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佰慧专利>正文

一种可冲洗介质加速高密度沉淀池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6673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冲洗介质加速高密度沉淀池水处理系统,包括:混凝池、絮凝池、旋流分离器、污泥螺杆泵、高密度沉淀池、刮泥板、中心布水筒、鼓风机、穿孔曝气管、整流挡板、电动阀、斜管、刮渣板、介质储箱、桨式变频搅拌器、框式变频搅拌器、污泥回流阀、剩余污泥排放阀。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混凝池、絮凝池、旋流分离器、污泥螺杆泵、高密度沉淀池、刮泥板、中心布水筒、鼓风机、穿孔曝气管、整流挡板、电动阀、斜管、刮渣板、介质储箱、桨式变频搅拌器、框式变频搅拌器、污泥回流阀、剩余污泥排放阀,使得该系统具有布水均匀、处理效率高、运行控制灵活、工艺维护简单可行的优点,对介质加速高密度沉淀池的广泛推广及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广泛推广及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广泛推广及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冲洗介质加速高密度沉淀池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冲洗介质加速高密度沉淀池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介质加速高密度沉淀工艺是在传统的平流沉淀池的基础上,集机械混合、絮凝、澄清和高效混合于一体,把混凝、强化絮凝、斜管沉淀三个过程进行优化,因此比其他沉淀池具有更加优越的性能。高密度沉淀工艺通过投加不同的药剂,可以去除部分悬浮物和碳污染物以及大部分的磷,以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负荷。
[0003]介质加速高密度沉淀工艺主要具有以下优点:1)占地面积小;2)絮凝沉淀时间短;3)水厂可不设浓缩池;4)抗冲击能力强,适用水质广泛;5)耗药量低;6)制水成本低。由于采用高效的混合及反应设备,可节省投药量30%以上;
[0004]介质加速高密度沉淀工艺对布水均匀性要求高,泥水混合物短流会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效率及出水水质,目前介质加速高密度沉淀工艺斜管堵塞的清洗多为离线人工清洗,存在清洗时工艺停运、围护难度大、耗时久、斜管损伤严重等缺点,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0005]因此,提出一种可冲洗介质加速高密度沉淀池水处理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冲洗介质加速高密度沉淀池水处理系统,包括:混凝池、絮凝池、旋流分离器、污泥螺杆泵、高密度沉淀池、刮泥板、中心布水筒、鼓风机、穿孔曝气管、整流挡板、电动阀、斜管、刮渣板、介质储箱、桨式变频搅拌器、框式变频搅拌器、污泥回流阀、剩余污泥排放阀;所述混凝池分别与废水进水管、絮凝剂投加管连接,所述混凝池还分别与介质储箱上的介质投加管和絮凝池连接;所述絮凝池与助凝剂投加管连接,所述絮凝池的出水管通过中心布水筒与高密度沉淀池连接,所述高密度沉淀池依次通过污泥螺杆泵、旋流分离器、介质储箱与混凝池连接,所述旋流分离器还依次通过污泥螺杆泵、旋流分离器、污泥回流阀与絮凝池连接,所述高密度沉淀池依次通过污泥螺杆泵、旋流分离器与剩余污泥排放阀连接,所述高密度沉淀池底部集泥斗设有刮泥板,所述高密度沉淀池顶部液面处设有刮渣板,高密度沉淀池顶部中心处设有中心布水筒,所述高密度沉淀池中部设有斜管,所述斜管下部设有穿孔曝气管,所述穿孔曝气管与鼓风机连接,所述中心布水筒与絮凝池连接的管道底部设有整流挡板,所述电动阀通过连接管道与中心布水筒连接。
[0007]优选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1:首先废水经废水进水管进入混凝池中,接着通过介质储箱向混凝池内投加介质及絮凝剂,以介质为晶核,促进废水中悬浮物、胶体、尺寸范围为0.001

1um的粒子完成
微絮凝,同时配合桨式变频搅拌器混合,有利于微絮凝的进行;
[0009]步骤2:絮凝池接收来自混凝池的介质与絮体的混合物,其中混合物的尺寸大于1um,接着向絮凝池中加入助凝剂,将混合物与来自高密度沉淀池经旋流分离器后的化学污泥进行大絮凝,再通过回流化学污泥的网捕、席卷作用,促进絮体长大,利于后续固液分离,配合框式变频搅拌器防止已形成的较大絮体破碎;
[0010]步骤3:絮凝池出水进入中心布水筒后,经整流挡板及中心布水筒的整流,作用于高密度沉淀池中部的斜管上,再经斜管进行均匀布水,防止短流对絮体沉淀带来的不利影响,且斜管能够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出的上清液经出水堰及明渠进入后续处理单元;
[0011]步骤4:分离后的污泥集中于高密度沉淀池底部的集泥斗,依次经刮泥板、污泥螺杆泵进入旋流分离器对介质及污泥进行分离,部分污泥经污泥回流阀进入絮凝池,剩余污泥经剩余污泥排放阀进入脱水单元,脱出系统,分离后的介质进入介质储箱;
[0012]步骤5:当斜管堵塞时,鼓风机开启,通过穿孔曝气管对斜管进行气水冲洗,同时开启位于中心布水筒上部连接管道上的电动阀、刮渣板,使产生的浮渣通过开启的电动阀进入中心布水筒,之后依次经刮泥板、污泥螺杆泵进入旋流分离器对介质及污泥进行分离,部分污泥经污泥回流阀回流至絮凝池,剩余污泥经剩余污泥排放阀进入脱水单元,脱出系统,分离后的介质进入介质储箱,之后通过混凝池进入系统循环使用;
[0013]步骤6:气水冲洗时间持续10

30min,停止冲洗时,先停止鼓风机,再停止刮渣板的转动,最后关闭电动阀,系统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0014]优选的,所述絮凝剂为铝系、铁系、硅酸盐系其中一种,投加量为50

500ppm。
[0015]优选的,所述助凝剂为PAM或生物助凝剂,投加量为0.05

0.8ppm;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污泥回流阀回流至絮凝池的浓缩污泥回流比为5

40%。
[0017]优选的,所述介质为活性炭、微砂或其他惰性粉末,投加量为50

600ppm。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混凝池、絮凝池、旋流分离器、污泥螺杆泵、高密度沉淀池、刮泥板、中心布水筒、鼓风机、穿孔曝气管、整流挡板、电动阀、斜管、刮渣板、介质储箱、桨式变频搅拌器、框式变频搅拌器、污泥回流阀、剩余污泥排放阀,使得该系统具有布水均匀、处理效率高、运行控制灵活、工艺维护简单可行的优点,对介质加速高密度沉淀池的广泛推广及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
[0021]1、混凝池;2、絮凝池;3、旋流分离器;4、污泥螺杆泵;5、高密度沉淀池;6、刮泥板;7、中心布水筒;8、鼓风机;9、穿孔曝气管;10、整流挡板;11、电动阀;12、斜管;13、刮渣板;14、介质储箱;15、桨式变频搅拌器;16、框式变频搅拌器;17、污泥回流阀;18、剩余污泥排放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3]实施例:
[0024]如附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冲洗介质加速高密度沉淀池水处理系统,包括:混凝池1、絮凝池2、旋流分离器3、污泥螺杆泵4、高密度沉淀池5、刮泥板6、中心布水筒7、鼓风机8、穿孔曝气管9、整流挡板10、电动阀11、斜管12、刮渣板13、介质储箱14、桨式变频搅拌器15、框式变频搅拌器16、污泥回流阀17、剩余污泥排放阀18;所述混凝池1分别与废水进水管、絮凝剂投加管连接,所述混凝池1还分别与介质储箱14上的介质投加管和絮凝池2连接;所述絮凝池2与助凝剂投加管连接,所述絮凝池2的出水管通过中心布水筒7与高密度沉淀池5连接,所述高密度沉淀池5依次通过污泥螺杆泵4、旋流分离器3、介质储箱14与混凝池1连接,所述旋流分离器2还依次通过污泥螺杆泵4、旋流分离器3、污泥回流阀17与絮凝池2连接,所述高密度沉淀池5依次通过污泥螺杆泵4、旋流分离器3与剩余污泥排放阀18连接,所述高密度沉淀池5底部集泥斗设有刮泥板6,所述高密度沉淀池5顶部液面处设有刮渣板13,高密度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冲洗介质加速高密度沉淀池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池(1)、絮凝池(2)、旋流分离器(3)、污泥螺杆泵(4)、高密度沉淀池(5)、刮泥板(6)、中心布水筒(7)、鼓风机(8)、穿孔曝气管(9)、整流挡板(10)、电动阀(11)、斜管(12)、刮渣板(13)、介质储箱(14)、桨式变频搅拌器(15)、框式变频搅拌器(16)、污泥回流阀(17)、剩余污泥排放阀(18);所述混凝池(1)分别与废水进水管、絮凝剂投加管连接,所述混凝池(1)还分别与介质储箱(14)上的介质投加管和絮凝池(2)连接;所述絮凝池(2)与助凝剂投加管连接,所述絮凝池(2)的出水管通过中心布水筒(7)与高密度沉淀池(5)连接,所述高密度沉淀池(5)依次通过污泥螺杆泵(4)、旋流分离器(3)、介质储箱(14)与混凝池(1)连接,所述旋流分离器(2)还依次通过污泥螺杆泵(4)、旋流分离器(3)、污泥回流阀(17)与絮凝池(2)连接,所述高密度沉淀池(5)依次通过污泥螺杆泵(4)、旋流分离器(3)与剩余污泥排放阀(18)连接,所述高密度沉淀池(5)底部集泥斗设有刮泥板(6),所述高密度沉淀池(5)顶部液面处设有刮渣板(13),高密度沉淀池(5)顶部中心处设有中心布水筒(7),所述高密度沉淀池(5)中部设有斜管(12),所述斜管(12)下部设有穿孔曝气管(9),所述穿孔曝气管(9)与鼓风机(8)连接,所述中心布水筒(7)与絮凝池(2)连接的管道底部设有整流挡板(10),所述电动阀(11)通过连接管道与中心布水筒(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冲洗介质加速高密度沉淀池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首先废水经废水进水管进入混凝池(1)中,接着通过介质储箱(14)向混凝池(1)内投加介质及絮凝剂,以介质为晶核,促进废水中悬浮物、胶体、尺寸范围为0.001

1um的粒子完成微絮凝,同时配合桨式变频搅拌器(15)混合,有利于微絮凝的进行;步骤2:絮凝池(2)接收来自混凝池(1)的介质与絮体的混合物,其中混合物的尺寸大于1um,接着向絮凝池(2)中加入助凝剂,将混合物与来自高密度沉淀池(5)经旋流分离器(3)后的化学污泥进行大絮凝,再通过回流化学污泥的网捕、席卷作用,促进絮体长大,利于后续固液分离,配合框式变频搅拌器(16)防止已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佰慧
申请(专利权)人:刘佰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