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519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包括壳体,壳体设置有活塞,活塞连接有连杆结构,连杆结构的底端设置有曲轴,连杆结构上活动连接有驱动结构,驱动结构驱动连杆结构移动改变活塞运动的上、下止点,从而改变发动机的压缩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根据发动机不同的负荷和工况条件随时调整压缩比,通过多连杆结构控制发动机连杆的长度,影响活塞上、下止点的位置,从而改变燃烧室容积,最终改变发动机压缩比。在相同排量情况下,它能实现小排量、高功率、高扭矩。高扭矩。高扭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0001]本技术涉及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特别涉及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发动机至今仍然没有突破的技术就是可变压缩比技术,现今全球所有量产的发动机大多数为固定压缩比发动机,固定压缩比发动机性能稳定可靠,经过几十年的技术革新性能已堪称完美,但其缺陷也非常明显,就是固定压缩比不能适应所有工况要求,致使能效、排放等指标不能进一步提高,虽然各大主机厂都力求在可变压缩比方面有所突破,也曾提出了多种可变压缩比的解决方案,但都遇到了无法突破的技术难题和瓶颈,要么结构复杂控制困难成本太高,要么稳定性差而无法量产,常见的发动机结构为单连杆单曲轴结构,虽然简单高效,但也有其故有的缺陷,压缩比固定不变,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排放性等不能做到较好的统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现有压缩机大压缩比调节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包括壳体,壳体设置有活塞,活塞连接有连杆结构,连杆结构的底端设置有曲轴,连杆结构上活动连接有驱动结构,驱动结构驱动连杆结构移动改变活塞运动的上、下止点位置的变化从而改变发动机的压缩比。
[0006]进一步,驱动结构包括电机组件,电机组件连接有主动轴,主动轴活动连接有从动轴,从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从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二底座。
[0007]进一步,壳体上开设有容置孔,电机组件包括电机本体,电机本体固定在容置孔上,从而将驱动结构的一端固定在壳体上,驱动结构的末端和连杆结构移动连接,从而实现驱动结构驱动连杆结构的变化。
[0008]进一步,电机组件还包括连接板,电机本体的底面相对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连接有轴芯。
[0009]进一步,主动轴包括轴本体,轴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花键与滑槽上设置的外花键配合,从而使得轴芯插入主动轴内,轴芯带动主动轴转动。
[0010]进一步,轴本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连接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从动轴连接。
[0011]进一步,从动轴包括套筒,套筒的端部连接有第三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和第二连接件活动连接,套筒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板,套筒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形成有容置部,容置部上设置有第一底座。
[0012]进一步,第一底座上设置有第一销轴,第一销轴和连杆结构转动连接。
[0013]进一步,连杆结构包括多个连杆,多个连杆铰接设置。
[0014]进一步,连杆结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上设置有圆孔,圆孔内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杆,第四连杆铰接有第三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端部铰接。
[0015]进一步,第一连杆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铰接处设置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铰接处设置有第三连接孔,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铰接处设置有第四连接孔。
[0016]进一步,第一连接孔和活塞孔连接,第二连接孔和第一销轴连接,第四连接孔和第二销轴连接。
[0017]本技术的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根据发动机不同的负荷和工况条件随时调整压缩比,通过多连杆结构控制发动机连杆的长度,影响活塞上、下止点的位置,从而改变燃烧室容积,最终改变发动机压缩比。在相同排量情况下,它能实现小排量、高功率、高扭矩。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A

A向剖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驱动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连杆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活塞;3、连杆结构;31、第一连接孔;311、圆孔;32、第四连接孔;33、第二连接孔;34、第三连接孔;4、曲轴;5、驱动结构;51、电机组件;511、电机本体;512、连接板;513、第一连接件;52、轴芯;521、第一固定板;522、外花键;53、主动轴;531、轴本体;532、第二固定板;533、第二连接件;54、从动轴;541、第三固定板;542、套筒;543、第一限位板;544、第二限位板;55、第一底座;551、第一销轴;56、第二底座;561、第二销轴;562、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5]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包括壳体1,壳体1设置有活塞2,活塞2连接有连杆结构3,连杆结构3的底端设置有曲轴4,连杆结构3上活动连接有驱动结构5,驱动结构5驱动连杆结构3的结构变化改变活塞2运动的上、下止点,从而改变发动机的压缩比。
[0026]如图2至图4所示,驱动结构5包括电机组件51,电机组件51连接有主动轴53,主动轴53活动连接有从动轴54,从动轴5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55,从动轴54转动连接有第二底座56,电机组件51转动带动轴芯52的转动,轴芯52带动主动轴53转动,主动轴53带动从动轴54的转动,第一底座55跟随从动轴54移动,第二底座56相对底座55伸缩移动,从而实现连杆结构3的变化。
[0027]壳体1上开设有容置孔,电机组件51包括电机本体511,电机本体511固定在容置孔
上,从而将驱动结构5的一端固定在壳体1上,驱动结构5的末端和连杆结构3移动连接,从而实现驱动结构5驱动连杆结构3的结构变化。
[0028]电机组件51还包括连接板512,电机本体511的底面相对设置有连接板512,连接板512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第一连接件513,第一连接件513连接有轴芯52。
[0029]第一连接件513为十字型支架,十字型支架设置有四个连接端,其中连接板512和其中两个连接端转动连接,轴芯52和其他两个连接端转动连接。
[0030]轴芯5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521,第一固定板521包括底板,底板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板512,从而使得十字型支架的另外两个连接端和第一固定板521连接。连接板512、第一连接件513和第一固定板521组成了十字轴万向节。
[0031]轴芯52的外壁设置有外花键522,从而使得轴芯52和主动轴53滑移连接。
[0032]主动轴53包括轴本体531,轴本体53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滑槽522配合的内花键,从而使得轴芯52插入主动轴53内,轴芯52带动主动轴53转动。
[00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设置有活塞(2),活塞(2)连接有连杆结构(3),连杆结构(3)的底端设置有曲轴(4),连杆结构(3)上活动连接有驱动结构(5),驱动结构(5)驱动连杆结构(3)改变活塞(2)运动的上、下止点从而改变发动机的压缩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其特征在于,驱动结构(5)包括电机组件(51),电机组件(51)连接有主动轴(53),主动轴(53)活动连接有从动轴(54),从动轴(5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55),从动轴(54)转动连接有第二底座(5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壳体(1)上开设有容置孔,电机组件(51)包括电机本体(511),电机本体(511)固定在容置孔上,从而将驱动结构(5)的一端固定在壳体(1)上,驱动结构(5)的末端和连杆结构(3)移动连接,从而实现驱动结构(5)驱动连杆结构(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其特征在于,电机组件(51)还包括连接板(512),电机本体(511)的底面相对设置有连接板(512),连接板(512)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第一连接件(513),第一连接件(513)连接有轴芯(5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其特征在于,主动轴(53)包括轴本体(531),轴本体(531)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花键与滑槽(522)设置的外花键配合从而使得轴芯(52)插入主动轴(53)内,轴芯(52)带动主动轴(53)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轴本体(531)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板(532),第二固定板(532)连接有第二连接件(533),第二连接件(533)和从动轴(54)连接。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铁桥蔡金沛何国华赖信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