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萧湘专利>正文

磺基琥珀酸酯盐在制备广谱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4607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磺基琥珀酸酯盐在制备广谱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磺基琥珀酸酯盐是指磺基琥珀酸酯盐或包含其的组合物,磺基琥珀酸酯盐选自烷醇酰胺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等烷醇酰胺磺基琥珀酸单酯盐或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等磺基琥珀酸双酯盐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磺基琥珀酸酯盐对病毒蛋白的吸附作用,进而阻止病毒与细胞的吸附,实现对病毒引起的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尤其在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新冠状病毒(SA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磺基琥珀酸酯盐在制备广谱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尤其是涉及磺基琥珀酸酯盐的医药新用途,具体地,涉及一种磺基琥珀酸酯盐在制备广谱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病原微生物中,以病毒的危害性最大。
[0003]研制广谱抗病毒药物是病毒学前瞻性方向,备受各界瞩目。
[0004]目前针对病毒感染,尤其当病原体属于突发或未知时,没有类似抗生素一样的广谱、高效的药物。
[0005]加之病毒生化武器日益成为全人类巨大的潜在威胁,广谱抗病毒药物的研制就尤显必要和紧迫。
[0006]疫苗是一种公认可行的治疗手段,但是也面临一些棘手问题与缺陷,比如,窄谱。
[0007]疫苗只针对特定血清型的病毒有效,同时由于无法预测病毒的变异,以至于只有在传染病发作之后才能开展疫苗的研制。此外,还有一些病毒性传染病 (如艾滋病)的疫苗研制还属于空窗期。
[0008]广谱抗病毒药物的研制,可与疫苗的使用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0009]以病毒靶为基础设计的抗病毒药物易产生耐药性,而基于细胞靶所设计的抗病毒药物其作用靶位又很难确定,需要进一步的改良设计与系统化考虑。(广谱抗病毒抑制剂研究进展中国农业部人畜共患病重点实验室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2013,40(9):787~795)
[0010]病毒粒子(virion),是病毒在复制过程中的一种完整的成熟的病毒颗粒,有固定的形态和大小,而且一般都有侵染性。
[0011]之所以说一般具有侵染性是因为有些病毒的基因组核酸是分节段的。如雀麦花叶病毒的基因组核酸有四种。而且RNA1、RNA2和RNA3、RNA4分装在大小形状相同的三种球形颗粒中,只有三种颗粒混合,才具有侵染性。
[0012]病毒粒子个体小,需在电镜下观察,不同的病毒粒子的大小差异很大。其形状大致可分为4种:拟球形颗粒、杆状颗粒、复杂形状颗粒(如蝌蚪状)和多形性颗粒(丝状等)。
[0013]病毒感染细胞的过程,一般包括吸附、入侵、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装配、成熟和释放等步骤。
[0014]病毒吸附蛋白(viral attachment protein,VAP),是能够特异性地识别细胞受体并与之结合的病毒粒表面的结构蛋白分子,也称反受体(antireceptor)或配体。
[0015]无包膜毒粒的VAP往往是核壳的组成部分,有包膜病毒的VAP为包膜糖蛋白,如流感病毒包膜表面的血凝素糖蛋白等。—些复杂的病毒,如单纯疤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有数种反受体分子且反受体可能有几个功能结构域,各与不同的受体作用。
[0016]尽管病毒种类繁多,但它们具有共同的功能和特性:
[0017]1.任何病毒粒子本质上是一种大的蛋白颗粒。
[0018]2.吸附,是所有病毒侵染细胞的关键。
[0019]一些抗病毒药物和具有抗病毒生理活性的物质一般或大或小有溶血作用。比如,氯喹、环糊精、甘草酸和茶皂素等。环糊精、甘草酸和茶皂素是天然的表面活性剂。
[0020]其中,环糊精还是印染工业上的一种匀染剂。匀染剂(levelling agent),大多数是水溶性的表面活性剂。根据匀染剂对染料扩散与聚集度的影响,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亲纤维性匀染剂与亲染料性匀染剂。
[0021];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缓染;比如,当匀染剂对纤维的亲和力大于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时,匀染剂与染料对纤维发生竞染作用。匀染剂优先与纤维结合,占据了纤维上的染色座席,阻碍了染料与纤维的结合,延缓了染料的上染。
[0022]病毒感染细胞,其中关键的一步——“吸附”,其本质的作用机制与印染工业中“上染”的机制有异曲同工之处。
[0023]我们可以把病毒粒子看成“待染的布料”,而细胞就是“染料”。当然,也可以反过来。只要考虑这种“待染的布料”是具有蛋白性质的,类似纯羊毛的质地。具有蛋白亲和力的匀染剂抢先与“待染的布料”(即病毒粒子)结合,占据“染料”,(即细胞)的座席。从而遮蔽了病毒粒子与细胞之间的“吸附”。
[0024]基于匀染剂原理,形象地说就是给病毒粒子戴一个包覆其身的“大口罩”,从而达到抗病毒的目的。
[0025]磺基琥珀酸酯盐是指以通过酯键连接的磺基琥珀酸盐基团,为亲水基的一大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它是二战后出现的。最早的工业产品之一是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美国商品名为Aerosol OT(简称快T)。磺基琥珀酸酯盐作为性能优异的工业用渗透剂和分散剂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0026]而且,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在石油抗静电剂、药物缓泻剂、铁矿过滤脱水剂、金属去垢、合成树脂、皮革、照相、胶粘剂等方面有广泛用途。
[0027]磺基琥珀酸酯盐分为两类,即磺基琥珀酸单酯盐和磺基琥珀酸双酯盐。
[0028][0029]单酯盐:R为亲油基团,包括脂肪胺、高级脂肪醇、烷酸酰胺、脂肪酸单甘油酯、有机硅酸、壬基酚以及上述原料的乙氧基化合物;
[0030]M为Na+离子包括K+、Li+、Zn2+、Al3+、NH4+
[0031]双酯盐:R1、R2类形同R;R1与R2相同为对称双酯盐,不同为不对称双酯盐。
[0032]磺基琥珀酸酯盐低毒,一般小鼠经口半致死量LD50为3.9~12g/kg。
[0033]磺基琥珀酸酯盐,是目前市场上高档环保型表面活性剂之一。中国国内已有用椰子油为原料的产品,但由于原料缺乏,成本较高,产量受到限制,并未广泛应用。
[0034]在制药工业中表面活性剂多用作透膜剂,使药物有效成分易于进入细胞内从而提高生物药效率。
[0035]但表面活性剂具有潜在毒性,某些表面活性剂有溶血作用。尤其是用作内服制剂中时,对安全要求更为严格,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有Tween类和作为缓泻剂的磺基琥珀酸二辛酯一钠。因此,允许用于制药生产的表面活性剂种类非常少,但也有将表面活性剂成功地用于某些静脉注射药物的抗凝剂和难溶药物的增溶剂。
[0036]尽管人们对表面活性剂的溶血机制作了种种假设和讨论,但迄今在分子层面仍无定论。且,至今为止,没有将磺基琥珀酸酯盐及其组合物用于制备广谱抗病毒药物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37]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磺基琥珀酸酯盐在制备广谱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以解决“以病毒靶为基础设计的抗病毒药物易产生耐药性,基于细胞靶所设计的抗病毒药物其作用靶位又很难确定”的问题,且拓展现有磺基琥珀酸酯盐及其组合物的应用范围。
[0038]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39]磺基琥珀酸酯盐在制备广谱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磺基琥珀酸酯盐为磺基琥珀酸单酯盐、磺基琥珀酸双酯盐或包含磺基琥珀酸酯盐的组合物中的任一种。
[0040]所述磺基琥珀酸单酯盐为烷醇酰胺磺基琥珀酸单酯盐。
[0041]所述烷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磺基琥珀酸酯盐在制备广谱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磺基琥珀酸酯盐在制备广谱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磺基琥珀酸酯盐为磺基琥珀酸单酯盐、磺基琥珀酸双酯盐或包含磺基琥珀酸酯盐的组合物中的任一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磺基琥珀酸酯盐在制备广谱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磺基琥珀酸单酯盐为烷醇酰胺磺基琥珀酸单酯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磺基琥珀酸酯盐在制备广谱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烷醇酰胺磺基琥珀酸单酯盐为烷醇酰胺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5.如权利要求2所述磺基琥珀酸酯盐在制备广谱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磺基琥珀酸双酯盐为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磺基琥珀酸酯盐在制备广谱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谱抗病毒药物的剂型为粉剂、片剂、注射液、胶囊、口服液、含片或口膜中的任一种。7.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湘
申请(专利权)人:萧湘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