廓周向设置,且所述坡口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一端面并向所述主体的另一端面倾斜。
[0008]进一步地,所述坡口沿所述主体的一端面向所述主体的另一端面倾斜的面为平面或圆弧面。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的外部轮廓包括圆形、方形或半圆形。
[00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固定所述无过筋槽式端板。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螺丝孔,所述螺丝孔沿垂直于所述主体方向设置,所述螺丝孔为通孔或盲孔。
[001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包括成套设置的所述螺丝孔与所述沉头孔,且所述螺丝孔紧邻所述沉头孔设置。
[0013]进一步地,每套所述固定部包括至少一个所述沉头孔和至少一个所述螺丝孔。
[0014]进一步地,每套所述固定部包括一个所述沉头孔和两个所述螺丝孔,两个所述螺丝孔分别设置在所述沉头孔两侧。
[0015]本申请所提供的无过筋槽式端板,端板主体上设置固定部,固定部包括沉头孔,沉头孔周向封闭,沉头孔由相互连通的沉头槽和定位孔连通,沉头槽的尺寸大于定位孔的尺寸,预制桩的钢筋可从一个方向穿过定位孔并对钢筋端部进行镦头处理,之后牵引钢筋使钢筋端部的镦头进入到沉头槽中并实现锚接,从而完成了预制桩的制造。采用该种结构,取代了传统无过筋槽式端板上需要在沉头孔旁边设置与之相连通的大孔的结构,并且需要转动端板才能实现预制桩钢筋锚接的功能,改进后的无过筋槽式端板优化了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减少了过筋槽冲穿工艺,避免了产品精度误差,提高了产品合格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更便于预制桩的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极大地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无过筋槽式端板的主视图;
[0017]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无过筋槽式端板的主视图;
[0018]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无过筋槽式端板的剖视图;
[0019]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无过筋槽式端板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至实施例六的无过筋槽式端板的主体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4]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
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7]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无过筋槽式端板的主视图,本申请所提供的无过筋槽式端板,包括主体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过筋槽式端板,固定于预制桩的两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呈平板状;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固定部包括沉头孔,所述沉头孔贯穿所述主体,且所述沉头孔周向呈封闭状态,所述沉头孔包括沉头槽和定位孔,所述沉头槽与所述定位孔同轴设置并相互连通,所述沉头槽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定位孔的横截面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过筋槽式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设置有止口,所述止口沿所述主体的外部轮廓周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过筋槽式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设置有坡口,所述坡口沿所述主体的外部轮廓周向设置,且所述坡口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一端面并向所述主体的另一端面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过筋槽式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口沿所述主体的一端面向所述主体的另一端面倾斜的面为平面或圆弧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余明杨飞史文力
申请(专利权)人:汤始建华建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