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搁置手持式多媒体设备的交通工具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4483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搁置手持式多媒体设备的交通工具座椅,包括靠背,靠背的后侧安装有盒体,盒体内通过连杆安装有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用于固定乘客的手机或平板电脑,所述连杆的两端各通过一个阻力铰链与所述盒体和支架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盒体在对应支架组件的位置滑动装配有盖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将乘客的手机或平板电脑固定在前排座椅的靠背后侧,使得乘客能够以更舒适、更自由的姿态观看影视资料。姿态观看影视资料。姿态观看影视资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搁置手持式多媒体设备的交通工具座椅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交通工具座椅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搁置手持式多媒体设备的交通工具座椅。

技术介绍

[0002]手持多媒体通常指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旅客在乘坐长途汽车、火车、高铁等交通工具时,经常会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观看电影或电视剧,以缓解久坐疲惫感和乏味感。
[0003]在长途行驶中,乘客长时间手持手机或平板电脑,容易导致手部酸痛、疲劳,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久坐疲惫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搁置手持式多媒体设备的交通工具座椅,能够将乘客的手机或平板电脑固定在前排座椅的靠背后侧,使得乘客能够以更舒适、更自由的姿态观看影视资料。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便于搁置手持式多媒体设备的交通工具座椅,包括靠背,其关键在于:所述靠背的后侧安装有盒体,所述盒体内通过连杆安装有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用于固定乘客的手机或平板电脑,所述连杆的两端各通过一个阻力铰链与所述盒体和支架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盒体在对应支架组件的位置滑动装配有盖板。
[0007]采用上述结构,将盖板打开后,使得支架组件从盒体内伸出,然后后排乘客便可以将手机或平板电脑固定在支架组件上,避免乘客长时间手持手机出现疲劳,保证乘客能够以更舒适、更自由的姿态观看影视资料。同时,在未使用支架组件时,盖板能够将支架组件全方位的覆盖在盒体内,保证座椅的美观性。
[0008]作为优选:所述盒体对应支架组件的位置设有敞口,该敞口的两侧设有与所述盖板滑动配合的导向槽。采用上述结构,以便于滑动安装盖板。
[0009]作为优选:所述敞口位于盒体的上部外侧,所述连杆沿靠背的高度方向布置。采用上述结构,以便于装配。
[0010]作为优选:所述盒体的外侧集成安装有USB接口。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为手持式多媒体设备提供快捷充电接口。
[0011]作为优选:所述支架组件包括上下滑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端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一弧形定位结构,第二支撑板的下端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二弧形定位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迫使第一弧形定位结构与第二弧形定位结构朝相互靠拢的方向运动。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将手机或平板电脑夹持在第一弧形定位结构与第二弧形定位结构之间。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后侧中部具有加厚部,该加厚部上设有沿支架组件
高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孔,条形孔内滑动装配有调节块,所述第一弧形定位结构设置在调节块的上端,所述加厚部上配设有锁紧螺栓,用于限制调节块上下滑动。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调整调节块的安装高度,能够改变第一弧形定位结构与第二弧形定位结构之间的最大间距,从而满足宽度尺寸更大的平板电脑的安装需求。
[0013]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弧形定位结构的数量为两组,其对称分布在第二支撑板的下端。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提升支撑的稳定性。
[0014]作为优选:两组所述第二弧形定位结构之间形成有避让空间,所述第二弧形定位结构上均滑动套设有加长段,所述加长段的内端能够收纳在避让空间内。采用上述结构,将加长段向外拖动,能够增加第二弧形定位结构的支撑长度,有助于增加平板电脑夹持的稳定性,进而保障乘车安全性。
[0015]作为优选:所述加长段中部具有与第二弧形定位结构壁厚相适应的通槽,所述第二弧形定位结构的外端边缘上成型有防脱块,该防脱块的宽度大于所述通槽的槽宽。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实现加长段的滑动装配,并能够防止加长段使用过程中脱落。
[0016]作为优选:所述加长段的内端均镶嵌有磁铁。采用上述结构,加长段未向外拓展使用时,磁铁将两组加长段吸附在一起,能够防止晃动,保证安全性。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能够方便乘客将手机或平板电脑固定在前排座椅的靠背后侧,使得乘客能够以更舒适、更自由的姿态观看影视资料,避免乘客长时间手持多媒体设备出现手部疲劳、酸痛等症状,有助于提升长途旅行的舒适性。
[0019]2、支架组件结构设计合理,通用性好,能够满足手机或平板电脑使用。
[0020]3、在未使用支架组件时,能够将支架组件收纳在盒体内,避免靠背后侧有突出物,保证座椅的美观性和乘车安全性。
[0021]4、对于具有多媒体影音系统的航空运输和高铁运输而言,座椅上配置支架组件,可以借用乘客自己的手机或平板电脑作为显示载体,不仅能够显著地降低投入成本,而且也有助于提升用户的观影体验。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座椅的结构示意图(支架组件收折状态);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座椅的结构示意图(支架组件展开使用状态);
[0024]图3为支架组件展开使用状态下盒体的局部剖视图;
[0025]图4为支架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后侧视角);
[0026]图5为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前侧视角);
[0027]图6为第二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9]本实施例以座椅应用在高铁上为例进行详细说明,除此之外,座椅同样适用于客车、汽轮、普通火车等交通工具。
[0030]如图1、2和3所示,一种高铁座椅,座椅的靠背1后侧安装有盒体A,盒体A的内部形
成有安装腔室1a,安装腔室1a相对于靠背1的后侧向内凹陷,盒体A内配置有支架组件2,安装腔室1a的内底上设有第一铰接座1b,支架组件2的后侧设有第二铰接座21,第一铰接座1b与第二铰接座21之间设有连杆6,连杆6沿靠背1高度方向布置,连杆6上下两端各通过一个阻力铰链6a与第一铰接座1b和第二铰接座21转动连接,本实施例通过连杆6及其两端阻力铰链6a的设置,在未使用支架组件2时,能够将支架组件2收纳在安装腔室1a内,避免座椅靠背1的后侧具有突出物,从而保障用户乘坐的安全性。盒体A对应支架组件2的位置具有敞口a,能够方便支架组件2进出盒体A,乘客需要使用自己的手持多媒体时,将支架组件从盒体A内拉出,然后便可以将手机或平板电脑固定在支架组件2上,解决了长时间手持手机出现手部疲劳、酸痛的技术问题,乘客能够以更舒适、更自由的姿态观看影视资料。
[0031]支架组件2还有一个用途是:高铁在建设多媒体娱乐功能时,无需在车厢内配置显示设备,可以借用乘客自己的手机或平板电脑作为显示器使用,不仅能够显著地降低高铁多媒体系统投入成本,而且还可以改善用户观影体验,乘客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个性化定制影视节目。
[0032]如图3所示,为了保证座椅的美观性,盒体A在敞口a处滑动设置有盖板7,在未使用支架组件2时,盖板7能够将支架组件2全方位的覆盖在安装腔室1a内,为方便滑动安装盖板7,敞口a的两侧设有与盖板7滑动配合的导向槽b。
[0033]再如图4和6所示,支架组件2包括上下滑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搁置手持式多媒体设备的交通工具座椅,包括靠背(1),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1)的后侧安装有盒体(A),所述盒体(A)内通过连杆(6)安装有支架组件(2),所述支架组件(2)用于固定乘客的手机或平板电脑,所述连杆(6)的两端各通过一个阻力铰链(6a)与所述盒体(A)和支架组件(2)转动连接,所述盒体(A)在对应支架组件(2)的位置滑动装配有盖板(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搁置手持式多媒体设备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A)对应支架组件(2)的位置设有敞口(a),该敞口(a)的两侧设有与所述盖板(7)滑动配合的导向槽(b)。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搁置手持式多媒体设备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敞口(a)位于盒体(A)的上部外侧,所述连杆(6)沿靠背(1)的高度方向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搁置手持式多媒体设备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A)的外侧集成安装有USB接口(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搁置手持式多媒体设备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2)包括上下滑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板(22)和第二支撑板(23),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22)的上端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一弧形定位结构(2a),第二支撑板(23)的下端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二弧形定位结构(2b),所述第一支撑板(22)和第二支撑板(23)之间设有弹性元件(24),该弹性元件(24)迫使第一弧形定位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禹唐春妮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