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庆庆专利>正文

电动车座椅折叠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7075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28
电动车座椅折叠机构,包括有底箱,底箱的后端铰接安装有主动转板,主动转板通过第一转轴设置在底箱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座椅折叠机构,包括相互铰接的主动转板、联动折杆、随动折板和座椅板,主动转板作为主动动作部件,其转动能带动座椅板进行收纳或是打开操作,且上述机构在打开之后,主动转板定位其余各部件也就相对定位不再转动,无需额外的锁定装置,结构相对简单且收纳及打开操作也十分方便,更加便于折叠电动车的使用及推广。的使用及推广。的使用及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车座椅折叠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折叠电动车
,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动车座椅折叠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折叠电动车是一种可以折叠的电动车,通过折叠后使车辆的整体尺寸更小,便于存放与携带,在进行使用时,现有折叠电动车的座椅部位需进行多次折叠伸缩,而且还需要多部分进行锁定,不仅结构复杂,操作也十分不便,给折叠电动车的收纳及使用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座椅折叠机构,座椅的收纳及打开均只需要进行一次操作,且无需额外的锁定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种电动车座椅折叠机构,包括有底箱,底箱的后端铰接安装有主动转板,主动转板通过第一转轴设置在底箱上,所述第一转轴上安装有驱动电机,在主动转板的上侧面上安装有两个第一铰接座,两个第一铰接座之间设置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与联动折杆中部连接,联动折杆的一端通过第三转轴与随动折板的一端铰接,联动折杆的另一端与座椅板后部铰接,所述随动折板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转轴与底箱铰接,座椅板的前部与连接杆一端铰接,连接杆另一端与主动转板铰接,所述主动转板上设有第二铰接座,连接杆通过第二铰接座设置在主动转板上,第二铰接座位于第一铰接座的前端,驱动电机启动时能带动主动转板、随动折板和座椅板转动贴近底箱上侧面,也能带动主动转板、随动折板和座椅板远离底箱转动打开,驱动电机启动能带动座椅板转动靠近或远离底箱。所述第四转轴设置在第一转轴前侧下方位置的底箱位置处。所述主动转板的前端还开设有与连接杆相配合的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限位块,座椅板转动打开时,连接杆与限位块相接触。所述随动折板的后端通过弯折板与第四转轴相连接,在底箱后端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位于弯折板的两侧,座椅板转动打开时,主动转板与限位板相接触。
[0005]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座椅折叠机构,包括相互铰接的主动转板、联动折杆、随动折板和座椅板,主动转板作为主动动作部件,其转动能带动座椅板进行收纳或是打开操作,且上述机构在打开之后,主动转板定位其余各部件也就相对定位不再转动,无需额外的锁定装置,结构相对简单且收纳及打开操作也十分方便,更加便于折叠电动车的使用及推广。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08]图3是本专利技术处于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4是主动转板、联动折杆和随动折板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简图;
[0010]图5是主动转板、联动折杆和随动折板处于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简图;
[0011]图6是图2中A向视图的放大视图;
[0012]图7是本专利技术在折叠电动车中的应用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座椅折叠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有底箱1,底箱1可以作为折叠电动车的主梁骨架,其内部安装蓄电池等部件,底箱1的后端铰接安装有主动转板2,主动转板2通过第一转轴3设置在底箱1上,所述第一转轴3上安装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启动能带动主动转板2以第一转轴3为中心进行旋转。
[0014]在主动转板2的上侧面上安装有两个第一铰接座5,两个第一铰接座5之间设置第二转轴6,第二转轴6与联动折杆7中部连接,联动折杆7的一端通过第三转轴8与随动折板9的一端铰接,联动折杆7的另一端与座椅板10后部铰接。所述随动折板9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转轴11与底箱1铰接,其中第四转轴11可在第一转轴3前侧下方位置。座椅板10的前部与连接杆12一端铰接,连接杆12另一端与主动转板2铰接。所述主动转板2上安装有第二铰接座13,连接杆12铰接安装在第二铰接座13上。
[0015]驱动电机4启动时能带动主动转板2、随动折板9和座椅板10转动贴近底箱1上侧面,如图3所示的收纳状态,也能带动主动转板2、随动折板9和座椅板10远离底箱1转动打开,如图1所示的使用状态。驱动电机4启动能带动座椅板10转动靠近或远离底箱1。
[0016]下面以图4和图5所示的简图来述说状态切换时各部件的动作,当上述折叠机构处于打开的使用状态时,如图4所示,底箱1、主动转板2、随动折板9和联动折杆7四个部件相互铰接,形成摇杆机构,由于底箱1不动,主动转板2在旋转到位后由驱动电机4所定位,那么随动折板9和联动折杆7也就相对不动。同样的,主动转板2、连接杆12、座椅板10和联动折杆7四个部件相互铰接,形成摇杆机构,由于联动折杆7和主动转板2不动,那么座椅板10和连接杆12也就相对不动,也就是上述结构中的主动转板2转动定位之后,座椅板10转动打开且不再转动,无需额外的锁定装置,此时第三转轴8位于第二转轴6的后端位置。
[0017]当由使用状态转变为收纳状态时,也就是由图4状态转变为图5所示的状态,主动转板2在图4所示的方向上以第一转轴3为中心进行逆时针转动,带动联动折杆7以第二转轴6为中心进行顺时针转动,直到主动转板2转动至底箱1上侧,在上述转动过程中随动折板9以第四转轴11为中心进行逆时针转动,第三转轴8移动至第二转轴6的前侧位置,随动折板9位于主动转板2上侧,连接杆12和联动折杆7向随动折板9上侧顺时针转动靠近,座椅板10位于随动折板9上侧,最终形成图3所示的收纳状态。在由收纳状态转变为使用状态时,只需主动转板2顺时针转动到位,在联动折杆7的带动下,座椅板10则会逆时针转动打开,主动转板2定位后形成图1所示的使用状态。如此进行收纳与使用状态之间的切换,操作十分方便。
[0018]进一步地,为了在上述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时,打开的座椅板10能为使用者提供更稳定的支撑,防止连接杆12或联动折杆7发生弯折变形,所述主动转板2上设有第二铰接座13,连接杆12通过第二铰接座13设置在主动转板2上,第二铰接座13位于第一铰接座5的前端。如图6所示,所述主动转板2的前端还开设有与连接杆12相配合的限位槽16,限位槽16内设置限位块14,座椅板10转动打开时,连接杆12与限位块14相接触。其中第二铰接座13的设
置能增强连接杆12与主动转板2之间的连接强度,限位槽16的设置能有效避免连接杆12的左右晃动,限位块14则能限定连接杆12的转动角度,防止座椅板10的过度打开,以保证上述座椅折叠机构的正常使用。其中限位块14也可以作为座椅折叠机构的限位装置,当驱动电机4无法起到对主动转板2的定位作用时,限位块14在限制连接杆12转动时,能同步使座椅折叠机构中各部件进行定位。
[0019]进一步地,为确保上述装置中的第四转轴11安装在第一转轴3前侧下方位置,确保在打开状态下第三转轴8位于第二转轴6的后端位置,收纳状态下第三转轴8能移动至第二转轴6的前侧,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随动折板9的后端通过弯折板15与第四转轴11相连接。为了限定主动转板2的转动角度幅度,在底箱1后端安装有限位板17,限位板17位于弯折板15的两侧,座椅板10转动打开时,主动转板2与限位板17相接触,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座椅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箱(1),底箱(1)的后端铰接安装有主动转板(2),主动转板(2)通过第一转轴(3)设置在底箱(1)上,所述第一转轴(3)上安装有驱动电机(4),在主动转板(2)的上侧面上安装有两个第一铰接座(5),两个第一铰接座(5)之间设置第二转轴(6),第二转轴(6)与联动折杆(7)中部连接,联动折杆(7)的一端通过第三转轴(8)与随动折板(9)的一端铰接,联动折杆(7)的另一端与座椅板(10)后部铰接,所述随动折板(9)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转轴(11)与底箱(1)铰接,座椅板(10)的前部与连接杆(12)一端铰接,连接杆(12)另一端与主动转板(2)铰接,所述主动转板(2)上设有第二铰接座(13),连接杆(12)通过第二铰接座(13)设置在主动转板(2)上,第二铰接座(13)位于第一铰接座(5)的前端,驱动电机(4)启动时能带动主动转板(2)、随动折板(9)和座椅板(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庆庆
申请(专利权)人:肖庆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