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铜板生产用包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3343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覆铜板生产用包装机,涉及覆铜板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主体和吸附板;所述主体内部为中空状结构,且主体与限位齿轮相连;所述吸附板与主体相连,且吸附板顶部连接有五列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底端位于主体内,并且吸附板底侧设有五列吸盘;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根据覆铜板弯折度,通过转动中板顶部手动螺杆,使连件带动连杆移动,从容通过连杆带动侧板转动,对中板和侧板连接部位进行转动调节,使吸附板底侧吸盘能够更好地满足于不同弯折度覆铜板搬运包装所需;并根据覆铜板规格大小,使电动伸缩杆底端橡胶密封塞与吸盘通孔处相贴,将未与覆铜板吸附贴合的吸盘废弃,避免吸盘持续向吸附板内部进气,影响其他吸盘对覆铜板吸附固定效果。附固定效果。附固定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覆铜板生产用包装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覆铜板加工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覆铜板生产用包装机。

技术介绍

[0002]覆铜板是由木浆纸或玻纤布等作增强材料,浸以树脂,单面或双面覆以铜箔或者铝箔后,经热压而成的一种产品,覆铜板是电子工业的基础材料,主要用于加工制造印制电路板,且被广泛用在电视机、收音机、电脑、计算机、移动通讯等电子产品中,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满足生产技术的提升,往往通过机械式搬运机构来替代传统人工手动搬运包装作业。
[0003]覆铜板生产用包装装置可以参考CN110589479B号专利,其主要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架,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架之间设有第一传动结构,所述第一传动结构下方设有升降搬运结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架之间设有覆铜板校位结构;通过第一传动结构、升降搬运结构和覆铜板校位结构的配合作用使得覆铜板的搬运更为的精确,同时也更为的容易。
[0004]现有类似的覆铜板生产用包装装置在使用时,多采用吸盘对较薄的覆铜板进行吸附搬运,只能适用于平直规格的覆铜板,使用局限性较高,同时覆铜板上存有静电,造成覆铜板表面上吸附有杂质,在对覆铜板进行叠放覆铜板表面杂质会使覆铜板上出现凹坑,导致覆铜板无法使用,且由于静电导致上下两个覆铜板沾黏在一起,在运输时覆铜板易发生磕碰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覆铜板生产用包装机,以解决现有类似覆铜板生产用包装装置在使用时,多采用吸盘对较薄的覆铜板进行吸附搬运,只能适用于平直规格的覆铜板,使用局限性较高,并且无法根据覆铜板规格大小,对吸盘数量进行增减,闲置状态的吸盘容易影响正常吸盘对覆铜板吸附固定效果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一种覆铜板生产用包装机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所述主体内设有控制单元,所述主体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转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位于主体外侧,所述主动齿轮与齿圈内部相啮合;所述主体通过限位齿轮与吸附板转动连接;
[0007]所述吸附板包括中板,所述中板两侧转动连接有侧板,所述中板与侧板底部等距阵列有吸盘,所述侧板一侧倾斜设有出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的出风口位于侧板下方;
[0008]所述中板与侧板顶侧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与吸盘位置相对应,所述螺孔与手动螺栓螺纹连接,所述吸附板顶部两端分别连接有驱动组件;
[0009]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杆另一端通过连件与电动伸缩杆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另一通过固定座与中板固定连接;
[0010]所述中板与侧板底部的吸盘分别通过软管与供气单元相连通,所述吸附板尺寸大
于覆铜板尺寸,所述中板与侧板内设有流速传感器用于检测软管内空气的流速;
[0011]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供气单元对软管进行抽气吸附覆铜板,所述流速传感器将软管的流速反馈至控制单元,当控制单元接收到的值到达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供气单元向与中板连通的软管内通入离子风使所述中板底部的吸盘失去吸附力,覆铜板在自身重力与离子风的吹力作用下使其中部向远离所述吸盘方向凸出;
[0012]覆铜板由所述主体底部逐渐转动至主体顶部,当所述中板内的流速传感器反馈至控制单元的值发生变化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电动伸缩杆进行伸长使覆铜板两侧向上弯曲,所述中板底部的吸盘对由吹气变为吸气,两个所述侧板底部的出风管交替进行吹气。
[0013]当所述覆铜板再次转动至主体底部时,在此过程中所述中板底部的吸盘不断的进行吸气与吹气的转换使覆铜板与吸附板相吸附的一面由向内弯曲转换为向外弯曲,覆铜板自身产生振动,将吸附在覆铜板上下表面的杂质与覆铜板自身分离。
[0014]当所述覆铜板再次转动至主体底部时,此时通过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电动伸缩杆进行收缩使侧板与中板处于同一水平状态。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通过吸附板与吸盘的设置,有利于使吸附板底侧吸盘吸附在覆铜板顶侧,通过吸附板对较薄的覆铜板进行固定,保障覆铜板搬运移动时的平面度,避免较薄的覆铜板发生变形甚至破裂;并且配合中板与侧板转动连接的设置,可根据覆铜板弯折度,对中板和侧板连接部位进行转动调节,使吸附板底侧吸盘能够更好地满足于不同弯折度覆铜板搬运包装所需。
[0017]2.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单元控制供气单元对中板与侧板内的软管进行吸气,使中板与侧板底部的吸盘吸附在覆铜板表面,当软管内的流速传感器反馈至控制单元的值到达预设值时,控制单元判定覆铜板通过吸盘与吸附板固定连接,此时控制单元控制供气单元向与中板连通软管内吹离子风,将被夹持的覆铜板上的静电移除,覆铜板由于中部失去吸附力在自身重力与中板底部吸盘的风力下将向下弯曲,同时覆铜板两侧将带动侧板向上转动,从而使被夹持的覆铜板与下方叠放的覆铜板发生分离,防止两个覆铜板由于静电沾黏在一起,导致未被夹持的覆铜板跟随夹持的覆铜板同时向上移动,并对下方的覆铜板造成磕碰与损坏,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0018]3.本专利技术通过吸盘与该装置固定后该装置带动覆铜板向上运动时,通过控制单元控制供气单元将中板的吸风转换为吹风,且吹出的风为离子风,将覆铜板表面的静电移除,使吸附在覆铜板上表面的杂质失去吸附力,跟随吹风方向与覆铜板脱离,从而防止覆铜板在叠放时由于覆铜板上表面吸附有杂质,导致覆铜板上表面出现压伤的问题。
[0019]4.本专利技术中当覆铜板再次转动至主体底部时,在此过程中覆铜板与吸附板相吸附的一面由向内弯曲逐渐转换为向外弯曲,同时覆铜板自身产生振动,将吸附在覆铜板上下表面的杂质与覆铜板自身分离,此时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电动伸缩杆进行收缩使侧板与中板处于同一水平状态,防止覆铜板在进行叠放时对下方的覆铜板进行挤压导致下方覆铜板上出现刮痕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吸附板转动调节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吸附板平直状态下底侧轴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主体轴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图3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吸附板顶侧轴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吸附板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中板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杆、手动螺杆和连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主体;2、电机;201、主动齿轮;3、限位齿轮;4、紧固螺栓;5、限位弧板;6、吸附板;601、中板;602、侧板;603、齿圈;604、螺孔;7、软管;8、手动螺栓;9、橡胶密封塞;10、连杆;11、电动伸缩杆;12、连件;13、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覆铜板生产用包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设有控制单元,所述主体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转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位于主体外侧,所述主动齿轮与齿圈内部相啮合;所述主体通过限位齿轮与吸附板转动连接;所述吸附板包括中板,所述中板两侧转动连接有侧板,所述中板与侧板底部等距阵列有吸盘,所述侧板一侧倾斜设有出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的出风口位于侧板下方;所述中板与侧板顶侧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与吸盘位置相对应,所述螺孔与手动螺栓螺纹连接,所述吸附板顶部两端分别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杆另一端通过连件与电动伸缩杆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另一端通过固定座与中板固定连接;所述中板与侧板底部的吸盘分别通过软管与供气单元相连通,所述吸附板尺寸大于覆铜板尺寸,所述中板与侧板内设有流速传感器用于检测软管内空气的流速;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供气单元对软管进行抽气吸附覆铜板,所述流速传感器将软管的流速反馈至控制单元,当控制单元接收到的值到达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供气单元反向连接使供气单元向与中板连通的软管通入离子风使所述中板底部的吸盘失去吸附力,覆铜板在自身重力与离子风的吹力作用下使其中部向远离所述吸盘方向凸出;覆铜板由所述主体底部逐渐转动至主体顶部,当所述中板内的流速传感器反馈至控制单元的值发生变化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电动伸缩杆进行伸长使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艳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建宏达照明电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