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轮廓尺寸的并联压缩仿生腕关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191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可变轮廓尺寸的并联压缩仿生腕关节机构,包括动平台、静平台以及结构相同的第一支链、第二支链和第三支链组成,结构为:第一杆件的一端通过动平台转动副与动平台侧壁转动相连并且所述的第一杆件的另一端通过连杆移动副与第二杆件的一端滑动连接,第二杆件的另一端通过球铰链与第一曲柄部件的一端转动相连,第一曲柄部件的另一端通过曲柄移动副与第二曲柄部件的一端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二曲柄部件的另一端通过静平台转动副与静平台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并联机构的特点开发,便于保存和放置、受力均匀、能够折叠与压缩。压缩。压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轮廓尺寸的并联压缩仿生腕关节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并联压缩仿生腕关节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可变轮廓尺寸的并联压缩仿生腕关节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们对并联机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联机构具有刚度大、适应性强、精度高等优点,引起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因此被应用于各个行业的不同领域。特别是在航空航天领域,在火箭发射时,受力与储存都非常重要,但是很多机构并没有考虑如何将其压缩使其便于保存,如何使其受力更加均匀,如果不考虑以上问题,可能会导致精度丧失、受力不均匀,造成其运动达不到一定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便于保存、便于放置、受力均匀、能够折叠与压缩的可变轮廓尺寸的并联压缩仿生腕关节机构。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可变轮廓尺寸的并联压缩仿生腕关节机构,包括动平台、静平台以及连接在所述的动平台和静平台之间的第一支链、第二支链和第三支链,所述第一支链、第二支链和第三支链具有相同的结构,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变轮廓尺寸的并联压缩仿生腕关节机构,包括动平台(1)、静平台(2)以及连接在所述的动平台(1)和静平台(2)之间的第一支链(3)、第二支链(4)和第三支链(5),所述第一支链(3)、第二支链(4)和第三支链(5)具有相同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平台(1)和静平台(2)均为圆柱形,且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支链(3)、第二支链(4)和第三支链(5)均包括连杆(8),所述的连杆(8)包括第一杆件(8

1),所述的第一杆件(8

1)的一端通过动平台转动副(6)与动平台侧壁转动相连并且所述的第一杆件(8

1)的另一端通过连杆移动副(7)与第二杆件(8

2)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二杆件(8

2)的另一端通过球铰链(9)与第一曲柄部件(10

1)的一端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一曲柄部件的另一端通过曲柄移动副(11)与第二曲柄部件(10

2)的一端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二曲柄部件的另一端通过静平台转动副(12)与静平台(2)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曲柄部件和第二曲柄部件组成曲柄(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轮廓尺寸的并联压缩仿生腕关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移动副(7)和曲柄移动副(11)的结构为:四根插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平台上,四根插管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平台上,四根插杆的另一端与四根插管彼此一一对应滑动插接相连,所述的第一支撑平台分别固定在第一杆件(8

1)和第一曲柄部件上,所述的第二支撑平台分别固定在第二杆件(8

2)和第二曲柄部件上,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培培齐杨李智王志坚高玉颖高子凡冯浩轩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