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泥废水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7179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脱泥废水处理工艺,所述脱泥废水包括剩余污泥脱水时得到的滤水和冲洗脱泥机滤布后得到的废水;将剩余污泥脱水时得到的滤水和冲洗脱泥机滤布后得到的废水充分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水,将所述混合水泵入储泥池中。由于剩余污泥在上脱泥机进行脱泥前,会先加入一定量的絮凝剂,因此脱泥废水包括剩余污泥脱水时得到的滤水和冲洗脱泥机滤布后得到的废水中含有絮凝剂,将混合水直接泵入储泥池中,可以加快储泥池中污泥的沉淀,从而使得从储泥池泵入脱泥机的剩余污泥含水率更低,有利于快速脱水,同时可以尽可能的保证絮凝剂的循环利用,减少浪费,降低了成产成本。降低了成产成本。降低了成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泥废水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脱泥废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污水处理领域中,污水的处理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后,先经过粗格栅对污水进行过滤,去除大块杂质;再经过细格栅对污水进行过滤,去除污水中小块杂质;再将过滤后的污水依次经过沉砂池、生化池、高密池和消毒池进行相应的处理,最后将污水排入水体。其中高密池主要包括进水区、混合反应区、初步沉淀区和斜管沉淀区,在初步沉淀区内污水中的固体沉淀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池底。
[0003]污水在生化池中通过活性污泥处理后,进入高密池,生化池中的剩余污泥通过污泥泵抽入储泥池中,先进行沉淀,然后再通过污泥泵泵入脱泥机房,通过脱泥机进行脱水处理,现有技术中将脱泥机脱出的滤水和冲洗滤布的水直接泵入粗格栅井中,这种方式具有如下不足:1.由于污水处理厂的进水采样在粗格栅处完成,而将脱泥机脱出的滤水和冲洗脱泥机滤布的水直接泵入粗格栅井后,会导致采样结果不能代表进水水质的问题,使采样不准确;2.由于将脱泥机脱出的滤水和冲洗脱泥机滤布的水直接泵入粗格栅井后直接改变了进水水质,会对污水的后续处理工艺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不影响现有污水处理工艺的前提下合理处理脱泥机脱出的滤水和冲洗脱泥机滤布的水。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脱泥废水处理工艺,所述脱泥废水包括剩余污泥脱水时得到的滤水和冲洗脱泥机滤布后得到的废水;将剩余污泥脱水时得到的滤水和冲洗脱泥机滤布后得到的废水充分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水,将所述混合水泵入储泥池中。
[0007]剩余污泥在上脱泥机进行脱泥前,会先加入一定量的絮凝剂,因此混合水中含有部分絮凝剂,将混合水直接泵入储泥池中,可以加快储泥池中污泥的沉淀,从而使得从储泥池泵入脱泥机的剩余污泥含水率更低,有利于快速脱水,同时,可以尽可能的保证絮凝剂的循环利用,减少浪费,降低了成产成本。
[0008]作为改进,所述混合水泵入储泥池的中部。
[0009]作为改进,所述储泥池包括储泥池本体,储泥池本体中部的进泥管和设置在储泥池本体上部的溢流管,包括消能结构和浮泥拦截结构;所述消能结构为全包围的框型结构,消能结构上具有出泥口,所述进泥管出口设置在消能结构内;所述消能结构固定在储泥池本体内;浮泥拦截结构:包括挡泥板和固定架;所述挡泥板弯折形成上下开口的半桶结构,挡泥板的两端与储泥池本体的内侧壁相抵,该半桶形结构的上边缘在竖直方向的高度高于溢流管的上边缘,半包围结构的下边缘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低于溢流管的下边缘;所述溢流管的进水口位于半桶形结构内;所述挡泥板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储泥池本体的顶部。
[0010]作为改进,采用如下脱泥废水处理设备将剩余污泥脱水时得到的滤水和冲洗脱泥机滤布后得到的废水充分混匀;所述脱泥废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板和活动板,所述支撑板和活动板之间设置有横板且所述横板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和活动板固定连接。
[0011]所述壳体内设有搅拌机构,且该搅拌机构位于横板的下方;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和反应釜;所述反应釜位于壳体内部,
[0012]所述搅拌轴的底部贯穿反应釜的顶部并延伸至反应釜内部,所述搅拌轴底部固定设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一侧设置有弧形杆,所述弧形杆的底部与固定轴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和弧形杆之间设置有多个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与弧形杆和固定轴固定连接,多个所述连接杆的长度自上而下依次缩短。
[0013]作为改进,所述反应釜两侧分别设有一组晃动机构,所述晃动组件包括转轴和电动推杆;所述转轴一端与反应釜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底部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置可沿定位板长度方向滑动的齿板,所述齿板与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齿板的一端与电动推杆的活塞端固定连接。
[0014]作为改进,所述横板的顶面设置有下药组件和出料组件,所述下药组件包括储药箱,所储药箱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储药箱输出端通过第一连接管与反应釜内部连通。
[0015]作为改进,所述出料组件包括提升泵,所述提升泵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贯穿反应釜并延伸至反应釜内部,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上均上设置有启闭阀。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由于剩余污泥在上脱泥机进行脱泥前,会先加入一定量的絮凝剂,因此脱泥废水包括剩余污泥脱水时得到的滤水和冲洗脱泥机滤布后得到的废水中含有絮凝剂,将混合水直接泵入储泥池中,可以加快储泥池中污泥的沉淀,从而使得从储泥池泵入脱泥机的剩余污泥含水率更低,有利于快速脱水,同时,可以尽可能的保证絮凝剂的循环利用,减少浪费,降低了成产成本。
[0018]2.通过反应釜上的开口,向反应釜中注入脱泥废水包括剩余污泥脱水时得到的滤水和冲洗脱泥机滤布后得到的废水,由于脱泥废水包括剩余污泥脱水时得到的滤水和冲洗脱泥机滤布后得到的废水中含有部分絮凝剂,从而可以利用残留絮凝剂对储泥池中的污泥进行处理,配合搅拌机构和晃动组件的配合使用,使得混合液中的絮凝剂得以均匀分布。之后通过出料组件箱将废水抽放至储泥池中,从而加快的储泥池中污泥的沉淀速度,从而降低了储泥池中污泥的含税量,提高了脱泥效率。
[0019]3.该工艺使絮凝剂得以充分的利用,减少了人为对进水水质的干预,同时还降低了脱泥成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脱泥废水处理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脱泥废水处理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脱泥废水处理设备的整体的剖视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晃动机构的剖视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储泥池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第一种消能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第二种消能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第三种消能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

壳体;2

支撑板;3

活动板;4

横板;5

搅拌轴;6

反应釜;7

固定轴;8

弧形杆;9

连接杆;10

转轴;11

齿轮;12

定位板;13

齿板;14

电动推杆;15

储药箱;16

第一连接管;17

提升泵;18

第二连接管;19

伸缩管;20

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泥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泥废水包括剩余污泥脱水时得到的滤水和冲洗脱泥机滤布后得到的废水;将剩余污泥脱水时得到的滤水和冲洗脱泥机滤布后得到的废水充分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水,将所述混合水泵入储泥池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泥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水泵入储泥池的中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泥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泥池包括储泥池本体(24),储泥池本体(24)中部的进泥管(25)和设置在储泥池本体(24)上部的溢流管(26),还包括消能结构(27)和浮泥拦截结构;所述消能结构(27)为全包围的框型结构,消能结构(27)上具有出泥口(28),所述进泥管(25)出口设置在消能结构(27)内;所述消能结构(27)固定在储泥池本体(24)内;浮泥拦截结构:包括挡泥板(31)和固定架;所述挡泥板(31)弯折形成上下开口的半桶结构,挡泥板(31)的两端与储泥池本体(24)的内侧壁相抵,该半桶形结构的上边缘在竖直方向的高度高于溢流管(26)的上边缘,半包围结构的下边缘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低于溢流管(26)的下边缘;所述溢流管(26)的进水口位于半桶形结构内;所述挡泥板(31)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储泥池本体(24)的顶部。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脱泥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脱泥废水处理设备将剩余污泥脱水时得到的滤水和冲洗脱泥机滤布后得到的废水充分混匀;所述脱泥废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板(2)和活动板(3),所述支撑板(2)和活动板(3)之间设置有横板(4)且所述横板(4)两端分别与支撑板(2)和活动板(3)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内设有搅拌机构,且该搅拌机构位于横板(4)的下方;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5)和反应釜(6);所述反应釜(6)位于壳体(1)内部,所述搅拌轴(5)的底部贯穿反应釜(6)的顶部并延伸至反应釜(6)内部,所述搅拌轴(5)底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鹏朱春山陈尧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梁平排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