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门内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1927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尾门内板,包括内板本体,所述内板本体的上部设置有窗框部,所述窗框部的内边缘与所述尾门外板两层式固定,所述内板本体的下部中央位置处设置有用于避让尾门锁安装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的左右两侧分别一体成型式固定有互为镜像对称的第一主加强筋,所述第一主加强筋均由所述避让孔的底部外侧斜向上延伸至所述窗框部的下方外侧,所述内板本体在所述避让孔的内边缘一体成型式固定有第一撑脚,所述第一撑脚的自由端由所述避让孔的边缘位置处向后延伸至尾门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尾门内板结构简单、提高尾门的扭转刚度、满足CAE性能指标、提高零件刚度、防止零件运输过程中变形和减少整车质量。运输过程中变形和减少整车质量。运输过程中变形和减少整车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尾门内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后背门
,特别是涉及一种尾门内板。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的尾门内板如图1所示,其筋条布置没有具体标准和参考。根据对尾门内板进行的拓扑优化分析显示,现有技术的尾门内板存在下列问题:
[0003]1.零件筋条宽大,减重孔小,增加了门重量。
[0004]2.两侧窗框区域采用Y向焊接,没有边结构刚度弱,且内外板之间的腔体小,不利于应力分散。
[0005]3.倒“V”型的筋条设计,扭转刚度不满足性能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高尾门的扭转刚度、满足CAE性能指标、提高零件刚度、防止零件运输过程中变形和减少整车质量的尾门内板。
[0007]本技术的一种尾门内板,包括内板本体,所述内板本体的上部设置有窗框部,所述窗框部的内周围设形成窗口,尾门外板在所述窗口的外周边缘对应位置处与所述内板本体两层式固定,所述窗框部在所述窗口对应位置处的边缘与所述尾门外板的窗口边缘对应位置处两层式固定,所述内板本体的下部中央位置处设置有用于避让尾门锁安装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的左右两侧分别一体成型式固定有第一主加强筋,左侧的所述第一主加强筋由所述避让孔的左侧底部斜向上延伸至所述内板本体的左侧中部,右侧的所述第一主加强筋由所述避让孔的右侧底部斜向上延伸至所述内板本体的右侧中部,所述内板本体在所述避让孔的内边缘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撑脚,所述第一撑脚的固定端与所述内板本体一体成型式固定,所述第一撑脚的自由端由所述避让孔的边缘位置处向后延伸至尾门外板且与所述尾门外板两层式固定。
[0008]本技术的一种尾门内板还可以是:
[0009]所述第一撑脚的自由端一体成型式固定有第一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尾门外板有重叠部分,所述第一边和所述尾门外板在重叠部分对应位置处两层式固定。
[0010]所述第一边上设置有向前凸起的用于填充粘接材料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边通过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粘接材料与所述尾门外板粘接固定。
[0011]所述窗框部对应位置处的下方横向一体成型式固定有向前凸起的第二主加强筋,所述第二主加强筋沿所述窗框部的下侧长边由所述内板本体的左侧延伸至所述内板本体的右侧,所述避让孔设置于所述第二主加强筋的下方中央位置处,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主加强筋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二主加强筋的左侧下方和右侧下方。
[0012]所述避让孔的左右两侧分别纵向设置有第一副加强筋,两条所述第一副加强筋由所述避让孔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二主加强筋且与所述第二主加强筋连通。
[0013]所述内板本体在所述第二主加强筋和所述窗框部之间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固定雨刮电机的雨刮安装部,所述第二主加强筋横向延伸且其中段绕过所述雨刮安装部的下方,所述雨刮安装部上设置有向车内隆起的电机安装点,所述雨刮电机在所述电机安装点对应位置处与所述内板本体可拆卸式固定。
[0014]所述雨刮安装部的左部横向设置有向车内凸起的第二副加强筋,所述第二副加强筋由所述雨刮电机的安装点横向向左延伸至所述第二主加强筋。
[0015]所述内板本体在左侧的所述第一主加强筋的右上方对应位置处和右侧的所述第一主加强筋的左上方对应位置处分别一体成型式固定有第一减重孔。
[0016]所述内板本体在左侧的所述第一主加强筋的左下方对应位置处和右侧的所述第一主加强筋的右下方对应位置处分别一体成型式固定有第二减重孔。
[0017]所述窗框部的后侧立面与所述尾门外板围设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窗框部的内侧向后延伸至所述第一空腔的内侧中央位置处,所述尾门外板窗口位置处的内边缘向前延伸至所述第一空腔的内侧中央位置处,所述窗框部的内边缘和所述尾门外板上部的窗口位置处的内边缘两层式固定。
[0018]本技术的一种尾门内板,包括内板本体,所述内板本体的上部设置有窗框部,所述窗框部的内周围设形成窗口,尾门外板在所述窗口的外周边缘对应位置处与所述内板本体两层式固定,所述窗框部在所述窗口对应位置处的边缘与所述尾门外板的窗口边缘对应位置处两层式固定,所述内板本体的下部中央位置处设置有用于避让尾门锁安装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的左右两侧分别一体成型式固定有第一主加强筋,左侧的所述第一主加强筋由所述避让孔的左侧底部斜向上延伸至所述内板本体的左侧中部,右侧的所述第一主加强筋由所述避让孔的右侧底部斜向上延伸至所述内板本体的右侧中部,所述内板本体在所述避让孔的内边缘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撑脚,所述第一撑脚的固定端与所述内板本体一体成型式固定,所述第一撑脚的自由端由所述避让孔的边缘位置处向后延伸至尾门外板且与所述尾门外板两层式固定。这样,所述内板本体的上部设置有所述窗框部,所述窗框部的内周围设形成所述窗口,所述尾门外板在所述窗口对应位置处可拆卸式固定,而所述窗口与所述尾门外板的上部窗口位置相对应,因此驾驶员可以透过所述背门玻璃看到车后的情况,而所述窗框部的内边缘与所述尾门外板的上部窗口对应位置处的内边缘两层式固定,所述窗框部的外边缘也就是所述内板本体的上部外边缘与所述尾门内板的上部外边缘两层式固定,使所述内板本体的顶部和所述尾门外板的顶部在所述窗框部对应位置处的部分形成闭合的传力路径,使无论是所述内板本体上受到的力还是所述尾门外板上受到的力,均可以通过这个闭合的传力路径进行力传递,增加了整个后背门结构上部的刚度和强度。另外,所述避让孔的左右两侧分别一体成型式固定有第一主加强筋,左侧的所述第一主加强筋由所述避让孔的左侧底部斜向上延伸至所述内板本体的左侧中部,右侧的所述第一主加强筋由所述避让孔的右侧底部斜向上延伸至所述内板本体的右侧中部,更可以是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主加强筋以所述避让孔为中心呈镜像对称分布,两条所述第一主加强筋呈“V”字形,分别从左右两侧连接尾门锁至所述窗框部的下部外侧,根据对尾门内板以提高扭转刚度为目标进行的拓扑优化分析,所述尾门锁对应位置处应力比较集中,而所述窗框部的下方左右两侧应力比较分散,用所述第一主加强筋将所述尾门锁位置分别与所述窗框部下方的左侧和右侧连接,将所述尾门锁位置所受的应力传递至所述窗框部的下方左侧和下
方右侧,分散了所述内板本体在所述尾门锁位置的应力,提高了所述内板本体的刚度,防止尾门内板在运输过程中变形。然后在所述避让孔对应位置处设置有所述第一撑脚,所述第一撑脚的固定端在所述避让孔对应位置处与所述内板本体一体成型式固定,所述第一撑脚的自由端由所述内板本体向后延伸至所述尾门外板上,进而所述第一撑脚在所述避让孔对应位置处连接所述内板本体和所述尾门外板,使所述内板本体和所述尾门外板之间还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撑脚进行力传递,进一步提高了尾门的扭转刚度,使尾门满足CAE性能指标。本技术的一种尾门内板,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提高尾门的扭转刚度、满足CAE性能指标、提高零件刚度、防止零件运输过程中变形和减少整车质量。
附图说明
[0019]图1现有技术一种尾门内板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门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板本体,所述内板本体的上部设置有窗框部,所述窗框部的内周围设形成窗口,尾门外板在所述窗口的外周边缘对应位置处与所述内板本体两层式固定,所述窗框部在所述窗口对应位置处的边缘与所述尾门外板的窗口边缘对应位置处两层式固定,所述内板本体的下部中央位置处设置有用于避让尾门锁安装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的左右两侧分别一体成型式固定有第一主加强筋,左侧的所述第一主加强筋由所述避让孔的左侧底部斜向上延伸至所述内板本体的左侧中部,右侧的所述第一主加强筋由所述避让孔的右侧底部斜向上延伸至所述内板本体的右侧中部,所述内板本体在所述避让孔的内边缘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撑脚,所述第一撑脚的固定端与所述内板本体一体成型式固定,所述第一撑脚的自由端由所述避让孔的边缘位置处向后延伸至尾门外板且与所述尾门外板两层式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门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撑脚的自由端一体成型式固定有第一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尾门外板有重叠部分,所述第一边和所述尾门外板在重叠部分对应位置处两层式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尾门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上设置有向前凸起的用于填充粘接材料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边通过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粘接材料与所述尾门外板粘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门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部对应位置处的下方横向一体成型式固定有向前凸起的第二主加强筋,所述第二主加强筋沿所述窗框部的下侧长边由所述内板本体的左侧延伸至所述内板本体的右侧,所述避让孔设置于所述第二主加强筋的下方中央位置处,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主加强筋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二主加强筋的左侧下方和右侧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尾门内板,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库才旗刘俊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