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长距离跨基坑箱涵原位悬吊保护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箱涵保护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长距离跨基坑箱涵原位悬吊保护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区域进行地下施工时,通常需要进行基坑施工,而近些年来,部分城市用地趋于饱和,同时城市地下也遍布许多安装有管线的箱涵,有时根据设计需求,常需要在埋设有箱涵的区域进行基坑开挖施工。
[0003]在埋设有箱涵的区域进行基坑的开挖通常会将原有箱涵下方的土体掏空,而原有箱涵下方的土体被掏空后,会导致箱涵失去下方土体的支撑,在后续基坑施工的振动载荷以及箱涵自身的自重载荷的作用下,箱涵容易沉降变形,严重时,箱涵还会发生断裂等情况,为减少以上情况的发生,也为了更好地保护箱涵,在基坑施工前,通常会将箱涵进行临时改迁至基坑的施工区域外,待基坑施工完成后,再将原有箱涵进行回迁。
[000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改迁箱涵需要动用各种大型机械设备以及大量的人力花费一定时间才能实行,后续基坑施工完成后,还需要对箱涵进行回迁,进一步延长基坑施工周期,因此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距离跨基坑箱涵原位悬吊保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预制承力杆(3)、顶撑组件(5)以及若干组悬吊组件(4),所述悬吊组件(4)包括上压杆(41)、下压杆(42)以及用于连接上压杆(41)与下压杆(42)的两组对拉螺杆(43);S2:对基坑待施工区域进行开挖,直至箱涵(1)顶部露出;S3:沿基坑待施工区域的外周轮廓施作基坑支护结构(2);所述基坑支护结构(2)在水平面的投影与箱涵(1)在水平面的投影错开设置;S4:在基坑支护结构(2)的顶部设置圈梁(21);S5:沿箱涵(1)的走向在箱涵(1)两侧开设基槽,将基槽开挖至基坑所需深度;S6:沿箱涵(1)的延伸方向将承力杆(3)架设在箱涵(1)上方,并将承力杆(3)的两端固定在圈梁(21)上;S7:挖除箱涵(1)底部部分土体,通过顶撑组件(5)对箱涵(1)悬空的部分进行临时支撑;S8:将上压杆(41)放置在承力杆(3)上方,将下压杆(42)与箱涵(1)悬空的底侧抵接,使两组对拉螺杆(43)分列箱涵(1)两侧,并通过螺母将对拉螺杆(4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压杆(41)与下压杆(42)上,完成悬吊组件(4)的安装;S9:重复S7、S8的步骤,直至完成所有悬吊组件(4)的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距离跨基坑箱涵原位悬吊保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S10:在箱涵(1)底部的未施作基坑支护结构(2)的区域绑扎钢筋网,在箱涵(1)底部两侧的基坑支护结构(2)之间支设模板(6)形成浇筑腔,往浇筑腔内注入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春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