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图形显示模块的显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26448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考虑到实时应用的需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显示模块的显示方法。该显示方法包括将所述图形显示模块上的一个地址设定为显示地址的位置设定步骤,以及从所设定的显示地址开始沿预定方向连续输出多于一个字节的显示数据的数据输出步骤。由于不必在输出每个显示数据字节之前都执行位置设定步骤,因而减少了数据传输量,缩短了显示操作所需的总时间,提高了显示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显示方法,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气相色谱仪(GC)通常配备有图形显示模块,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信息包括GC系统配置、运行参数设定,以及诸如温度、流速、信号输出之类的实时运行状态,等等。图形显示模块分为两类一类是带有内置字库的,另一类是无内置字库的。由于带内置字库的显示模块比较昂贵,因此现在无内置字库的显示模块被广泛应用在各种产业和多种应用场合当中。GC产品通常也采用无内置字库的图形显示模块。当在GC中使用无内置字库的图形显示模块时,与该显示模块相关联的控制模块(例如微处理器)必须对显示位置、显示数据等进行全面控制。具体而言,控制模块必须指定每个字符在显示屏上的显示位置(即指定显示地址),以及每个显示地址的显示内容。通常,每个显示地址的显示内容用一个字节的显示数据来表示。在本说明书中,将用于显示字符的一部分的显示数据字节称为字形字节。传统上,一般采用基于字符的显示方法,即逐个字符进行显示。根据这种显示方法,控制模块需要进行大量的操作。通常,每个英文字母用一个16×8的像素点阵来显示,而每个汉字则需要16×16的点阵,分成两个16×8的点阵先后显示。相应地,显示一个英文字母要输出16个字形字节,一个汉字则需32个字形字节。图1是基于字符的显示方法的简单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模块上的地址是沿行方向(横向)连续递增的,但构成每个字符的16个字节却是沿列方向(纵向)依次显示的,显示完一个字符之后,再从下一字符的首行开始显示。对于地址沿列方向(纵向)连续递增的显示模块,基于字符的显示方法是将构成每个字符的各个字节沿行方向(横向)依次显示的。即,根据基于字符的显示方法,字形字节显示顺序的方向与显示模块的地址递增顺序的方向是互相垂直的。图2的简化流程图示出了基于字符的显示方法的处理流程。在步骤201中,执行位置设定操作,即指定接下来要显示的字形字节的显示地址。然后,在步骤202中,执行字形字节输出操作,即输出一个字节的显示数据,该字节的每个比特对应于一个像素的显示内容。在步骤203中,判断当前字符是否显示完成。如果当前字符还未显示完成,则处理返回到步骤201,继续执行位置设定操作,以将显示地址设置到当前字符的下一行。如果在步骤203判断出当前字符已经显示完成,则处理返回到步骤201,将显示地址设置到下一字符的首行以开始显示下一字符。可见,在基于字符的显示方法中,对于每个字符中的每个字形字节,都执行两个操作位置设定操作和字形字节输出操作。这样,显示一个英文字母(16×8的点阵)需要执行16次位置设定操作和16次相应的字形字节输出操作。现有技术的基于字符的显示方法的问题在于,对于每个字形字节都执行一次位置设定操作而导致数据传输量过大,从而占用了过多的时间。对于大多数的应用,由于对数据输出时间的要求不高,因此这样的显示方法可能是合适的。但对于时间要求严格的应用,比如实时应用,希望缩短显示周期来提高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该方法包括将所述图形显示模块上的一个地址设定为显示地址的位置设定步骤,以及从所设定的显示地址开始沿预定方向连续输出多于一个字节的显示数据的数据输出步骤。由于不必在输出每个显示数据字节之前都执行位置设定步骤,因而减少了数据传输量,缩短了显示操作所需的总时间,提高了显示性能。附图说明结合附图阅读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将会更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它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特征,以及本专利技术本身,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基于字符的显示方法的简单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基于字符的显示方法的简化流程图;图3示出了一种典型显示模块的地址设置;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显示方法的简单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方法的简化流程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方法的简化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详细说明中,主要以采用可从Toshiba公司获得的基于T6963C的液晶显示模块的气相色谱仪(GC)为背景进行说明。但是,这一背景的采用仅仅是为了说明方便,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到,本专利技术同样可以应用于相同或相似地址排列的其它显示模块或其它气相色谱设备。另外,在以下详细说明中,为简明起见,省略了一些公知的系统构成和操作步骤,这样的省略并不会妨碍本领域技术人员实现本专利技术。图3示出了基于T6963C的显示模块的地址设置。在图3中,整个显示模块的地址被表示为m行×n列的矩阵,其中地址是沿行方向(横向)连续递增的。具体而言,如果用addr0来表示第1行1列的地址,则第j行第k列的地址可以表示为Addr(j,k)=addr0+n(j-1)+(k-1)。在图3中,每个地址对应于一个字形字节。如上所述,每当输出一个字形字节时,该字形字节的每个比特对应于一个像素的显示内容。在显示模块中,每个字形字节所对应的8个比特的排列方向是与地址连续递增方向相同的。即,如果地址是沿行方向(横向)连续递增的,则每个字形字节所对应的8个比特也沿行方向(横向)排列,形成一个1×8的像素点阵。而如果地址是沿列方向(纵向)连续递增的,则每个字形字节所对应的8个比特也沿列方向(纵向)排列,形成一个8×1的像素点阵。因此,基于T6963C的显示模块的m行×n列地址对应于m行×8n列的像素点阵。当采用基于T6963C的显示模块时,如果用图2所示的基于字符的现有技术显示方法,例如在显示屏的左上角显示一个16×8的字母,需要执行16次位置设定操作(依次将显示地址设定为addr0、addr0+n、addr0+2n、...、addr0+15n),以及16次相应的字形字节输出操作。假定位置设定操作和字形字节输出操作的执行时间分别是Tcmd1和Tcmd2,则显示一个字母所需的时间大约是T1=16(Tcmd1+Tcmd2)。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行的显示方法的简单示意图。根据本专利技术,不再按照字符来输出字形字节,而是沿地址连续递增方向连续地输出多个字形字节。例如,如图4所示,在显示一个字形字节之后,接下来显示下一字符同一行上的字形字节。可以在初始化时对显示模块进行设定,以使得在显示一个字形字节之后,显示地址自动以1为增量递增,即指向地址连续递增方向上的下一地址。这样,就无需在每次字形字节输出操作之后都执行位置设定操作。图5的简化流程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理流程。在步骤501中,执行位置设定操作,即指定接下来要显示的字形字节的显示地址。然后,在步骤502中,执行字形字节输出操作,即输出一个字节的显示数据,该字节的每个比特对应于一个像素的显示内容。显示结束后,显示地址自动递增到当前行的下一地址。在步骤503中,判断显示模块的当前行是否显示完成,即是否已显示了当前行第n列的内容。如果当前行还未显示完成,则处理返回到步骤502,继续执行字形字节输出操作。如果在步骤503判断出当前行已经显示完成,则处理返回到步骤501,将下一行的首地址设置为显示地址以显示下一行。可见,在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基于行的显示方法中,对于显示模块的每一行,只执行一次位置设定操作。以128×128点阵的显示模块为例,假定位置设定操作和字形字节输出操作的执行时间分别是Tcmd1和Tcmd2,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每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图形显示模块的显示方法,包括将所述图形显示模块上的一个地址设定为显示地址的位置设定步骤,以及从所设定的显示地址开始输出显示数据的数据输出步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输出步骤中,沿预定方向连续输出多于一个字节的显示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荟琦
申请(专利权)人: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