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散热式磨边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517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散热式磨边轮包括不锈钢制成的固定部、石墨散热层、磨边部以及若干散热片,固定部的外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有凹陷部,石墨散热层覆盖于凹陷部的表面,磨边部的内侧壁贴合固定于石墨散热层,固定部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透气孔沿固定部的轴向贯穿固定部,散热片固定于固定部的上端面或者下端面以促使气流从透气孔穿过固定部,散热片至少有两片,两片散热片以固定部的转动轴心呈中心对称地布置,凹陷部的上侧壁向上凸设形成第一凸起部,凹陷部的下侧壁向下凸设形成有第二凸起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散热式磨边轮通过以上结构可以在保证磨边部的结构稳固性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石墨散热层对磨边部进行散热,即实现了磨边部的自散热。磨边部的自散热。磨边部的自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散热式磨边轮


[0001]本技术涉及磨具的
,具体涉及一种自散热式磨边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对于被生产出来的各种产品,人们除了注重其实用性外,对于其观赏性也越来越重视。
[0003]众所周知,为了使得产品的表面更加美观或者使得产品的表面具有磨砂等的不同效果的视觉感受,磨具作为一种被用于磨削、研磨和抛光共有中的工具,其在打磨工艺中是必不可少的。
[0004]然而,现有的磨具在打磨过程中由于其与被打磨的物品之间发生激烈的摩擦,因而会产生巨大的热量,这对被打磨的产品以及磨具本身都是不利的,现有的打磨过程为了降温,通常都是一边对磨具进行浇水一边进行打磨,然而,这就导致了打磨过程中的水四处飞溅而使得清洁难度增加。
[0005]因此,亟需一种自散热式磨边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项技术是针对现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自散热式磨边轮。
[0007]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自散热式磨边轮,包括不锈钢制成的固定部、石墨散热层、磨边部以及呈辐射状布置的若干散热片,所述固定部的外轮廓呈圆形,所述固定部的外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有用于卡合固定所述磨边部的凹陷部,所述石墨散热层覆盖于所述凹陷部的表面,所述磨边部的内侧壁贴合固定于所述石墨散热层,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沿所述固定部的轴向贯穿所述固定部,所述散热片固定于所述固定部的上端面或者下端面以促使气流从所述透气孔穿过所述固定部,所述散热片至少有两片,两片所述散热片以所述固定部的转动轴心呈中心对称地布置,所述凹陷部的上侧壁向上凸设形成第一凸起部,所述凹陷部的下侧壁向下凸设形成有第二凸起部。
[0009]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磨边部包括以下重量份:铁粉 55~65份,铜粉 18~21份,混合合金粉 12~18份,金刚石 4~6份,湿润剂 0~1份。
[0010]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混合合金粉包括镍粉、锡粉和锌粉。
[0011]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凸起部的横截面呈圆环状。
[0012]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凸起部的横截面呈圆环状。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自散热式磨边轮包括不锈钢制成的固定部、石墨散热层、磨边部以及呈辐射状布置的若干散热片,固定部的外轮廓呈圆形,固定部的外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有用于卡合固定磨边部的凹陷部,石墨散热层覆盖于凹陷部的表面,磨边部的内侧壁贴合固定于石墨散热层,固定部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透气孔沿固定部的轴向贯穿固定部,散热片固定于固定部的上端面或者下端面以促使气流从透气孔穿过
固定部,散热片至少有两片,两片散热片以固定部的转动轴心呈中心对称地布置,凹陷部的上侧壁向上凸设形成第一凸起部,凹陷部的下侧壁向下凸设形成有第二凸起部。本技术的自散热式磨边轮通过以上结构可以在保证磨边部的结构稳固性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石墨散热层对磨边部进行散热,即实现了磨边部的自散热。
[0014]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自散热式磨边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自散热式磨边轮的俯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自散热式磨边轮的剖视图。
[0018]图中:100.自散热式磨边轮,10.固定部,20.石墨散热层,30.磨边部,11.凹陷部,10a.透气孔,40.散热片,111.第一凸起部,112.第二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0]请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的自散热式磨边轮100包括不锈钢制成的固定部10、石墨散热层20以及磨边部30。其中,固定部10的外轮廓呈圆形,固定部10的外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有用于卡合固定磨边部30的凹陷部11,石墨散热层20覆盖于凹陷部11的表面,磨边部的内侧壁贴合固定于石墨散热层20,磨边部包括以下重量份:铁粉 55~65份,铜粉 18~21份,混合合金粉 12~18份,金刚石 4~6份,湿润剂 0~1份。举例而言,混合合金粉包括镍粉、锡粉和锌粉,但不限于此。
[0021]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3,固定部10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10a,透气孔10a沿固定部10的轴向贯穿固定部10。较优的是,自散热式磨边轮100还包括呈辐射状布置的若干散热片40,散热片40固定于固定部10的上端面或者下端面以促使气流从透气孔10a穿过固定部10;因此在本技术的自散热式磨边轮100工作的时候,通过散热片40进一步促使气流从磨边轮的一侧穿过透气孔10a后再进入到另一侧,有效地进行自散热。具体地,散热片40至少有两片,两片散热片40以固定部10的转动轴心呈中心对称地布置。
[0022]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3,凹陷部11的上侧壁向上凸设形成第一凸起部111,凹陷部11的下侧壁向下凸设形成有第二凸起部112。且第一凸起部111的横截面呈圆环状,第二凸起部112的横截面呈圆环状,但不以此为限。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自散热式磨边轮100包括不锈钢制成的固定部10、石墨散热层20、磨边部30以及呈辐射状布置的若干散热片40,固定部10的外轮廓呈圆形,固定部10的外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有用于卡合固定磨边部的凹陷部11,石墨散热层20覆盖于凹陷部11的表面,磨边部30的内侧壁贴合固定于石墨散热层20,固定部10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10a,透气孔10a沿固定部10的轴向贯穿固定部10,散热片40固定于固定部10的上端面或者下端面以促使气流从透气孔穿过固定部10,散热片40至少有两片,两片散热片40以固定部10的转动轴心呈中心对称地布置,凹陷部11的上侧壁向上凸设形成第一凸起部111,凹陷部11的下侧壁向下凸设形成有第二凸起部112。本技术的自散热式磨边轮100通过以上结构可以在保证磨边部的结构稳固性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石墨散热层对磨边
部进行散热,即实现了磨边部的自散热。
[0024]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结构或装置,而得到的其他用于自散热式磨边轮,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散热式磨边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不锈钢制成的固定部、石墨散热层、磨边部以及呈辐射状布置的若干散热片,所述固定部的外轮廓呈圆形,所述固定部的外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有用于卡合固定所述磨边部的凹陷部,所述石墨散热层覆盖于所述凹陷部的表面,所述磨边部的内侧壁贴合固定于所述石墨散热层,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沿所述固定部的轴向贯穿所述固定部,所述散热片固定于所述固定部的上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浩鹏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协进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