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立管的管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5954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撑立管的管锚,其中包括筒状中间体,所述中间体的下端连接有下部主体,所述中间体的内腔插置有防振块,所述防振块的上表面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插置有上部主体,所述上部主体包括杯状上部主体本体和连接于其上的盖板,所述上部主体本体、盖板的中心分别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处设有第一螺纹部,所述第二通孔处设有用于与管夹通过螺栓螺接的第二螺纹部,螺栓由下向上穿过所述下部主体、防振块及上部主体后与所述第一螺纹部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支撑立管的管锚结构设计简单,可在立管膨胀和收缩过程中用作减少地板间热膨胀产生应力的导向件,并可以有效隔离噪声和振动。以有效隔离噪声和振动。以有效隔离噪声和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立管的管锚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设备,尤指一种用于支撑立管的管锚。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情况下,通过连接多个管道形成用于循环或供应水、油、制冷剂等的管道系统,并且管道中的流体通过由泵产生的压力而循环。在这种管道系统中水平布置的管道称为水平主管,垂直布置的管道称为立管。
[0003]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安装在建筑物中的立管的直径增加了,并且立管的长度也增加到了100多米,单一采用管夹支撑立管已经很难维持,而且管道系统成为传递由泵产生的振动的主要通道,将泵的振动传递到建筑物结构上,会使建筑物产生振动和噪声。另外,在热水管的情况下,当热水流入管道时,由于热膨胀使管道的长度变长,从而引起诸如损坏支撑管的结构的问题。
[0004]如何设计一种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支撑立管的管锚是本专利技术人潜心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立管的管锚,其结构设计简单,可在立管膨胀和收缩过程中用作减少地板间热膨胀产生应力的导向件,并可以有效隔离噪声和振动。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支撑立管的管锚,其中包括筒状中间体,所述中间体的下端连接有下部主体,所述中间体的内腔插置有防振块,所述防振块的上表面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插置有上部主体,所述上部主体包括杯状上部主体本体和连接于其上的盖板,所述上部主体本体、盖板的中心分别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处设有第一螺纹部,所述第二通孔处设有用于与管夹通过螺栓螺接的第二螺纹部,螺栓由下向上穿过所述下部主体、防振块及上部主体后与所述第一螺纹部螺接。
[0007]本技术支撑立管的管锚,其中所述第一螺纹部为固定于所述上部主体本体内腔底面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二螺纹部为固定于所述盖板下表面的第二螺母。
[0008]本技术支撑立管的管锚,其中所述第一螺纹部为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处向上延伸的环状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内腔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二螺纹部为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处向下延伸的环状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的内腔设有第二内螺纹。
[0009]本技术支撑立管的管锚,其中所述上部主体本体的上端缘向外延伸有环状第一沿板,所述盖板的外缘向下延伸有环状第二沿板,所述第二沿板与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形成环形槽,所述第一沿板包裹在所述环形槽内。
[0010]本技术支撑立管的管锚,其中所述上部主体本体的高度高于所述开口槽的高度。
[0011]本技术支撑立管的管锚,其中所述防振块的外表面设有多个突起。
[0012]本技术支撑立管的管锚,其中所述下部主体包括横截面为倒U形的下部主体
本体,所述下部主体本体的中心设有用于所述螺栓穿过的第三通孔。
[0013]本技术支撑立管的管锚,其中所述下部主体本体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有第三沿板,所述第三沿板的相对部位上设有通孔或在相对侧处设有开口槽。
[0014]本技术支撑立管的管锚,其中所述下部主体本体与所述螺栓之间设有减振垫片,所述减振垫片是由橡胶垫片与金属垫片连接制成。
[0015]本技术支撑立管的管锚,其中所述中间体、上部主体及下部主体均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中间体的内腔壁下端与所述下部主体上表面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防振块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防振块的外侧面下端一圈设有倒角。
[0016]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支撑立管的管锚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通过在由金属材料制成的中间体、上部主体、下部主体连接而成的外壳内设置弹性材料制成的防振块,使该管锚在立管膨胀和收缩过程中用作减少地板间热膨胀产生的应力的导向件,并有效作为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噪音和振动的隔离结构;
[0018]2、通过在上部主体本体上设置第一螺母或带有第一内螺纹的环状第一凸起,使螺栓穿过下部主体、防振块及上部主体后与第一凸起的第一内螺纹螺接固定,通过在盖板上设置第二螺母或带有第二内螺纹的环状第二凸起,可以极大的简化安装过程,而优选带有第一内螺纹的环状第一凸起、带有第二内螺纹的环状第二凸起替代焊接螺母,其有效减少了焊接加工工序,提高了加工效率,有效避免了因焊接缺陷产生的不良品,且其生产成本低且能耗低;
[0019]3、通过在防振块外表面设置多个突起,其可以很好的阻挡立管的振动,当由于水平振动而施加载荷时,突起本身可以引起大的位移和弹性变形,因此,防振块可作为在水平方向上的弹簧系数低的弹簧使用,其有很好的防振效果,在立管振动的情况下,考虑到主要是横向振动,因此突起的隔振作用非常大;
[0020]4、通过在下部主体本体与螺栓之间设置由橡胶垫片与金属垫片连接组成的减振垫片,当在立管的正常工作期,防振块底部由于受到立管的重量而压缩,并且螺栓的头部与下部主体的底面分离,但当在立管上施加异常压力或较大的横向载荷时,螺栓头部会接触到下部主体底面,从而使上部主体跟着振动,并传送到建筑结构,而如果使用减振垫片,即使发生异常压力或载荷,通过减振垫片阻挡了沿螺栓传递的振动,而不会传递到建筑结构;
[0021]5、通过将上部主体本体的高度设置为高于开口槽高度,当防振块因为压缩引起的压缩变形,在管道重量方面,确保了上部主体不会碰到中间体。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支撑立管的管锚实施例一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支撑立管的管锚实施例一安装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支撑立管的管锚实施例一安装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支撑立管的管锚实施例二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图4的A

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8]如图1所示本技术支撑立管的管锚实施例一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包括筒状中间体1,该中间体1是由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钢材,该中间体1可以直接将钢管切成预定长度制成。中间体1的内腔插置有弹性材料制成的防振块2,本实施例防振块2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圆柱块。防振块2的上表面中心部位设有开口槽3,开口槽3内插置有上部主体4,该上部主体4包括杯状的上部主体本体5和盖板6,盖板6连接于上部主体本体5的上端,本实施例盖体6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上部主体本体5的上端,上部主体本体5的中心设有第一通孔7,盖板6的中心设有第二通孔8,第一通孔7处设有第一螺纹部,第二通孔8处设有用于与管夹通过螺栓螺接的第二螺纹部,本实施例第一螺纹部为焊接固定于上部主体本体5内腔底面的第一螺母9,第一螺母9的螺孔与第一通孔7上下正对,本实施例第二螺纹部为焊接固定于盖板6下表面的第二螺母10。
[0029]中间体1的下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有金属材料制成的下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立管的管锚,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中间体,所述中间体的下端连接有下部主体,所述中间体的内腔插置有防振块,所述防振块的上表面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插置有上部主体,所述上部主体包括杯状上部主体本体和连接于其上的盖板,所述上部主体本体、盖板的中心分别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处设有第一螺纹部,所述第二通孔处设有用于与管夹通过螺栓螺接的第二螺纹部,螺栓由下向上穿过所述下部主体、防振块及上部主体后与所述第一螺纹部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立管的管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部为固定于所述上部主体本体内腔底面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二螺纹部为固定于所述盖板下表面的第二螺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立管的管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部为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处向上延伸的环状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内腔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二螺纹部为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处向下延伸的环状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的内腔设有第二内螺纹。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支撑立管的管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主体本体的上端缘向外延伸有环状第一沿板,所述盖板的外缘向下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承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奎设备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