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瑞仙专利>正文

一种底部可变房车的多功能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335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底部可变房车的多功能汽车,该多功能汽车包括汽车本体的车身和设置于车身内部的多个开口基本上垂直向下的空槽,该空槽用于容纳底部升降机构;车身的底盘下部安装有顶板、升降地板以及能够支撑车身重量的承重支撑梁,该承重支撑梁固定连接底部升降机构;底部升降机构包括用于承托车身重量的升降装置;该底部升降机构升起后所形成的下部容置空间能容纳人员、物品甚至其它的车辆。物品甚至其它的车辆。物品甚至其它的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部可变房车的多功能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底部可变房车的多功能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乘用车逐渐普及,很多人都拥有一部或多部乘用和配套的停车位,人们需要花费很多的费用,比如购买汽车的费用、保险费、保养费和购买或租用停车位等等。但是购买的乘用车大部分时间都是停靠在停车场上,平时也只是代步工具或偶尔出远门时使用。乘用车费用高但主要的使用功能单一,又长期占用了停车位的空间,无法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0003]一方面,现在很多人喜欢到外地去旅游,都希望能有一部房车,既可以乘坐又可以随时拥有私人空间,也省了住酒店的费用,但是房车一般体积高大,大部分人都是不习惯驾驶,而且司机至少要拥有B照,功能也很单一,很少人会有条件去购买使用。
[0004]另一方面,现在的各种小汽车虽然都可以自助换备胎,但是有一部分人(如女性或老人)很难使用千斤顶,万一在路上车轮被陷也无法脱困;如果底盘上发生小故障只能用拖车拉到修理厂用举升机升高处理。
[0005]还有一些事故,现有技术还是无法解决的,如:停靠处意外的被水淹没时没有办法及时处理;汽车上的剎车功能突然全部失灵无效,车上无法应急应对;在汽车行驶中遇到翻车事故后,引起的惯性连续翻滚是十分危险的,车子也无法应对阻止。
[0006]目前,各国都提倡鼓励购买使用电动汽车,但是续航里程还是不理想,充电也要浪费很多时间,为此有些新能源车建造使用了快速换电池包的换电站,虽然能够快速换电池,但是要花时间开车去换电站,还要排队换电池再开回来,浪费时间也很多,因此最合理的应该是能够自助换电池包,因为随着电动汽车的大量使用,汽车电池也会相对的越来越便宜,多购买一个电池包可以自助随时更换是最理想的。
[0007]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也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 201711397644.9公开了一种汽车脱困、侧方位停车以及举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该专利技术在汽车底盘下安装4个或4个以上液压升降柱,通过液压升降柱之间的升降运动,使得汽车脱离地面进行向前或向后或向左或向右的移动动作。这种液压升降机构在汽车发生陷坑时,具有自动脱困功能;在狭小的空间中,能够进行侧方位停车;并在更换车轮时,具有千斤顶的功能。
[0008]中国技术专利CN 201720530378.1公开了一种便于维修的自动升降汽车,包括汽车本体、护罩板和橡胶护罩;其中,汽车本体底部安装有四组车轮,内部安装有车座椅;车座椅下方内部安装有固定钢板,且固定钢板内安装有液压升降缸;在每组液压升降缸处汽车本体底部的左右均焊接有护罩板,且两处护罩板与液压升降缸不相接触;护罩板底端均连接有弧形结构的橡胶护罩。该技术设置有四组液压升降缸,且液压升降缸的总高度为汽车本体底部至地面高度的1.5倍,有利于在偏远地区或公路上汽车意外损坏时将汽车撑高,便于进行维修操作,且在暴雨天气下停车时可将汽车撑高,避免长时间的暴雨导致
地面的水位过高而造成汽车内进水的问题。
[0009]中国专利申请CN 201910683317.2公开了一种可自主换电的新能源车辆,包括车辆本体和换电装置;其中,车辆本体上设置有安装结构;换电装置包括电池包和支撑电池包的升降装置。在电池包使用时,换电装置安装于安装结构处,与车辆本体形成一个整体,在电池包需要更换时,升降装置支撑电池包从安装结构处将电池包取出,更换其它换电装置至安装结构处。这样,车辆无需在换电站进行换电,用户可以直接自主更换换电装置。
[0010]中国专利CN 201410125300.2公开了一种可完全展平且使乘客居中的汽车座椅。在座椅固定板的侧面,设置有座椅形位控制推拉杆,座椅形位控制推拉杆的后端,设置有铰接点,并通过铰接点连接设置有座椅靠背推拉杆。在座椅固定板的上面设置有侧撑机架,侧撑机架的下面靠近座椅固定板的位置,设置有推杆复位弹簧固定轴,在推杆复位弹簧固定轴的上面连接设置有推杆复位弹簧,在推杆复位弹簧的上端连接设置有侧撑推杆。该专利技术能实现单电机控制或者手动操作实现联动,可配备于房车或一般舒适性的乘用车辆。
[0011]中国技术专利CN 201621184754.8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汽车,其车型的车身为一厢车或两厢车,副驾驶座位设一个或两个座位,后排座椅设两个或三个座位,驾驶座后面与后排座椅之间设有可收纳的桌子,后排座椅旁边留有通往车尾部的过道,汽车尾部一侧设有烹饪台,对面的另一侧设有卫生间,卫生间和烹饪台之间留有过道,汽车车顶有两层,底层车顶可以推往车头方向折叠起来,第二层车顶可以通过升降支撑机构向上撑,人可以在车体里面自由站立行走;通常情况下本新型多功能汽车和私家车、普通乘用车一样,不但具备私家车的经济、便捷功能需要时还具有房车的睡觉、做饭、洗澡、上卫生间的功能。
[0012]中国专利申请CN 202110032303.1公开了一种私家车改造房车的方法,其将司机座椅、副驾驶座椅及座椅间隔板改成可放平,成一个平面;司机座椅、副驾驶座椅及上端的头靠改造成能折叠90度;司机座椅、副驾驶座椅及座椅间的隔板改为两块合一;司机座椅、副驾驶座椅底下设置平板;司机座椅、副驾驶座椅装上乳胶椅套;后排座椅处装上充气床垫;后排座椅下面放置储备箱;车内仪表台或车顶上设置折叠屏电视;车内玻璃使用保护型隐私玻璃、窗帘连杆;汽车前后玻璃上方设置微型摄像头。该方法试图把私家小汽车改造为旅行房车,在满足日常基本通勤需求的同时,在旅行时可以作为汽车旅馆。
[0013]综上所述,非常有必要设计一种底部可变房车的多功能汽车,这种多功能汽车在基本上不用改动现有的各种汽车的设计和配置的基础上,却能大幅度地增加现有汽车的利用空间和多种新型功能,所有增设的配置都隐藏在汽车车身内部和下部,不影响汽车整体的驾驶性能和行驶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1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底部可变房车并具有多种功能的汽车及其控制方法,这种多功能汽车可以充分增加利用空间和增加多种新型的用途功能。
[0015]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底部可变房车的多功能汽车,该多功能汽车包括汽车本体的车身和设置于车身内部的多个开口基本上垂直向下的空槽,该空槽用于容纳底部升降机构;车身的底盘下部安装有顶板、升降地板以及能够支撑车身重量的承重支撑梁,该承重支撑梁固定连接底部升降机构;底部升降机构包括用于承托车身重量的升降装置;该底部升降机构升起后所形成的下部容置空间能容纳人员、物品甚至
其它的车辆。
[0016]本专利技术中,为形成舒适的房车,房间的顶板和升降地板是必须的。但顶板本身也可以由汽车本体的底盘下面的底板形成。优选地,顶板是独立设置的;更优选地,顶板也可以升降,以便维护车辆。
[0017]在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多功能汽车中,所采用的空槽包括设置在车身的下部底盘的车轮前面和/或后面的若干个开口朝下朝向地面的圆形或方形的凹槽、以及设置在车身的车头前面底部和车尾后面底部和/或车身中部两边的底部的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部可变房车的多功能汽车,该多功能汽车包括汽车本体的车身和设置于车身内部的多个开口基本上垂直向下的空槽,该空槽用于容纳底部升降机构;其中,所述车身的底盘下部安装有顶板、升降地板以及能够支撑所述车身重量的承重支撑梁,其中,所述的承重支撑梁固定连接所述底部升降机构;所述底部升降机构包括用于承托所述车身重量的升降装置;所述底部升降机构升起后所形成的下部容置空间能容纳人员、物品甚至其它的车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汽车,其中,所述的空槽包括设置在所述车身的下部底盘的车轮前面和/或后面的若干个开口朝下朝向地面的圆形或方形的凹槽、以及设置在所述车身的车头前面底部和车尾后面底部和/或所述车身中部两边的底部的若干个开口朝下向地面的长方形凹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汽车,其中,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升降装置和/或第二升降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为多节液压伸缩柱和/或多节螺杆伸缩柱;所述第二升降装置为组合双排的剪叉形升降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汽车,其中,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的垂直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伸缩柱边上,该伸缩柱在收缩后隐藏在所述车身下部的圆形或方形的凹槽里,或者部分收缩后转向横置汽车底盘下;所述伸缩柱的下部设有底座,用于增加地面的受力面积和承托所述升降地板;所述第二升降装置的垂直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剪叉形升降架上,该剪叉形升降架在收缩后隐藏在所述车身下部的长方形的凹槽里;所述剪叉形升降架的下部设有底座,用于增加地面的受力面积和承托所述升降地板。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汽车,其中,所述的承重支撑梁包括空心横梁以及在其内部的伸缩杆;所述的第一升降装置还包括配合所述承重支撑梁向外部扩展移动的活动伸缩柱以及水平驱动装置,该水平驱动装置能在把所述车身举升前,先将所述的活动伸缩柱向外移动到合适的位置。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仙
申请(专利权)人:陈瑞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