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嵌齿式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8262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气动嵌齿式离合器,包括离合器座;所述离合器座呈C型结构;所述离合器座的下端开设有下安装槽位;所述下安装槽位上安装有下离合总成;所述离合器座的上端设有上安装槽位;所述上安装槽位上安装有上离合总成;所述离合器座的侧端开设有拔叉槽位;所述拔叉槽位上安装有拔动组件;所述拔动组件用于控制下离合总成与上离合总成分离或接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拔动组件用于控制下离合总成与上离合总成分离或接合,进而实现动力的切断以及传递,操作简单灵活;该离合器结构简单,运行平稳,即使发动机功率的增加,该离合器也能满足使用要求,有效地传递功率。有效地传递功率。有效地传递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嵌齿式离合器


[0001]本技术涉及离合器
,具体涉及一种气动嵌齿式离合器。

技术介绍

[0002]离合器是动力传动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动力输入端与动力输出端通过它相连接,并在必要时中断动力的传递。与机械式变速器匹配的离合器根据离合器的运动方向分为拉式和推式两种,拉式离合器由于自身的特点应用越来越广泛,离合器分离拨叉作为其中关键的零件,当气缸活塞伸出推动分离拨叉,作用在离合器分离拨叉的一端,分离拨叉轴作为支点,使分离拨叉沿轴向滑动,分离拨叉的另一端推动上棘齿,使离合器分离,当气缸活塞收缩,拨叉失去支撑,压簧对上棘轮向下施压,使上棘轮沿花键轴向下运动并与下棘轮接合。
[0003]现有的离合器结构复杂,越来越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不能有效地传递功率,造成离合器打滑、摩擦片烧损等现象,有的还需要定期加润滑脂进行保养,并且随着输入功率的增加,离合器体积也需要相应增加。这些离合器不适用于一些空间有限但需求功率较大,或者单一动力输入带动多个动力输出轴的智能组合等应用场景。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气动嵌齿式离合器用于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气动嵌齿式离合器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缺陷。
[0005]一种气动嵌齿式离合器,包括离合器座;所述离合器座呈C型结构;所述离合器座的下端开设有下安装槽位;所述下安装槽位上安装有下离合总成;所述离合器座的上端设有上安装槽位;所述上安装槽位上安装有上离合总成;所述离合器座的侧端开设有拔叉槽位;所述拔叉槽位上安装有拔动组件;所述拔动组件用于控制下离合总成与上离合总成分离或接合。
[000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离合总成包括设置于下安装槽位内的下驱动轴和轴承隔套;所述轴承隔套的上、下两端对称设有第一深沟球轴承;所述轴承隔套和第一深沟球轴承均套接于下驱动轴上。
[0007]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轴承隔套上端的第一深沟球轴承的顶部设有第一卡簧;在所述轴承隔套下端的第一深沟球轴承的底部设有第二弹性挡圈。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离合总成还包括下棘齿和链轮;所述下棘齿置于链轮的上方;所述链轮的底部设有内六角螺钉;所述内六角螺钉通过第二弹簧垫圈将下棘齿和链轮螺纹连接。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棘齿和链轮均套接于下驱动轴的顶端,且所述下驱动轴的顶部设有用于卡紧下棘齿的第一弹性挡圈。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离合总成包括对称设置于上安装槽位内的第二深沟球轴
承;对称的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之间设有第二卡簧;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上转动安装有花键轴;所述花键轴设有用于限制花键轴上移的轴卡;所述轴卡置于第二深沟球轴承的下方。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花键轴的底部安装有与下棘齿相配合的上棘齿;所述花键轴上还套接有平垫圈;所述平垫圈置于轴卡的下方;所述上棘齿与平垫圈之间设有压簧;所述上棘齿的圆周边上开设有拨叉槽口。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离合器座的侧端还开设有导向轴槽位;所述导向轴槽位内安装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穿过拔叉槽位设置;所述离合器座上还设有紧定螺钉;所述紧定螺钉上设有第一弹簧垫圈和紧定螺母;所述紧定螺母用于将紧定螺钉固定导向轴。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拔动组件还包括拨叉;所述拨叉上开设有轴孔;所述导向轴通过无油轴承穿接过轴孔;所述拨叉的叉口端卡接于拨叉槽口内。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拨叉的尾端通过固定螺母安装有传动螺栓;所述拔动组件包括双轴气缸;所述双轴气缸通过安装螺栓安装于离合器座外侧面;所述双轴气缸的活塞端置于传动螺栓的正上方。
[0015]有益效果:本技术原理简单,运行平稳,通过拔动组件用于控制下离合总成与上离合总成分离或接合,进而实现动力的切断以及传递,操作简单灵活;其中,当双轴气缸动作时,双轴气缸的活塞端伸出,当双轴气缸的活塞端与传动螺栓接触时,将传动螺栓向上推,由于传动螺栓固定安装于拨叉的尾端,即拨叉沿着导向轴向上移动,而拨叉的叉口端卡接于拨叉槽口内,进而带动上棘齿向上移动,直至上棘齿与下棘齿完全分离,即离合器切断动力输出,当双轴气缸动作使得活塞端收缩时,此时上棘齿在压簧作用下复位,使得上棘齿与下棘齿接合,由于链轮通过链条与外界动力源连接转动,继而带动下驱动轴转动,实现下棘齿的转动,上棘齿与下棘齿接合后,即可通过上棘齿带动花键轴转动,实现动力的持续输出,无油轴承能够有效降低拨叉与导向轴的磨损,由于无油轴承为万向活动,拨叉能够顺畅拨动上棘齿移动,具有使用寿命较长且拨动效果较好的优点;本技术提供的离合器结构简单,运行平稳,即使发动机功率的增加,该离合器也能满足使用要求,有效地传递功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离合器座与拔动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上离合总成的爆炸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下离合总成的爆炸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剖面图。
[0021]图中:1

离合器座;2

上离合总成;3

下离合总成;4

拔动组件;101

下安装槽位;102

上安装槽位;103

拔叉槽位;104

导向轴槽位;105

导向轴;106

无油轴承;107

紧定螺钉;108

紧定螺母;109

第一弹簧垫圈;201

第一弹性挡圈;202

下棘齿;203

链轮;204

第二弹簧垫圈;205

内六角螺钉;206

下驱动轴;207

第一卡簧;208

第一深沟球轴承;209

轴承隔套;210

第二弹性挡圈;301

花键轴;302

第二深沟球轴承;303

第二卡簧;304

轴卡;305

平垫圈;306

压簧;307

拨叉槽口;308

上棘齿;401

双轴气缸;402

安装螺栓;403

拨叉;404

轴孔;405

传动螺栓;406

固定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3]在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嵌齿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合器座;所述离合器座呈C型结构;所述离合器座的下端开设有下安装槽位;所述下安装槽位上安装有下离合总成;所述离合器座的上端设有上安装槽位;所述上安装槽位上安装有上离合总成;所述离合器座的侧端开设有拔叉槽位;所述拔叉槽位上安装有拔动组件;所述拔动组件用于控制下离合总成与上离合总成分离或接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嵌齿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离合总成包括设置于下安装槽位内的下驱动轴和轴承隔套;所述轴承隔套的上、下两端对称设有第一深沟球轴承;所述轴承隔套和第一深沟球轴承均套接于下驱动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动嵌齿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承隔套上端的第一深沟球轴承的顶部设有第一卡簧;在所述轴承隔套下端的第一深沟球轴承的底部设有第二弹性挡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动嵌齿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离合总成还包括下棘齿和链轮;所述下棘齿置于链轮的上方;所述链轮的底部设有内六角螺钉;所述内六角螺钉通过第二弹簧垫圈将下棘齿和链轮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动嵌齿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棘齿和链轮均套接于下驱动轴的顶端,且所述下驱动轴的顶部设有用于卡紧下棘齿的第一弹性挡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动嵌齿式离合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嘉豪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豪德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