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光性硬涂用固化性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3521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体现高的耐擦伤性和耐光性的硬涂层的形成材料。一种固化性组合物以及具备由该组合物形成的硬涂层的硬涂膜,所述固化性组合物包含:(a)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多官能单体100质量份;(b)包含聚(氧化全氟亚烷基)基的全氟聚醚,在其分子链的两末端经由氨基甲酸酯键而具有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性基团的全氟聚醚0.05质量份~10质量份(其中,在所述聚(氧化全氟亚烷基)基与所述氨基甲酸酯键之间具有聚(氧化亚烷基)基的全氟聚醚除外。);(c)具有二苯甲酮骨架的紫外线吸收剂0.1质量份~30质量份;以及(d)利用活性能量射线产生自由基的聚合引发剂1质量份~20质量份。聚合引发剂1质量份~20质量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耐光性硬涂用固化性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作为应用于触控面板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等各种显示元件等的表面的硬涂层的形成材料而有用的耐光性硬涂材料(固化性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在电视等家电设备、便携电话等通信设备、复印机等办公设备、游戏机等娱乐设备、X射线摄像装置等医疗设备、微波炉等生活设备等多数的电子设备中,设有可以供人用手指操作的使用了液晶显示元件或OLED(有机EL)显示元件的触控面板显示器。在这些触控面板显示器的最外表面使用将硬涂层配备在作为基材的透明塑料膜上的硬涂膜,其中,所述硬涂层具有:用于防止人用手指操作时,用指甲等损伤触控面板的表面的耐擦伤性;以及,用于使人在用手指触摸时附着的指纹污渍难以附着且容易擦掉的防污性。
[0003]通常,作为对硬涂层赋予耐擦伤性的方法,例如采用通过形成高密度的交联结构,即形成低分子运动性的交联结构来提高表面硬度并提供针对外力的抵抗性的方法。作为形成这些硬涂层的材料,目前最常用的是通过利用活性能量射线的自由基聚合进行三维交联的多官能丙烯酸酯系材料。而且,作为在透明塑料膜表面形成硬涂层的方法,例如采用通过凹版涂布等将包含多官能丙烯酸酯、光聚合引发剂以及有机溶剂的溶液涂布在塑料膜,在将有机溶剂干燥后,通过紫外线进行固化,形成硬涂层的方法。在所形成的硬涂层中,硬涂层的厚度通常形成为1μm~15μm,以在实用上没有问题的水准体现硬度、耐擦伤性等功能。
[0004]再者,设有触控面板显示器的设备中也有在户外使用的设备,触控面板表面和硬涂膜暴露在紫外线下。用于硬涂膜的基材的透明塑料膜中也有一些会因短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而显著变黄、劣化。由于在触控面板显示器中要求硬涂膜具有高透明性,因此要求硬涂层具有耐光性,以防止由紫外线引起的该硬涂膜的变黄、劣化。作为通常用于对硬涂层赋予耐光性的方法,有预先在形成硬涂层的固化性组合物中添加紫外线吸收剂的方法。但是,由于紫外线吸收剂吸收用于通过自由基聚合引起固化反应的活性能量射线,因此,通常会阻碍多官能丙烯酸酯的三维交联结构的形成。如此,硬涂层的耐擦伤性与耐光性存在折衷关系,兼顾两者的特性成为问题。另一方面,报告有一种技术:通过并用多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和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在耐光性有问题的塑料膜上兼顾了一定的耐光性和耐擦伤性的硬涂层(专利文献1)。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02067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9]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硬涂层中,对于波长300nm以上的区域的紫外线具有较高的耐光性,但存在耐擦伤性不足的问题。
[0010]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1]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达成上述目的而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固化性组合物能在耐光性有问题的塑料膜上形成不仅对于波长300nm以上的区域,而且对于小于300nm的区域的紫外线也具有优异的耐光性且耐擦伤性优异的硬涂层,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所述固化性组合物包含:包含聚(氧化全氟亚烷基)基的全氟聚醚,在其分子链的两末端不经由聚(氧化亚烷基)基而经由氨基甲酸酯键具有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性基团;以及特定的紫外线吸收剂。
[0012]即本专利技术中,作为第一观点,涉及一种固化性组合物,其包含:(a)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多官能单体100质量份;(b)包含聚(氧化全氟亚烷基)基的全氟聚醚,在其分子链的两末端经由氨基甲酸酯键而具有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性基团的全氟聚醚0.05质量份~10质量份(其中,在所述聚(氧化全氟亚烷基)基与所述氨基甲酸酯键之间具有聚(氧化亚烷基)基的全氟聚醚除外。);(c)具有二苯甲酮骨架的紫外线吸收剂0.1质量份~30质量份;以及(d)利用活性能量射线产生自由基的聚合引发剂1质量份~20质量份。
[0013]作为第二观点,涉及第一观点所述的固化性组合物,其中,所述(c)紫外线吸收剂具有至少两个羟基。
[0014]作为第三观点,涉及第一观点或第二观点所述的固化性组合物,其中,所述(b)全氟聚醚在其分子链的两末端分别经由氨基甲酸酯键而具有至少两个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性基团。
[0015]作为第四观点,涉及第三观点所述的固化性组合物,其中,所述(b)全氟聚醚在其分子链的两末端分别经由氨基甲酸酯键而具有至少三个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性基团。
[0016]作为第五观点,涉及第一观点至第四观点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性组合物,其中,所述聚(氧化全氟亚烷基)基是具有重复单元-[OCF2]-和重复单元-[OCF2CF2]-的双方,将这些重复单元以嵌段键合、无规键合、或、嵌段键合和无规键合的方式键合而成的基团。
[0017]作为第六观点,涉及第五观点所述的固化性组合物,其中,所述(c)全氟聚醚具有下述式[1]所示的部分结构。
[0018][0019](上述式[1]中,n表示重复单元-[OCF2CF2]-的数量和重复单元-[OCF2]-的数量的总数,是5~30的整数,所述重复单元-[OCF2CF2]-以及所述重复单元-[OCF2]-,以嵌段键合、无规键合、或、嵌段键合和无规键合中的任一种方式键合。)
[0020]作为第七观点,涉及第一观点至第六观点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性组合物,其中,所述(a)多官能单体中的一部分或全部为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
[0021]作为第八观点,涉及第一观点至第七观点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性组合物,其中,所述(a)多官能单体为氧化亚烷基改性多官能单体。
[0022]作为第九观点,涉及第一观点至第八观点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性组合物,其中,所述记(a)多官能单体为具有至少三个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性基团的多官能单体。
[0023]作为第十观点,涉及第一观点至第九观点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性组合物,其中,进一步包含(e)溶剂。
[0024]作为第十一观点,涉及一种固化膜,其由第一观点至第十观点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性组合物得到。
[0025]作为第十二观点,涉及一种硬涂膜,其是在膜基材的至少一方的面具备硬涂层的硬涂膜,所述硬涂层由第十一观点所述的固化膜形成。
[0026]作为第十三观点,涉及一种硬涂膜的制造方法,其是在膜基材的至少一方的面具备硬涂层的硬涂膜的制造方法,所述硬涂层包括:将第一观点至第十观点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性组合物涂布于膜基材上,形成涂膜的工序;以及向所述涂膜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进行固化的工序。
[0027]专利技术效果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能提供一种固化性组合物,其对于形成即使在厚度1μm~15μm左右的薄膜中也具有优异的耐擦伤性且耐光性优异的固化膜和硬涂层是有用的。
[0029]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能提供对表面赋予了由所述固化性组合物得到的固化膜或由此形成的硬涂层的硬涂膜,能提供耐擦伤性和耐光性优异的硬涂膜。
[0030]特别是,根据本专利技术,能提供一种优选适用于在户外使用的显示器表面等基材表面的硬涂膜,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固化性组合物,其中,包含:(a)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多官能单体100质量份;(b)包含聚(氧化全氟亚烷基)基的全氟聚醚,在其分子链的两末端经由氨基甲酸酯键而具有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性基团的全氟聚醚0.05质量份~10质量份,其中,在所述聚(氧化全氟亚烷基)基与所述氨基甲酸酯键之间具有聚(氧化亚烷基)基的全氟聚醚除外;(c)具有二苯甲酮骨架的紫外线吸收剂0.1质量份~30质量份;以及(d)利用活性能量射线产生自由基的聚合引发剂1质量份~20质量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化性组合物,其中,所述(c)紫外线吸收剂具有至少两个羟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化性组合物,其中,所述(b)全氟聚醚在其分子链的两末端分别经由氨基甲酸酯键而具有至少两个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性基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化性组合物,其中,所述(b)全氟聚醚在其分子链的两末端分别经由氨基甲酸酯键而具有至少三个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性基团。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性组合物,其中,所述聚(氧化全氟亚烷基)基是具有重复单元-[OCF2]-和重复单元-[OCF2CF2]-的双方,将这些重复单元以嵌段键合、无规键合、或、嵌段键合和无规键合的方式键合而成的基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化性组合物,其中,所述(c)全氟聚醚具有下述式[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辻本晴希原口将幸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