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架板、散热器与电机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9357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架板、散热器以及电机控制器。所述散热器包括支架板以及壳体。支架板包括:支架板主体、分别设置于支架板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的第一导流构件、第二导流构件,支架板主体设置有贯穿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的通孔。壳体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包括第一通路、第二通路,支架板的第一表面开设有排液通道,所述排液通道开设至少一个排液孔,排液孔贯通支架板主体,排液孔连通第二通路与第二导流构件。支架板设置于凹槽内用于对电机控制器的功率模块进行散热。上述散热器简单,易于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器,解决原平板封装散热模块散热效果不好,安装工艺复杂的技术问题。电机控制器包括如上所述的散热器。电机控制器包括如上所述的散热器。电机控制器包括如上所述的散热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架板、散热器与电机控制器


[0001]本技术涉及控制电机散热
,特别涉及一种支架板、散热器与电机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新能源电动车控制器内部的功率模块主要散热器有两种:一是平板型,即模块底部的基板为平板,这种散热结构封装简单、成本低;但通常需要通过导热硅脂与控制器内部的散热器进行连接散热;二是Pinfin型,由于冷却液直接通过接触基板及Pinfin进行换热,所以会使得其散热效果好,但这种散热结构封装的模块价格昂贵,目前并未大量普及使用。
[0003]针对平板封装模块的散热,目前常用的办法是通过导热硅脂与控制器内部的散热器进行连接散热,但由于界面热阻(即导热硅脂层)的存在会导致散热效果差,一般的散热优化方法是针对散热水道进行优化,例如通过增加翅片、在水道内部增加导流结构等,但是优化效果比较有限且会带来控制器的流阻增加;另外这种散热方式会额外带来很多附加成本,如硅脂涂覆成本、控制器内散热器成本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架板、散热器与电机控制器,旨在解决原平板封装散热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板主体,所述支架板主体具有相互背离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用于分布冷却液;通孔,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支架板主体上,并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第一导流构件,所述第一导流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引导所述第一表面的冷却液流向所述通孔;第二导流构件,所述第二导流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上,引导所述第二表面的冷却液远离所述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构件包括:若干导流槽,若干所述导流槽均开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上且间隔设置,若干所述导流槽的一端均开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流槽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导流槽内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通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构件还包括:进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开设于所述支架板主体上,所述进液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边缘且与所述开口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板主体还包括:排液通道,所述排液通道开设于所述第一表面远离所述进液通道的一侧,所述排液通道与所述第一导流构件独立设置;至少一个排液孔,所述排液孔设置于所述排液通道上,所述排液孔贯穿所述支架板主体,冷却液依次经过第一表面、通孔以及第二表面,后经所述排液孔远离所述第二表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构件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才兵郑鑫褚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