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型冠状病毒N基因检测的引物组、恒温荧光检测试剂盒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20686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N基因检测的引物组、恒温荧光检测试剂盒及方法。引物组包括两组LAMP引物组合,可分开使用也可合在一起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N基因检测的恒温荧光检测试剂盒,采用N蛋白基因的双重恒温荧光扩增内外环引物组进行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灵敏度,有效避免了漏检。有效避免了漏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019新型冠状病毒N基因检测的引物组、恒温荧光检测试剂盒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2019新型冠状病毒N基因检测的引物组、恒温荧光检测试剂盒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2019新型冠状病毒属于RNA病毒,存在很不稳定,容易变异的特点。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存在有反转录效率低下;扩增的循环数不够;灵敏度低,检测结果不稳定等问题。经常要做三四次核酸检测,甚至是四五次,才知道是阳性还是阴性。即便如此,可能还有很多检测出来是阴性,但已经出现白肺,或者有些核酸检测阳转阴,但其实是假阴性的检测结果。这都是由于靶基因的选择及其设计引物存在较大难度,造成的试剂灵敏度及特异性差,检测结果不稳定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组2019新型冠状病毒N基因检测的引物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2019新型冠状病毒N基因检测的恒温荧光检测试剂盒及方法。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组2019新型冠状病毒N基因检测的引物组,其包括1#外引物F3、1#外引物B3、1#内引物FIP、1#内引物BIP、1#环引物LF和1#环引物LB,其中,1#所述外引物F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1#外引物B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1#内引物FIP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1#内引物BIP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所述1#环引物LF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所述1#环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0006]一组2019新型冠状病毒N基因检测的引物组,其包括2#外引物F3、2#外引物B3、2#内引物FIP、2#内引物BIP、2#环引物LF和2#环引物LB,其中,2#所述外引物F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所述2#外引物B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所述2#内引物FIP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所述2#内引物BIP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所述2#环引物LF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所述2#环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
[0007]一组2019新型冠状病毒N基因检测的引物组,其包括1#外引物F3、1#外引物B3、1#内引物FIP、1#内引物BIP、1#环引物LF、1#环引物LB、2#外引物F3、2#外引物B3、2#内引物FIP、2#内引物BIP、2#环引物LF和2#环引物LB,其中,1#所述外引物F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1#外引物B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1#内引物FIP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1#内引物BIP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所述1#环引物LF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所述1#环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
示;其包括2#外引物F3、2#外引物B3、2#内引物FIP、2#内引物BIP、2#环引物LF和2#环引物LB,其中,2#所述外引物F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所述2#外引物B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所述2#内引物FIP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所述2#内引物BIP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所述2#环引物LF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所述2#环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
[0008]如上所述的引物组在制备用于检测2019新型冠状病毒N基因的试剂盒中的应用。
[0009]一种2019新型冠状病毒N基因检测的恒温荧光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包括:如上所述的引物组。
[0010]如上所述的恒温荧光筛查试剂盒,该试剂盒还包括链置换Bst DNA聚合酶、逆转录酶、dNTPs、SYTO-9、Tris-HCl、betaine、KCl和MgCl2。
[0011]如上所述的恒温荧光筛查试剂盒,该试剂盒还包括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所述阳性对照为N基因体外转录RNA序列的质粒作为阳性对照,所述阴性对照为去核酸的灭菌水。
[0012]一种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N基因检测的方法,该方法是非诊断目的的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3](1)从样品中提取RNA;
[0014](2)对步骤(1)提取的所述RNA进行等温扩增;其中,在反应体系中,采用如上所述2019新型冠状病毒N基因检测的引物组;
[0015](3)荧光定量PCR仪设定:63℃,15s;63℃,45s,采集信号,共45个循环;
[0016](4)结果判定:若有“S”型扩增曲线,则判断为阳性(有核酸扩增),若无“S”型扩增曲线,则判断为阴性(无核酸扩增)。
[0017]如上所述的恒温显色方法,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等温扩增的反应体系,具体如下:反应总体积为25μL,其中,所述反应体系中含有N-1:反应液:8
×
105U/L Rnasin,200mM dNTPs,10mM Tris-HCl,20mM KCl,3.5mM MgCl2,0.8M betaine,3.2Μm的各内引物,0.4μM各外引物,1.6μM各环引物,SYTO-9总共22μL,Bst聚合酶0.8μL,AMV酶0.2μL,样品RNA模板2.0μL。
[0018]如上所述的恒温显色方法,优选地,同时设置无核酸酶水为阴性对照;采用含N基因体外转录RNA的序列的质粒作为阳性对照进行检测。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N基因检测的引物组,用于等温扩增进行检测新型冠状病毒N基因的核酸。引物组包括两组LAMP引物组合,可分开使用也可合在一起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N基因检测的恒温荧光检测试剂盒,采用N蛋白基因的双重恒温荧光扩增内外环引物组进行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灵敏度,有效避免了漏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特性、灵敏的新型冠状病毒N基因恒温显色扩增筛查检测新方法,采用双LAMP引物组的扩增组合,有效避免了漏检,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且特异性强,与其它菌不发生交叉,在35-45min即可完成对新型冠状病毒N基因的快速筛查检测,性能指标优于国内外同类方法水平。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冠状病毒N基因双重恒温荧光筛查检测试剂盒,具有技术成熟稳定、测试成本低,更适合于基层推广的优势,更适合于社区化验室、企业化验室、县区卫生所等基层实验室的快速筛查检测,成果具有很好的市场竞争力,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引物对筛选结果;图中,NC为阴性对照,PC为阳性对照。
[0023]图2为2组引物对组合后的检测结果;图中,NC为阴性对照,PC为阳性对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组2019新型冠状病毒N基因检测的引物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1#外引物F3、1#外引物B3、1#内引物FIP、1#内引物BIP、1#环引物LF和1#环引物LB,其中,1#所述外引物F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1#外引物B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1#内引物FIP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1#内引物BIP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所述1#环引物LF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所述1#环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2.一组2019新型冠状病毒N基因检测的引物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1#外引物F3、1#外引物B3、1#内引物FIP、1#内引物BIP、1#环引物LF和1#环引物LB,其中,1#所述外引物F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1#外引物B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1#内引物FIP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1#内引物BIP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所述1#环引物LF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所述1#环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物组。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引物组在制备用于检测2019新型冠状病毒N基因的试剂盒中的应用。5.一种2019新型冠状病毒N基因检测的恒温荧光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包括: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引物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恒温荧光检测试剂盒,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际娟郑文杰郑秋月季超薛淑霞孙金生张芹闫春财刘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