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挂车纵梁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8013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挂车纵梁总成,属于半挂车纵梁领域,包括:两根主梁,两根所述主梁并排平行设置;多根支梁,所述支梁等距离可拆卸连接在两根所述主梁之间,对所述主梁支撑固定,支梁与主梁组成框架;驱动连接部,所述驱动连接部设置在框架的一端。所述主梁横截面为工字型,所述主梁内部等距离开设有与支梁对应的第一连接孔,所述支梁包括梁体,所述梁体的两端均固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对应的固定孔。通过两根主梁的设计,两侧支撑,增加承载能力,且使得承载更为平稳;通过支梁的分布设计,使得两根主梁之间得到加固连接,且安装效率高;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在损坏时,方便部件更换。方便部件更换。方便部件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挂车纵梁总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挂车纵梁
,具体为一种半挂车纵梁总成。

技术介绍

[0002]半挂车是车轴置于车辆重心(当车辆均匀受载时)后面,并且装有可将水平和垂直力传递到牵引车的联结装置的挂车。半挂车一般是三轴半挂车,其种类分为十一米仓栏半挂车,十三米仓栏半挂车,低平板半挂车等许多种类,是通过牵引销与半挂车头相连接的一种重型的运输交通工具。
[0003]半挂车底盘通常采用纵梁支撑,现今也有无纵梁的半挂车。
[0004]现有的纵梁通常为单纵梁,结构强度不高,双纵梁的半挂车增加安装步骤,且不方便安装连接,尤其对于重量较重的双纵梁,安装调节费时费力,效率低,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一旦变形难以修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挂车纵梁总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纵梁通常为单纵梁,结构强度不够,双纵梁的半挂车增加安装步骤,且不方便安装连接,安装效率低,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一旦变形难以修复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半挂车纵梁总成,包括:两根主梁,两根所述主梁并排平行设置;多根支梁,所述支梁等距离可拆卸连接在两根所述主梁之间,对所述主梁支撑固定,支梁与主梁组成框架;驱动连接部,所述驱动连接部设置在框架的一端;所述主梁横截面为工字型,所述主梁内部的腹板上等距离开设有与支梁对应的第一连接孔;所述支梁包括梁体,所述梁体的两端均固设有相互平行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对应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第一连接孔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
[0007]进一步地,在所述主梁上且在第一连接孔的周围呈矩阵状开设有边固定孔,所述安装板与边固定孔对应位置开设有边连接孔,所述边固定孔与边连接孔之间通过连接螺钉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梁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内凹的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内设置有与安装板平行的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外壁与安装空间的内壁贴合,所述矩形板上开设连接螺孔,所述连接螺孔与第一连接孔、固定孔位置对应,从主梁的外部向第一连接孔插入连接螺栓,连接螺栓贯穿第一连接孔、固定孔并与连接螺孔螺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主梁内部上下侧面均设置限位挡条,所述限位挡条与主梁内部的腹板之间距离与安装板的厚度相同。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主梁内部上下侧面还分别设置有与限位挡条垂直的一个定位挡
条,支梁上的安装板从限位挡条的一端卡入主梁内部时,与限位挡条另一端的定位挡条相接触,由定位挡条限定该支梁上的固定孔相对主梁上的第一连接孔位置正对。
[0011]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连接部包括拖曳连接座和连接卡框,所述拖曳连接座固设在连接卡框的侧壁上,两根所述主梁的一端之间设置有连接桩,所述连接卡框套在连接桩的外壁上,且连接卡框与连接桩之间通过锁销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主梁的一端端部开设有可容纳所述连接桩端部的轴座,所述连接桩包括柱形桩体,所述柱形桩体的两端均插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可插入对应的轴座内。
[0013]进一步地,所述柱形桩体的两端且位于连接轴的外侧开设有固定螺孔,所述主梁的一端端部的轴座周围开设有与固定螺孔对应的定位螺孔,所述固定螺孔与定位螺孔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两根主梁的设计,两侧支撑,增加承载能力,且使得承载更为平稳。
[0015](2)通过支梁的分布设计,使得两根主梁之间得到加固连接,且安装效率高。
[0016](3)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在损坏时,方便部件更换。
[0017](4)采用限位挡条和定位挡条,增加了支梁与主梁之间连接处的贴合度和稳定性,并且由定位挡条与限位挡条的限定,支梁的两端直接卡入主梁内时,可以保证主梁上的第一连接孔与支梁上的固定孔位置正好相对,不需要调整孔的相对位置,对于重量较大的主梁和支梁的装配来说,极大地节省了人工装配的时间及人力,提高了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主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支梁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支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连接桩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驱动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主梁;2、支梁;21、梁体;22、安装板;23、安装空间;24、固定孔;25、矩形板;3、连接桩;31、柱形桩体;32、连接轴;4、驱动连接部;41、拖曳连接座;42、连接卡框;5、第一连接孔;6、边固定孔;7、限位挡条;8、轴座;9、定位螺孔;10、定位挡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
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8]实施例:请参阅图1

图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两根主梁1,两根所述主梁1并排平行设置;多根支梁2,所述支梁2等距离可拆卸连接在两根所述主梁1之间,对所述主梁1支撑固定,支梁2与主梁1组成框架;驱动连接部4,所述驱动连接部4设置在框架的一端。
[0029]整体框架,通过两根主梁1、支梁2、驱动连接部4组成,两根主梁1、支梁2、驱动连接部4能够拆卸更换,方便后续的保养维护,两根主梁1、支梁2、驱动连接部4均采用现有半挂车辆上的材料标准,能够满足半挂车辆的使用需求,且通过两根主梁1及多根支梁2的连接加强作用,使得本方案的承载能力更强。
[0030]所述主梁1横截面为工字型,所述主梁1内部的腹板上等距离开设有与支梁2对应的第一连接孔5。通过第一连接孔5的设置,能够方便对支梁2的定位,从而方便快速对支梁2的连接固定,且连接后误差较小。
[0031]所述支梁2包括梁体21,所述梁体21的两端均固设有安装板22,所述安装板22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5对应的固定孔24,所述固定孔24与第一连接孔5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孔24与第一连接孔5之间对应连接,连接后,将主梁1与支梁2之间连接为一个整体,可以先将两根主梁1之间两端的支梁2先固定,之后对两根主梁1之间内侧的支梁2逐一固定,提高安装效率。
[0032]优选的,在所述主梁1上且在第一连接孔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挂车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主梁(1),两根所述主梁(1)并排平行设置;多根支梁(2),所述支梁(2)等距离可拆卸连接在两根所述主梁(1)之间,对所述主梁(1)支撑固定,支梁(2)与主梁(1)组成框架;驱动连接部(4),所述驱动连接部(4)设置在框架的一端;所述主梁(1)横截面为工字型,所述主梁(1)内部的腹板上等距离开设有与支梁(2)对应的第一连接孔(5);所述支梁(2)包括梁体(21),所述梁体(21)的两端均固设有相互平行的安装板(22),所述安装板(22)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5)对应的固定孔(24),所述固定孔(24)与第一连接孔(5)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挂车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梁(1)上且在第一连接孔(5)的周围呈矩阵状开设有边固定孔(6),所述安装板(22)与边固定孔(6)对应位置开设有边连接孔,所述边固定孔(6)与边连接孔之间通过连接螺钉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挂车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21)的两端均设置有内凹的安装空间(23),所述安装空间(23)内设置有与安装板(22)平行的矩形板(25),所述矩形板(25)的外壁与安装空间(23)的内壁贴合,所述矩形板(25)上开设连接螺孔,所述连接螺孔与第一连接孔(5)、固定孔(24)位置对应,从主梁(1)的外部向第一连接孔(5)插入连接螺栓,连接螺栓贯穿第一连接孔(5)、固定孔(24)并与连接螺孔螺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挂车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青刘敬文
申请(专利权)人:沛县迅驰专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