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来水厂PAC-PAM联用混凝搅拌处理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16673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来水厂PA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来水厂PAC

PAM联用混凝搅拌处理水的方法


[0001]一种自来水厂PAC

PAM联用混凝搅拌处理水的方法,用于供排水的净化处理,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净化处理


技术介绍

[0002]PAC为聚合氧化铝,简称聚铝,由于氢氧根离子的架桥作用和多价阴离子的聚合作用而生产分子量较大、电荷较高的无机高分子水处理混凝剂,PAC化学除磷的主要对象为磷酸盐,有大部分正磷酸盐被去除,同时也吸附一些有机磷和聚磷酸盐被去除,使得正磷酸盐比例进一步减少,除磷机理分为化学沉淀作用、沉淀物的吸附作用以及络合物的吸附作用,保证出水总磷达标。
[0003]PAM为聚丙烯酰胺,是一种线状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同时也是一种高分子水处理絮凝剂产品,专门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在颗粒之间起链接架桥作用,使细颗粒形成比较大的絮团,并且加快了沉淀的速度;PAM按离子类型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PAM;因其结构单元中含有酰胺基,易形成氢键,使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溶解在水体中的PAM分子相互绞缠形成空间网络结构,限制水体在空间网络间的流动,起到了增稠和调整水体流变性的作用;另外,高分子的PAM形成众多氢键可以通过吸附、桥连固体微粒或者油滴表面,或者与其带电性相反的离子基团结合而使固体微粒、油滴从体系中蓄积、分离开来,起到絮凝净化水体的作用。
[0004]目前在自来水厂生产制水工艺中,多为传统工艺:混凝

絮凝

沉淀

过滤,在混凝药剂投加过程中,多采用单一投加方式,导致在源水浊度过高和污染过重的情况下,制水难度加大,水质质量不稳定。基于此,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常规工艺PAC

PAM联用,开展混凝搅拌试验,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来水厂PAC

PAM联用混凝搅拌处理水的方法,解决源水浊度过高时制水难的问题,保障出厂水水质。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来水厂PAC

PAM联用混凝搅拌处理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采样,测量源水PH、浊度、水温;
[0008]S2、单独投加PAC试验:根据生产实际工艺参数建立烧杯试验模型参数,根据源水浊度,设计PAC的线性投加量,开始混凝搅拌试验,根据试验现象和检测结果,确定该源水浊度下最佳PAC投加量;
[0009]S3、PAC

PAM联动试验:以步骤S2的最佳PAC投加量作为该源水浊度下联动试验PAM的投加量,根据源水浊度,设计PAM线性投加量,开始联动试验,根据试验现象和检测结果,确定该源水浊度下最佳PAM投加量;
[0010]S4、数据整理分析:通过对只投加PAC和PAC

PAM联用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整理,形
成系统理论数据;
[0011]S5、生产运用:根据系统理论数据和实际情况,生产时,在现有的PAC投加点的基础上,增设PAM的投加点,根据实际源水浊度情况,参考系统理论数据计算出加药量进行投加净化处理源水。
[0012]所述设计PAC的线性投加量是以生产实际投加量为基数,向两边按5%、7.5%、10%的比例增减。
[0013]所述系统理论数据包括不同源水浊度对应的最佳PAC投加量和最佳PAM投加量。
[0014]所述最佳PAC投加量是源水浊度为5

400NTU时,PAC投加量为8.3

20.3mg/L。
[0015]所述最佳PAM投加量是源水浊度为5

400NTU时,投加量为0.15

0.35g/t。
[0016]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源水在加入PAC后,由于氢氧根离子的架桥作用和多价阴离子的聚合作用,吸附一些有机磷和聚磷酸盐,产生一些原来颗粒细、絮体小的矾花堆积物,由于絮体小,沉淀速度很慢。
[0017]源水经加PAC“脱稳”后,再加入PAM才会发挥作用,PAM具有高度聚合度的线型分子,通过吸附架桥作用,可以把许多细小颗粒吸附后,缠结在一起形成较大的絮团,产生优异的絮凝效果,因此可以大大增加沉淀速度,静沉后矾花堆积物大而集中。
[0018]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专利技术通过PAC

PAM联用,加快矾花沉淀速度,降低沉淀后的浊度,解决源水浊度过高时制水难的问题,保障出厂水水质;
[0020]本专利技术利用沉淀后浊度降低,减轻了滤池的过滤负荷,降低滤池反冲洗频率,为生产节约了成本;
[0021]本专利技术通过试验的理论数据为生产药剂投加提供参考,避免盲目加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一种自来水厂PAC

PAM联用混凝搅拌处理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S1、采样,测量源水PH、浊度、水温;
[0025]S2、单独投加PAC试验:根据生产实际工艺参数建立烧杯试验模型参数,根据源水浊度,设计PAC的线性投加量,开始混凝搅拌试验,根据试验现象和检测结果,确定该源水浊度下最佳PAC投加量;
[0026]常见源水浊度最佳PAC投加量参考表1
[0027][0028][0029]S3、PAC

PAM联动试验:以步骤S2的最佳PAC投加量作为该源水浊度下联动试验PAM的投加量,根据源水浊度,设计PAM线性投加量,开始联动试验,根据试验现象和检测结果,确定该源水浊度下最佳PAM投加量;
[0030]常见源水浊度最佳PAM投加量参考表2
[0031][0032]S4、数据整理分析:通过对只投加PAC和PAC

PAM联用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整理,形成系统理论数据;
[0033]S5、生产运用:根据系统理论数据和实际情况,生产时,在现有的PAC投加点的基础上,增设PAM的投加点,根据实际源水浊度情况,参考系统理论数据计算出加药量进行投加净化处理源水。
[0034]实施例1
[0035]S1、采样:测量源水PH、浊度、水温;选用湘江河水做为源水,测得PH为7.18,浊度为11.23NTU,水温为26℃;
[0036]S2、查出配比:参见表1确定该源水浊度下最佳PAC投加量;参见表2确定该源水浊度下最佳PAM投加量;
[0037]S3、生产运用:根据实际沉淀池水量5000吨,计算出PAC

PAM联用量,即PAC5
×
104g,P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来水厂PAC

PAM联用混凝搅拌处理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采样,测量源水PH、浊度、水温;S2、单独投加PAC试验:根据生产实际工艺参数建立烧杯试验模型参数,根据源水浊度,设计PAC的线性投加量,开始混凝搅拌试验,根据试验现象和检测结果,确定该源水浊度下最佳PAC投加量;S3、PAC

PAM联动试验:以步骤S2的最佳PAC投加量作为该源水浊度下联动试验PAM的投加量,根据源水浊度,设计PAM线性投加量,开始联动试验,根据试验现象和检测结果,确定该源水浊度下最佳PAM投加量;S4、数据整理分析:通过对只投加PAC和PAC

PAM联用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整理,形成系统理论数据;S5、生产运用:根据系统理论数据和实际情况,生产时,在现有的PAC投加点的基础上,增设PAM的投加点,根据实际源水浊度情况,参考系统理论数据计算出加药量进行投加净化处理源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来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榔梨自来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