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内部空间通风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219064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内部空间通风系统(1),其具有在仪表板(20)或车辆(2)的其他控制台中的空气排出槽(11、13),其中,在仪表板(20)或其他控制台中设置显示装置(4),在所述显示装置上,能显示由从空气排出槽(11、13)排出的气流(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内部空间通风系统和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车辆内部空间通风系统。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车辆、尤其是机动车,所述车辆配备有这种车辆内部空间通风系统。
[0002]专利技术背景
[0003]为了使车辆内部空间通风,新鲜空气从外部大多借助于风扇通过过滤器吸入,并通过空气引导通道的系统通过设置在车辆内部空间的不同位置处的空气流出口引入到车辆内部空间中。这种车辆内部空间通风系统通常除了空气过滤器和风扇之外还具有加热和空调装置的热交换器。空气流出口通常由通风槽(例如前挡风玻璃下方)、刚性层状空气流出口(例如用于流至前侧车窗)或带有可手动或电动调节的、用于排出的气流的空间定向的叶片的可运动的空气流出口实现。这种可运动的空气流出口通常设置在仪表板的区域中。通过这种空气流出口的可见的可运动的叶片,车辆乘员可以容易地识别出排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
[0004]新型的车辆内部空间设计越来越多地使用所谓的联合流出口,所述联合流出口没有任何可见的叶片来调节排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在这些联合流出口中,排出的空气的方向由空气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辆内部空间通风系统,其具有设置在空气引导壳体(14)中的至少一个风扇(30)、与空气引导壳体(14)流体连接的空气引导通道(16、18)中的至少两个空气引导通道和分别与所述空气引导通道(16、18)中的一个空气引导通道流体连接的空气流出口(10、12),其中,所述空气流出口(10、12)中的至少一部分空气流出口形成在仪表板(20)或车辆(2)的其他控制台中的空气排出槽(11、13),所述空气排出槽分别形成口通道区段(17、19)的口,并且在仪表板(20)或控制台中设置至少一个上空气排出槽(11)和至少一个下空气排出槽(13),相应的气流(L
o
、L
u
)沿着由相应的口通道区段(17、19)预先给定的空气排出方向(R
o
、R
u
)从所述至少一个上空气排出槽和至少一个下空气排出槽排出,并且气流(L
o
、L
u
)相互碰撞并形成具有合成气流方向(R
r
)的合成气流(L
r
),其特征在于,在引导至上空气排出槽(11)的上空气引导通道(16)或口通道区段(17)中设置用于检测空气流速或空气体积流量的上空气传感器(50),在引导至下空气排出槽(13)的下空气引导通道(18)或口通道区段(19)中设置用于检测空气流速或空气体积流量的下空气传感器(52),上空气传感器(50)和下空气传感器(52)为了信号传输与控制装置(5)的控制单元(54)连接,控制单元(54)与设置在仪表板(20)或控制台中的显示装置(4)连接以用于信号传输,并且控制单元(54)构造用于,在考虑相应的空气排出方向(R
o
、R
u
)的情况下从检测到的空气流速或空气体积流量确定合成气流(L
r
)的合成气流方向(R
r
),并由此形成用于加载显示装置(4)的至少一个操控信号(S)。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内部空间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4)由光信号元件形成或至少具有光信号元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内部空间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显示装置(4)具有光信号元件的平面的布置结构作为显示板(40),在所述显示板上能显示至少一个激活的信号区(A)。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内部空间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54)构造成使得从由相应的空气传感器(50、52)检测到的空气流速或空气体积流量的大小确定合成空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
申请(专利权)人:宝马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