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隔音降噪声屏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923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声屏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隔音降噪声屏障。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包括带有第一前面板、第一隔音棉层和第一后面板的第一声屏障本体,在所述第一前面板的前方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前面板垂直的框架,在所述框架内设置有转动板,在所述转动板上端面和下端面上设置有竖向的转轴,在所述框架上设置有与该竖向的转轴匹配的轴承,所述转轴偏离所述转动板横向的中心位置,靠近第一声屏障本体一侧的转动板侧边到转轴的距离大于另一侧的侧边到转轴的距离,在所述框架后方两侧设置有限位柱。转动板在流动空气的冲击下,转动板与第一声屏障本体呈一定角度,声音经过多次反射和吸收后,消声效果更好。消声效果更好。消声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隔音降噪声屏障


[0001]本技术属于声屏障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隔音降噪声屏障。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降低车辆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铁路桥梁、居民区等场所的铁路或公路两侧安装声屏障。目前使用的声屏障主要采用前面板、隔音棉板和后面板,在前面板上开有通孔,空气从通孔中进入隔音棉板,隔音棉板进行消音。声屏障的前面板与铁路或公路的平行,车辆及路轨振动产生的噪音沿车辆与声屏障之间的空间向前后移动,不产生阻力,消音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使声音发生多次反射、多次消音、消声效果好的高效隔音降噪声屏障。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高效隔音降噪声屏障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带有第一前面板、第一隔音棉层和第一后面板的第一声屏障本体,在所述第一前面板的前方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前面板垂直的框架,在所述框架内设置有转动板,在所述转动板上端面和下端面上设置有竖向的转轴,在所述框架上设置有与该竖向的转轴匹配的轴承,所述转轴偏离所述转动板横向的中心位置,靠近第一声屏障本体一侧的转动板侧边到转轴的距离大于另一侧的侧边到转轴的距离,在所述框架后方两侧设置有限位柱。
[0005]其附加技术特征为:
[0006]在所述转动板上设置有通孔;
[0007]所述转动板包括第二前面板、第二隔音棉层和第二后面板,在所述第二前面板和第二后面板上设置有第二透音孔。
[0008]本技术所提供的高效隔音降噪声屏障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包括带有第一前面板、第一隔音棉层和第一后面板的第一声屏障本体,在所述第一前面板的前方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前面板垂直的框架,在所述框架内设置有转动板,在所述转动板上端面和下端面上设置有竖向的转轴,在所述框架上设置有与该竖向的转轴匹配的轴承,所述转轴偏离所述转动板横向的中心位置,靠近第一声屏障本体一侧的转动板侧边到转轴的距离大于另一侧的侧边到转轴的距离,在所述框架后方两侧设置有限位柱,由于转轴两侧的转动板长度不一致,在有车辆通行时,转动板在流动空气的冲击下,靠近第一声屏障本体一侧的转动板受到的冲击力大于另一侧,靠近第一声屏障本体一侧的转动板向空气流动方向一侧转动,转动板的外侧贴在限位柱侧面,转动板与第一声屏障本体呈一定角度,在框架的来风一侧形成喇叭状,流动的空气在冲向第一声屏障本体的同时,在转动板上发生反射,声音经过多次反射和吸收后,消声效果更好;其二,由于在所述转动板上设置有通孔,声音在经过转动板时,一部分声音经转动板反射到第一声屏障本体表面,再次被第一声屏障本体吸收,另一部分声音经过通孔,避免了转动板受到更大冲击;其三,由于所述转动
板包括第二前面板、第二隔音棉层和第二后面板,在所述第二前面板和第二后面板上设置有第二透音孔,一部分声音经转动板反射到第一声屏障本体表面,再次被第一声屏障本体吸收外,另一部分声音经过第二前面板、第二隔音棉层和第二后面板被吸收,降低了噪音,避免了转动板受到更大冲击。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高效隔音降噪声屏障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0011]图3为带有转动板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带有第二隔音棉层的转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高效隔音降噪声屏障的结构和使用原理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高效隔音降噪声屏障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高效隔音降噪声屏障包括带有第一前面板1、第一隔音棉层2和第一后面板3的第一声屏障本体4,在第一前面板1的前方设置有与第一前面板1垂直的框架5,在框架5内设置有转动板6,在转动板6上端面和下端面上设置有竖向的转轴7,在框架5上设置有该竖向的转轴7匹配的轴承8,转轴7偏离转动板6横向的中心位置,靠近第一声屏障本体4一侧的转动板6的侧边到转轴7的距离大于另一侧的侧边到转轴7的距离,在框架5后方两侧设置有限位柱9。
[0015]由于转轴7两侧的转动板6长度不一致,在有车辆通行时,转动板6在流动空气的冲击下,靠近第一声屏障本体4一侧的转动板6受到的冲击力大于另一侧,靠近第一声屏障本体4一侧的转动板6向空气流动方向一侧转动,转动板6的外侧贴在限位柱9侧面,转动板6与第一声屏障本体4呈一定角度,在框架5的来风一侧形成喇叭状,流动的空气在冲向第一声屏障本体的同时,在转动板上发生反射,声音经过多次反射和吸收后,消声效果更好。
[0016]如图3和图4所示,在转动板6上设置有通孔10,声音在经过转动板6时,一部分声音经转动板6反射到第一声屏障本体4表面,再次被第一声屏障本体4吸收,另一部分声音经过通孔10,避免了转动板受到更大冲击。
[0017]转动板6包括第二前面板61、第二隔音棉层62和第二后面板63,在第二前面板61和第二后面板63上设置有第二透音孔64,一部分声音经转动板6反射到第一声屏障本体4表面,再次被第一声屏障本体4吸收外,另一部分声音经过第二前面板61、第二隔音棉层62和第二后面板63被吸收,降低了噪音,避免了转动板受到更大冲击。
[0018]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结构与本技术高效隔音降噪声屏障结构相同或相似,就落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效隔音降噪声屏障,包括带有第一前面板、第一隔音棉层和第一后面板的第一声屏障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前面板的前方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前面板垂直的框架,在所述框架内设置有转动板,在所述转动板上端面和下端面上设置有竖向的转轴,在所述框架上设置有与该竖向的转轴匹配的轴承,所述转轴偏离所述转动板横向的中心位置,靠近第一声屏障本体一侧的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曹立凯蔡占乔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铁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