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锌冶炼渣回收处理熔炼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6051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铅锌冶炼渣回收处理熔炼炉,属于有色金属冶炼渣回收处理设备领域。包括炉体、炉盖、耐火层、喷氧装置和喷煤装置,炉体上部设置有入料口,炉体底部一侧设置有出渣口,出渣口上封盖有可拆的堵头,炉体一部一侧设置有排烟口,炉盖盖设在入料口上;耐火层贴敷在耐火层的内壁,耐火层内形成熔炼腔;喷氧装置包括第一环形管和若干氧气喷嘴,第一环形管一侧设置有与供氧设备连接的第一连接头;喷煤装置包括第二环形管和若干粉煤喷嘴,第二环形管一侧设置有与粉煤设备连接的第二连接头。解决传统的熔炼炉中喷出的氧和煤不能在整个炉内均匀分布,对物料的加热不均匀,燃烧效率低的问题。燃烧效率低的问题。燃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铅锌冶炼渣回收处理熔炼炉


[0001]本技术涉及有色金属冶炼渣回收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铅锌冶炼渣回收处理熔炼炉。

技术介绍

[0002]铅锌冶炼渣是铅锌冶炼过程中,挥发窑、锌浸出系统产出的一种含Pb、Zn、Cu、Ag、Sb、In、F、Cl等的固态窑渣和浸出渣。由于含有价金属品位低,如废弃处理将造成金属流失,同时由于含有重金属,不能直接丢弃,目前常规的做法是临时堆存,在堆存过程中需进行“三防”处理,这种做法的缺点是堆存环保压力大,一旦发生溃坝或废水渗入地下水,将造成大面积的环境污染事故,同时废渣中的有价金属得不到综合回收。
[0003]铅锌冶炼渣的回收处理大多是通过熔炼炉将铅锌冶炼渣中的,富氧空气通过氧枪鼓入,粉煤通过喷煤嘴鼓入,鼓入的粉煤和富氧空气燃料烧化铅锌冶炼渣并与铅锌冶炼渣发生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使物料中的有价金属挥发进入烟气,烟气上升至熔炼炉上部,经熔炼炉出烟口排出进入后续烟气回收系统,烟气经降温、初步沉降后进入布袋收尘器过滤,回收得到有价金属产品,废气经引风机进入烟囱排空。传统的熔炼炉包括炉壳,炉壳内部焊接挂料钉后用耐火材料浇筑成型,在炉体底部设置有向炉内鼓入富氧空气的氧枪、向炉内鼓入粉煤的喷煤嘴,在炉体底部还设置有出渣口,在炉体顶部设置有熔炼炉出烟口。但传统的熔炼炉中氧枪和喷煤嘴多为单一设置,喷出的氧和煤不能在整个炉内均匀分布,对物料的加热不均匀,燃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铅锌冶炼渣回收处理熔炼炉,解决传统的熔炼炉中喷出的氧和煤不能在整个炉内均匀分布,对物料的加热不均匀,燃烧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铅锌冶炼渣回收处理熔炼炉,包括炉体、炉盖、耐火层、喷氧装置和喷煤装置,所述炉体上部设置有入料口,所述炉体底部一侧设置有出渣口,所述出渣口上封盖有可拆的堵头,所述炉体一部一侧设置有排烟口,所述炉盖盖设在所述入料口上;所述耐火层贴敷在所述耐火层的内壁,所述耐火层内形成熔炼腔;所述喷氧装置包括第一环形管和若干氧气喷嘴,所述第一环形管环绕所述炉体下部,若干所述氧气喷嘴环绕所述炉体均匀分布,所述氧气喷嘴一端与所述第一环形管连通,另一端连通所述熔炼腔并位于所述熔炼腔下部,所述第一环形管一侧设置有与供氧设备连接的第一连接头;所述喷煤装置包括第二环形管和若干粉煤喷嘴,所述第二环形管环绕所述炉体下部,若干所述粉煤喷嘴环绕所述炉体均匀分布,所述粉煤喷嘴一端与所述第二环形管连通,另一端连通所述熔炼腔并位于所述熔炼腔下部,所述第二环形管一侧设置有与粉煤设备连接的第二连接头。
[0007]进一步的,所述粉煤喷嘴与所述氧气喷嘴一一对应。
[0008]进一步的,所述喷氧装置还包括若干第一通断阀,每一所述氧气喷嘴通过一所述第一通断阀与所述第一环形管连通。
[0009]进一步的,所述喷煤装置还包括若干第二通断阀,每一所述粉煤喷嘴通过一所述第二通断阀与所述第二环形管连通。
[0010]进一步的,所述炉盖与所述入料口相对的一端面设置有耐火层。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排烟口上设置有固定设置有排烟管道。
[0012]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1.本技术使用时,将物料放入到熔炼腔内,富氧空气通过喷氧装置鼓入,粉煤通过喷氧装置鼓入,富氧空气通过氧枪鼓入的粉煤和富氧空气发生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将物料中的有价金属挥发进入烟气,烟气上升至熔炼炉上部,经熔炼炉出烟口排出进入后续烟气回收系统,烟气经降温、初步沉降后进入布袋收尘器过滤,回收得到有价金属产品;上述过程中,喷氧装置鼓入富氧空气时及喷氧装置鼓入粉煤时,富氧空气和粉煤从环绕熔炼腔的多向均匀喷入,氧和煤在整个炉内均匀分布,对物料的加热反应均匀,燃烧反应效率高。因此解决传统的熔炼炉中喷出的氧和煤不能在整个炉内均匀分布,对物料的加热不均匀,燃烧效率低的问题。
[0014]2.本技术粉煤喷嘴与氧气喷嘴一一对应,使粉煤与氧气量调节到最合适比例,燃烧效率进一步提高。
[0015]3.本技术通过设置有通断阀,可以根据物料的多少、品质进行便当调节,达到效率与成本间的较优配置。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三维结构图(炉盖打开状态);
[0017]图2为本技术喷氧装置和喷煤装置三维结构图;
[0018]附图中,1

炉体、2

炉盖、3

耐火层、4

喷氧装置、5

喷煤装置、11

入料口、12

出渣口、13

堵头、14

排烟管道、41

第一环形管、42

氧气喷嘴、43

第一连接头、44

第一通断阀、51

第二环形管、52

粉煤喷嘴、53

第二连接头、54

第二通断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技术的具体实施进一步说明。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

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3]请参见图1和图2,一种铅锌冶炼渣回收处理熔炼炉,包括炉体1、炉盖2、耐火层3、喷氧装置4和喷煤装置5,炉体1上部设置有入料口11,炉体1底部一侧设置有出渣口12,出渣口12上封盖有可拆的堵头13,炉体1一部一侧设置有排烟口,炉盖2盖设在入料口11上;耐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锌冶炼渣回收处理熔炼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炉盖、耐火层、喷氧装置和喷煤装置,所述炉体上部设置有入料口,所述炉体底部一侧设置有出渣口,所述出渣口上封盖有可拆的堵头,所述炉体一部一侧设置有排烟口,所述炉盖盖设在所述入料口上;所述耐火层贴敷在所述耐火层的内壁,所述耐火层内形成熔炼腔;所述喷氧装置包括第一环形管和若干氧气喷嘴,所述第一环形管环绕所述炉体下部,若干所述氧气喷嘴环绕所述炉体均匀分布,所述氧气喷嘴一端与所述第一环形管连通,另一端连通所述熔炼腔并位于所述熔炼腔下部,所述第一环形管一侧设置有与供氧设备连接的第一连接头;所述喷煤装置包括第二环形管和若干粉煤喷嘴,所述第二环形管环绕所述炉体下部,若干所述粉煤喷嘴环绕所述炉体均匀分布,所述粉煤喷嘴一端与所述第二环形管连通,另一端连通所述熔炼腔并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狄瑜黄艳红陈何潇李杨杜军艳吴昊罗栋源高何凤吴海霞卢玉秋林秋莲陈茜茜陆薪潞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