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光光学元件、车灯模组、车辆照明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3403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灯,公开了一种近光光学元件,包括多个并列设置且依次设有入光部(1)、通光部(2)和出光部(3)的近光光学单元,各近光光学单元上的出光部连为一体,通光部的下部或与入光部衔接部位的下部设有凹槽结构(21),凹槽结构包括两个侧面和一个顶面,靠近入光部的侧面为III区出光面(213),远离入光部的侧面为III区入光面(214),顶面与III区入光面的连接处为近光截止部(212),两个侧面中的至少一面上设有调光结构(211),光线能够经入光部汇聚至III区出光面射出,再经III区入光面射入通光部内并引导至出光部射出,以形成III区光形。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车灯模组、车辆照明装置及车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近光光学元件能够形成超宽的III区光形。III区光形。III区光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光光学元件、车灯模组、车辆照明装置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灯,具体地,涉及一种近光光学元件。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车灯模组、车辆照明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公路交通现代化和高密度化的高速发展,车辆的持有量也越来越大,机动车照明法规对前照灯的近光光形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III区是近光光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近光截止线上方,主要对设置在道路上的标志牌等位于路面上方的物体进行照明,使得驾驶员可以清晰获取道路信息等。
[0003]AFS(Adaptive Frontlighting System自适应前照灯系统),能够根据汽车方向盘角度、车辆偏转率和行驶速度,对大灯进行动态调节,保持灯光方向与当前汽车行驶方向一致,确保对前方道路提供最佳照明,为驾驶者提供最佳可见度,从而显著增强夜晚行车的安全性。而为了实现车辆AFS功能下的III区照明,需要设计足够宽的III区光形,以符合近光的III区光形的展宽需要做到30
°
以上的法规要求。
[0004]现有技术中的Ⅲ区光形照明模组,或是能够形成的Ⅲ区光形的展宽宽度太小,难以满足相关法规所规定的实现AFS所需的Ⅲ区光形展宽宽度的要求;又或是能够形成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Ⅲ区光形的展宽宽度,但是其结构极其复杂、体积大,既不利于安装维修,且制造成本高。
[0005]有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近光光学元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近光光学元件,其结构简单、体积小,能够形成超宽的Ⅲ区光形。
[0007]此外,本专利技术还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灯模组,其能够形成符合相关法规要求的超宽的Ⅲ区光形,且还能够形成拐点光形,提升对右侧道路以及右侧道路上方的照明效果。
[0008]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照明装置,其结构简单,且能够对所形成的Ⅲ区光形内部分区域的光强进行精确控制,能够防止对相向行驶的车辆上的驾驶员或是行人造成炫目。
[0009]更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具有超宽的Ⅲ区光形,能够扩大驾驶者的视野,提升夜间行车的安全性。
[00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近光光学元件,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近光光学单元,所述近光光学单元沿光线出射方向依次设有入光部、通光部和出光部,各所述近光光学单元上的所述出光部连为一体;所述通光部的下部或者所述通光部与所述入光部衔接部位的下部设有沿所述通光部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包括两个侧面以及一个顶面,两个所述侧面中靠近所述入光部的一面上形成为III区出光面,两
个所述侧面中远离所述入光部的一面形成为III区入光面,所述顶面与所述III区入光面的连接处形成为近光截止部,所述III区出光面和所述III区入光面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调光结构,由所述入光部射至所述III区出光面的光线经所述III区出光面出射至所述III区入光面,以能够经由所述III区入光面射入所述通光部内,并能够经由所述通光部引导至所述出光部射出,以用于形成III区光形。
[0011]具体地,连为一体的多个所述出光部的出光面设置为顺滑曲面。
[0012]优选地,所述入光部、所述通光部和所述出光部为一体成型。
[0013]进一步优选地,多个所述近光光学单元一体成型。
[0014]具体地,所述入光部与所述通光部为一体成型,并与所述出光部分体设置,所述出光部包括出光部入光面和出光部出光面。
[0015]进一步具体地,所述近光截止部设置为能够使得所述近光光学元件射出的光线形成近光拐点截止线,所述出光部入光面为外凸曲面。
[0016]进一步具体地,所述入光部为聚光杯结构。
[0017]优选地,所述III区出光面的上下方向的尺寸为0.8mm-1.2mm。
[0018]具体地,所述调光结构包括多个横向并列布置的调光单元,所述调光单元包括曲面调光单元、平面调光单元、凸点调光单元、条纹调光单元和花纹调光单元,且所述调光结构包括曲面调光单元、平面调光单元、凸点调光单元、条纹调光单元和花纹调光单元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9]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灯模组,包括光源和多个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近光光学元件,所述光源与各所述近光光学单元的所述入光部一一对应。
[0020]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照明装置,其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灯模组。
[0021]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照明装置。
[00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提供的近光光学元件,其中的各个近光光学单元通过在通光部或通光部与入光部的衔接处的下部开槽的方式,使得经入光部汇聚的一部分光线能够经过凹槽结构中III区光形出光面和III区光形入光面的折射进入通光部,并经通光部引导至出光部射出以形成III区光形,从而该近光光学单元结构简单、体积小;该近光光学元件将多个近光光学单元横向并列设置,使得经过各个近光光学单元射出的光形能够相互叠加以形成为符合相关法规要求的超宽的Ⅲ区光形;III区出光面和III区入光面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调光结构,且调光结构能够按照一定的需求由不同结构形式的调光单元组成,从而使得光线在经过调光结构时,调光结构能够进一步地对部分光线的折射方向进行调整,以使得最终形成的III区光形内的部分区域的亮度较暗,实现了对III区光形内不同区域的明暗程度进行精确控制,进而能够有效的避免对相向行驶的车辆上的驾驶员或者路上的行人造成炫目,提升了夜间行车的安全性。
[0023]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提供的车灯模组,由于其具有上述的近光光学元件,所以也具有该近光光学元件的所有功能及优点。
[0024]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所提供的车辆照明装置,由于其具有上述的车灯模组,所以其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且能够对超宽III区光形内不同区域的明暗程度能够进行精确控制,避
免了对相向行驶的车辆上的驾驶员或者路上的行人造成炫目,能够极大地提高夜间行车的安全。
[0025]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所提供的车辆,其车辆的车辆照明装置能够提供超宽的III区光形,因此该车辆具有超宽的Ⅲ区光形,能够扩大驾驶者的视野,提升夜间行车的安全性。
[0026]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以及优选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将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近光光学元件中近光光学单元的一种实施例的侧视图以及光路示意图;
[0028]图2是本专利技术近光光学元件中近光光学单元的一种实施例的仰视图;
[0029]图3是本专利技术近光光学元件中近光光学单元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视图;
[0030]图4是图3中A区域的一种调光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0031]图5是本专利技术近光光学元件中的近光光学单元采用图4中的调光结构所形成的光形的等照度图;
[0032]图6是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光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近光光学单元,所述近光光学单元沿光线出射方向依次设有入光部(1)、通光部(2)和出光部(3),各所述近光光学单元上的所述出光部(3)连为一体;所述通光部(2)的下部或者所述通光部(2)与所述入光部(1)衔接部位的下部设有沿所述通光部(2)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凹槽结构(21),所述凹槽结构(21)包括两个侧面以及一个顶面,两个所述侧面中靠近所述入光部(1)的一面上形成为III区出光面(213),两个所述侧面中远离所述入光部(1)的一面形成为III区入光面(214),所述顶面与所述III区入光面(214)的连接处形成为近光截止部(212),所述III区出光面(213)和所述III区入光面(214)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调光结构(211),由所述入光部(1)射至所述III区出光面(213)的光线经所述III区出光面(213)出射至所述III区入光面(214),以能够经由所述III区入光面(214)射入所述通光部(2)内,并能够经由所述通光部(2)引导至所述出光部(3)射出,以用于形成III区光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光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连为一体的多个所述出光部(3)的出光面设置为顺滑曲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光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部(1)、所述通光部(2)和所述出光部(3)为一体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光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近光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应陈向前陈兆禹陈子维沈进
申请(专利权)人: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