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副车架安装点结构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8396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公开了一种前副车架安装点结构和车辆。所述前副车架安装点结构包括前纵梁和连接于所述前纵梁后部的车身钣金组件,所述车身钣金组件上设置有供螺栓连接的螺栓套筒和至少两个加强支架,每个所述加强支架与所述螺栓套筒和所述车身钣金组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前副车架安装点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一方面将前副车架后安装点布置在位于前纵梁后部的车身钣金组件上,使得前副车架后安装点不仅仅局限于前纵梁,能够增大前副车架后安装点布置的选择范围,有利于车辆底盘的总体布置;另一方面在螺栓套筒和车身钣金组件之间设置至少两个加强支架,能够大幅提升前副车架后安装点的刚度和强度。前副车架后安装点的刚度和强度。前副车架后安装点的刚度和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副车架安装点结构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前副车架安装点结构和包括该前副车架安装点结构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前副车架与车身的安装点要承受各种路况的复杂载荷,这对于前副车架与车身安装点的刚度和强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刚度不足,会导致车身耐久性能差、车内噪声大、振动大、异响等问题。强度不足,会导致车身开裂、影响汽车安全性能等严重问题。因此,为了提高前副车架安装点的刚度和强度,通常会将前副车架安装点布置在前纵梁上,以利用前纵梁自身的高刚度和高强度。
[0003]然而,目前为了追求更美观的汽车造型,使得汽车的前悬越来越短;同时又为了满足更好的安全碰撞性能,使得前副车架的长度越来越长。这就导致前副车架的后安装点很难布置在前纵梁上,只能将前副车架后安装点布置在车身钣金件上。而由于车身钣金件刚度小、强度弱,一般需要提升钣金件牌号、增加钣金料厚,以提升副车架后安装点的刚度和强度,但这会导致整车重量和成本的增加,而且提升刚度和强度的幅度很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前副车架安装点结构和包括该前副车架安装点结构的车辆,以大幅提升前副车架后安装点的刚度和强度。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前副车架安装点结构,包括前纵梁和连接于所述前纵梁后部的车身钣金组件,所述车身钣金组件上设置有供螺栓连接的螺栓套筒和至少两个加强支架,每个所述加强支架与所述螺栓套筒和所述车身钣金组件固定连接。
[0006]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加强支架在所述螺栓套筒的轴向上排布。
[0007]可选地,所述车身钣金组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螺栓套筒,至少两个所述螺栓套筒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
[0008]可选地,所述车身钣金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前纵梁延长板、脚部区域支撑板以及雪撬板,所述螺栓套筒设置为从所述雪撬板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穿过所述脚部区域支撑板,所述前纵梁延长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栓套筒同轴对应的供所述螺栓穿过的安装孔。
[0009]可选地,所述前副车架安装点结构包括两个所述加强支架,分别为上加强支架和下加强支架,所述上加强支架设置于所述前纵梁延长板与所述脚部区域支撑板之间,所述下加强支架设置于所述脚部区域支撑板与所述雪撬板之间。
[0010]可选地,所述上加强支架包括底板、两个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两相对侧,所述第二侧板连接于所述底板和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之间,所述底板与所述脚部区域支撑板连接,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前纵梁延长板连接,所
述第二侧板与所述螺栓套筒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下加强支架为弯曲的板状件,所述下加强支架与所述雪撬板形成封闭的盒型结构,所述下加强支架设置有供所述螺栓套筒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螺栓套筒通过CO2烧焊连接。
[0012]可选地,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栓套筒的外周轮廓相适配的弧形区域,所述弧形区域与所述螺栓套筒通过CO2烧焊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下加强支架包括与所述雪撬板的前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雪撬板的后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脚部区域支撑板连接的第三连接部。
[0014]可选地,所述下加强支架设置有减重孔。
[0015]可选地,所述减重孔的周围设置有翻边。
[0016]可选地,所述前纵梁的前部设置有用于与前副车架连接的前安装点。
[0017]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前副车架和以上所述的前副车架安装点结构,所述前副车架安装于所述前副车架安装点结构。
[0018]本技术的前副车架安装点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一方面将前副车架后安装点布置在位于前纵梁后部的车身钣金组件上,使得前副车架后安装点不仅仅局限于前纵梁,能够增大前副车架后安装点布置的选择范围,有利于车辆底盘的总体布置;另一方面在螺栓套筒和车身钣金组件之间设置至少两个加强支架,能够大幅提升前副车架后安装点的刚度和强度。
[0019]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是本技术中前副车架安装点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中的前副车架安装点结构去掉前纵梁延长板和脚步区域支撑板后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图1中的前副车架安装点结构去掉前纵梁延长板后的另一角度的局部示意图;
[0024]图4是图1中的前副车架安装点结构去掉前纵梁延长板、上加强支架以及脚步区域支撑板后的另一角度的局部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中上加强支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技术中下加强支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0

前纵梁,101

前安装点,11

螺栓套筒,12

前纵梁延长板,121

安装孔,13

脚部区域支撑板,14

雪撬板,15

上加强支架,151

底板,152

第一侧板,153

第二侧板,154

弧形区域,16

下加强支架,161

通孔,162

第一连接部,163

第二连接部,164

第三连接部,165

减重孔,166

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30]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前、后”通常是指安装使用状态下的方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外。
[0031]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前副车架安装点结构,包括前纵梁10和连接于前纵梁10后部的车身钣金组件,所述车身钣金组件上设置有供螺栓连接的螺栓套筒11和至少两个加强支架,每个加强支架与螺栓套筒11和车身钣金组件固定连接。也就是说,螺栓套筒11通过至少两个加强支架进一步可靠连接于车身钣金组件。
[0032]可以理解的是,在安装时,前副车架的后部安装于所述车身钣金组件上,具体为,前副车架的后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螺栓套筒11。也就是说,前副车架后安装点布置在位于前纵梁10后部的车身钣金组件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副车架安装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纵梁(10)和连接于所述前纵梁(10)后部的车身钣金组件,所述车身钣金组件上设置有供螺栓连接的螺栓套筒(11)和至少两个加强支架,每个所述加强支架与所述螺栓套筒(11)和所述车身钣金组件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副车架安装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加强支架在所述螺栓套筒(11)的轴向上排布;和/或所述车身钣金组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螺栓套筒(11),至少两个所述螺栓套筒(11)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前副车架安装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钣金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前纵梁延长板(12)、脚部区域支撑板(13)以及雪撬板(14),所述螺栓套筒(11)设置为从所述雪撬板(14)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穿过所述脚部区域支撑板(13),所述前纵梁延长板(12)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栓套筒(11)同轴对应的供所述螺栓穿过的安装孔(1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副车架安装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副车架安装点结构包括两个所述加强支架,分别为上加强支架(15)和下加强支架(16),所述上加强支架(15)设置于所述前纵梁延长板(12)与所述脚部区域支撑板(13)之间,所述下加强支架(16)设置于所述脚部区域支撑板(13)与所述雪撬板(14)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副车架安装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强支架(15)包括底板(151)、两个第一侧板(152)以及第二侧板(153),两个所述第一侧板(152)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151)的两相对侧,所述第二侧板(153)连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震唐杰
申请(专利权)人: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