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架板、散热器与电机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9357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架板、散热器以及电机控制器。所述散热器包括支架板以及壳体。支架板包括:支架板主体、分别设置于支架板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的第一导流构件、第二导流构件,支架板主体设置有贯穿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的通孔。壳体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包括第一通路、第二通路,支架板的第一表面开设有排液通道,所述排液通道开设至少一个排液孔,排液孔贯通支架板主体,排液孔连通第二通路与第二导流构件。支架板设置于凹槽内用于对电机控制器的功率模块进行散热。上述散热器简单,易于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器,解决原平板封装散热模块散热效果不好,安装工艺复杂的技术问题。电机控制器包括如上所述的散热器。电机控制器包括如上所述的散热器。电机控制器包括如上所述的散热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架板、散热器与电机控制器


[0001]本技术涉及控制电机散热
,特别涉及一种支架板、散热器与电机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新能源电动车控制器内部的功率模块主要散热器有两种:一是平板型,即模块底部的基板为平板,这种散热结构封装简单、成本低;但通常需要通过导热硅脂与控制器内部的散热器进行连接散热;二是Pinfin型,由于冷却液直接通过接触基板及Pinfin进行换热,所以会使得其散热效果好,但这种散热结构封装的模块价格昂贵,目前并未大量普及使用。
[0003]针对平板封装模块的散热,目前常用的办法是通过导热硅脂与控制器内部的散热器进行连接散热,但由于界面热阻(即导热硅脂层)的存在会导致散热效果差,一般的散热优化方法是针对散热水道进行优化,例如通过增加翅片、在水道内部增加导流结构等,但是优化效果比较有限且会带来控制器的流阻增加;另外这种散热方式会额外带来很多附加成本,如硅脂涂覆成本、控制器内散热器成本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架板、散热器与电机控制器,旨在解决原平板封装散热模块散热效果不好,安装工艺复杂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支架板,包括:
[0006]支架板主体,所述支架板主体具有相互背离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用于分布冷却液;
[0007]通孔,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支架板主体上,并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
[0008]第一导流构件,所述第一导流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引导所述第一表面的冷却液流向所述通孔;
[0009]第二导流构件,所述第二导流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上,引导所述第二表面的冷却液远离所述通孔。
[0010]具体地,所述第一导流构件包括:
[0011]若干导流槽,若干所述导流槽均开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上且间隔设置,若干所述导流槽的一端均开口。
[0012]具体地,在所述导流槽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导流槽的槽内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通孔。
[0013]具体地,所述第一导流构件还包括:
[0014]进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开设于所述支架板主体上,所述进液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边缘且与所述开口连通。
[0015]具体地,所述支架板主体还包括:
[0016]排液通道,所述排液通道开设于所述第一表面远离所述进液通道的一侧,所述排液通道与所述第一导流构件独立设置;
[0017]至少一个排液孔,所述排液孔设置于所述排液通道上,所述排液孔贯穿所述支架板主体,冷却液依次经过第一表面、通孔以及第二表面,后经所述排液孔远离所述第二表面。
[0018]具体地,所述第二导流构件包括:
[0019]若干凸条,若干所述凸条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上,在所述凸条的长度方向上,多个所述通孔间隔设置于两个所述凸条之间。
[0020]具体地,所述第二导流构件包括:
[0021]若干凸棱,在所述凸条的长度方向上,若干所述凸棱间隔设置。
[0022]具体地,所述凸棱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凸条上,每相邻两个所述凸棱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通孔。
[0023]具体地,所述第二导流构件还包括:
[0024]多个凸边,多个所述凸边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边缘上,所述凸边的上端面至少与所述凸条的上端面齐平。
[0025]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散热器,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支架板,以及壳体;
[0026]所述壳体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架板主体盖设于所述凹槽的槽底上,所述第一导流构件位于所述凹槽内。
[0027]具体地,所述壳体包括:
[0028]第一通路,所述第一通路设置于所述凹槽的槽底;
[0029]第二通路,所述第二通路设置于所述凹槽的槽底,所述第一通路与所述第二通路相互独立,所述第一通路与所述第一表面连通,所述第二通路与所述第二表面连通。
[0030]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以及功率模块,所述功率模块与所述散热器相接触。
[0031]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提供一种支架板、散热器以及电机控制器,解决原平板封装散热模块散热效果不好,安装工艺复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散热器包括支架板以及壳体。支架板包括:支架板主体、第一导流构件、第二导流构件,第一导流构件、第二导流构件分别设置于支架板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上,支架板主体设置有贯穿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的通孔。壳体开设有凹槽,凹槽包括:设置于凹槽的槽底且为独立开设的第一通路、第二通路,支架板的第一表面开设有排液通道,排液通道上开设至少一个排液孔,排液孔贯通支架板主体,排液孔分别连通第二通路与第二导流构件。支架板设置于凹槽内形成散热器,散热器用于对电机控制器的功率模块进行散热。上述散热器简单,易于安装,液体流过散热器时产生的冲击与传热效果实现功率模块的散热。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3]图1为本技术一种散热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本技术一种支架板的第一表面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3为本技术一种支架板的第二表面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4为本技术一种壳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5为本技术一种散热器的实施例使用时支架板的法向截面示意图。
[0038]附图标号说明:
[0039]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支架板10支架板主体11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111导流槽121凸条112进液通道122凸棱113排液通道123凸边15通孔16排液孔200散热器20壳体30凹槽22出液口32第二通路31第一通路
[0040]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2]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43]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板主体,所述支架板主体具有相互背离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用于分布冷却液;通孔,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支架板主体上,并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第一导流构件,所述第一导流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引导所述第一表面的冷却液流向所述通孔;第二导流构件,所述第二导流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上,引导所述第二表面的冷却液远离所述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构件包括:若干导流槽,若干所述导流槽均开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上且间隔设置,若干所述导流槽的一端均开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流槽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导流槽内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通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构件还包括:进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开设于所述支架板主体上,所述进液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边缘且与所述开口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板主体还包括:排液通道,所述排液通道开设于所述第一表面远离所述进液通道的一侧,所述排液通道与所述第一导流构件独立设置;至少一个排液孔,所述排液孔设置于所述排液通道上,所述排液孔贯穿所述支架板主体,冷却液依次经过第一表面、通孔以及第二表面,后经所述排液孔远离所述第二表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构件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才兵郑鑫褚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