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连接器拉脱力测试用夹持结构及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8493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连接器拉脱力测试用夹持结构及测试装置,其中,所述夹持结构包括:夹持本体和组装模块,所述夹持本体为可开合式结构,且合上时可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组装模块组装后可与所述夹持本体配合,固定封堵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开口端且中部形成电缆穿孔,用于在测试时防止滞留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电缆连接器脱离该电缆连接器拉脱力测试用夹持结构,所述组装模块包括尺寸依次变大的多组组装模块单元,每组组装模块单元均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可在中部对接形成一放置孔的分体对接结构,所述组装模块单元可通过所述放置孔依次配合套接。该电缆连接器拉脱力测试用夹持结构,结构合理,组装方便,可满足多种规格电缆的需求。的需求。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连接器拉脱力测试用夹持结构及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连接器测试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电缆连接器拉脱力测试用夹持结构及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缆是新能源电动飞机能量与信号主要的传输主体,每根电缆通过其端部焊接/压接的连接器,实现与其他电器的连接,进而实现整个新能源电动飞机能量与信号传输网络的搭建,因此,电缆与连接器连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飞机飞行过程中的安全,所以需要通过测试拉脱力来判断电缆与连接器的连接质量。
[0003]现有的电缆连接器拉脱力测试通常是通过夹持连接器本身来进行拉伸测试的,这种方法容易损伤连接器,不利于连接器的回收再利用;还有一种测试方法是令电缆穿过固定尺寸的孔径夹具,将连接器预留在孔径的另一端后再进行拉伸测试,通常这种方法使用的夹持装置组装较为繁琐,并且夹持装置只能夹持单一规格的电缆,无法覆盖不同规格的电缆,如要实现不同规格的电缆的拉脱力测试则需要准备与各种规格一一对应的多个夹持装置,这样会造成资源的占用与浪费。
[0004]因此,提供一种便于组装,且可满足不同规格电缆的电缆连接器拉脱力测试用夹持结构及测试装置,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连接器拉脱力测试用夹持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夹持装置易损伤连接器、不便于组装、不能适应多种规格电缆的问题。
[0006]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缆连接器拉脱力测试用夹持结构,包括:夹持本体和组装模块,其中,所述夹持本体为可开合式结构,且合上时可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组装模块组装后可与所述夹持本体配合,固定封堵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开口端且中部形成电缆穿孔,用于在测试时防止滞留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电缆连接器脱离该电缆连接器拉脱力测试用夹持结构,所述组装模块包括尺寸依次变大的多组组装模块单元,每组组装模块单元均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可在中部对接形成一放置孔的分体对接结构,所述组装模块单元可通过所述放置孔依次配合套接。
[0007]优选,所述夹持本体包括连接管和夹持头,所述夹持头呈漏斗状,且小端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优选,所述夹持头的大端固定连接一固定环,所述组装模块可与所述固定环配合卡接。
[0009]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管、夹持头和固定环均包括左右对称的两部分。
[0010]进一步优选,组成所述固定环的两部分的外圈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卡扣连接,组成连接管的两部分的自由端通过锁紧机构锁紧。
[0011]进一步优选,所述组装模块单元中部形成的放置孔的纵切面呈三角形,所述组装
模块外侧设置有纵切面呈三角形的凸棱,相邻组装模块单元通过所述放置孔和凸棱配合套接。
[0012]进一步优选,所述组装模块还包括可配合套接于最内圈组装模块单元内的组装模块中心单元,当所述组装模块中心单元与所述组装模块单元依次套接后,所述组装模块的上顶面形成一完整平面。
[001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缆连接器拉脱力测试装置,包括:上述的电缆连接器拉脱力测试用夹持结构和测试机,其中,所述测试机包括连接底座,所述电缆连接器拉脱力测试用夹持结构的夹持本体与所述连接底座可拆卸式连接。
[0014]优选,所述连接底座包括底板和垂直连接于所述底板上的插槽,所述夹持本体包括由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组成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对接后可配合插入所述插槽内,并通过锁紧机构锁紧。
[0015]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管的插槽上对应设置有定位插孔,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定位销和保险销,所述定位销配合穿过所述连接管和插槽,并通过保险销锁紧。
[0016]本技术提供的电缆连接器拉脱力测试用夹持结构,可根据电缆的规格调整组装模块,使其适应不同规格的电缆,同时,可实现快速组装。
[0017]本技术提供的电缆连接器拉脱力测试用夹持结构及测试装置,结构合理,组装方便,可满足多种规格电缆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电缆连接器拉脱力测试用夹持结构的打开状态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电缆连接器拉脱力测试用夹持结构的使用状态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电缆连接器拉脱力测试用夹持结构的安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技术。
[0023]为了解决以往电缆连接器拉脱力测试用夹持装置易损伤连接器、不便于组装、不能适应多种规格电缆的问题,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连接器拉脱力测试用夹持结构,包括:夹持本体1和组装模块,其中,所述夹持本体1为可开合式结构,且合上时可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组装模块组装后可与所述夹持本体1配合,固定封堵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开口端且中部形成电缆穿孔,用于在测试时防止滞留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电缆连接器3脱离该电缆连接器拉脱力测试用夹持结构,所述组装模块包括尺寸依次变大的多组组装模块单元21,每组组装模块单元21均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可在中部对接形成一放置孔的分体对接结构211,所述组装模块单元21可通过所述放置孔依次配合套接。
[0024]该电缆连接器拉脱力测试用夹持结构的使用方法如下:当需要进行拉脱力测试时,打开夹持本体,此时,组装模块单元的分体对接结构两两分开,之后,根据电缆6的规格尺寸确定与其配合的组装模块单元,即:使该组装模块单元对接后形成的电缆穿孔与电缆6的规格尺寸配合,接着,由组装模块的最外圈依次向内套接,套接至确定好的组装模块单
元,作为最内圈组装模块单元,之后,将电缆连接器放入容纳空间内并关闭夹持本体,此时,组装模块固定封堵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开口端,将电缆连接器滞留于容纳空间内,且电缆6与最内圈组装模块的电缆穿孔配合,至此完成电缆连接器的夹持。
[0025]当通过两个所述夹持结构将电缆两端的电缆连接器对应夹持后,将夹持结构的两个尾端固定于测试机上,根据相应标准规范要求进行电缆连接器的拉脱力测试即可。
[0026]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夹持本体1包括连接管11和夹持头12,所述夹持头12呈漏斗状,且小端与所述连接管11固定连接,组装模块可固定封堵于漏斗形容纳空间的开口端,中间形成电缆连接器容纳区。
[0027]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夹持头12的大端固定连接一固定环13,所述组装模块可与所述固定环13配合卡接,所述卡接结构可以为多种,只要能实现将闭合后的组装模块限位于闭合后的固定环内即可。
[0028]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连接管11、夹持头12和固定环13均包括左右对称的两部分。
[0029]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1至图3所示,组成所述固定环13的两部分的外圈一端通过铰链7铰接,另一端通过卡扣8连接,组成连接管11的两部分的自由端通过锁紧机构锁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缆连接器拉脱力测试用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本体(1)和组装模块,其中,所述夹持本体(1)为可开合式结构,且合上时可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组装模块组装后可与所述夹持本体(1)配合,固定封堵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开口端且中部形成电缆穿孔,用于在测试时防止滞留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电缆连接器(3)脱离该电缆连接器拉脱力测试用夹持结构,所述组装模块包括尺寸依次变大的多组组装模块单元(21),每组组装模块单元(21)均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可在中部对接形成一放置孔的分体对接结构(211),所述组装模块单元(21)可通过所述放置孔依次配合套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电缆连接器拉脱力测试用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本体(1)包括连接管(11)和夹持头(12),所述夹持头(12)呈漏斗状,且小端与所述连接管(11)固定连接。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电缆连接器拉脱力测试用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头(12)的大端固定连接一固定环(13),所述组装模块可与所述固定环(13)配合卡接。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电缆连接器拉脱力测试用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1)、夹持头(12)和固定环(13)均包括左右对称的两部分。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电缆连接器拉脱力测试用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组成所述固定环(13)的两部分的外圈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卡扣连接,组成连接管(11)的两部分的自由端通过锁紧机构锁紧。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霞杜量张业伟郭义林王希明褚爽马刚张春雨秦政琪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