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空进液压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2869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空进液压缸,涉及液压缸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主体结构、进油结构、储油结构、传输结构以及锁紧结构,缸体以及活塞杆,缸体为中空结构,缸体内部周侧面设有滑槽,活塞杆与滑槽滑动配合,进油结构包括第一进油口以及第二进油口,第一进油口以及第二进油口均设置于缸体周侧面,第一进油口的位置与第二进油口相适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快速空进液压缸通过设置第三进油口与杆内腔相配合,在非使用行程中,由于杆内腔受压面积小,油迅速注满杆内腔,使活塞杆迅速移动,在使用行程的时候,第一进油口进油,由于第一进油口内腔大于第三进油口内腔,所以使活塞杆低速运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工作效率也高。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工作效率也高。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工作效率也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空进液压缸


[0001]本技术涉及液压缸
,特别涉及一种快速空进液压缸。

技术介绍

[0002]液压缸是一种通过将液压能转化成动能实现直线往复运动的一种液压组件,通过液压缸在工作的时候,要求长时间运动无位移,所以需要锁紧定位结构,传统的液压缸在非使用行程中行动较慢,使用效率比较低且浪费时间。
[0003]现有技术下一种快速空进液压缸有着锁紧定位结构不够完善、快速空进的实现较为复杂且无法实现更好地快速空进等缺点,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快速空进液压缸。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空进液压缸,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锁紧定位结构不够完善、快速空进的实现较为复杂且无法实现更好地快速空进等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快速空进液压缸,包括主体结构、进油结构、储油结构、 传输结构以及锁紧结构,所述缸体以及活塞杆,所述缸体为中空结构,所述缸体内部周侧面设有滑槽,所述活塞杆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进油结构包括第一进油口以及第二进油口,所述第一进油口以及第二进油口均设置于缸体周侧面,所述第一进油口的位置与第二进油口相适应,所述储油结构包括第一输送管以及油箱,所述第一输送管一侧表面与第一进油口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油箱为中空结构,所述油箱下表面与第一输送管上表面连接,所述传输结构包括第二输送管、油泵、第三输送管以及密封圈,所述第二输送管一侧表面与第二进油口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油泵下表面与第二输送管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三输送管下表面与油泵上表面连接,所述锁紧结构包括套筒底座、套筒以及套筒内孔,所述套筒底座下表面与缸体上表面连接,所述套筒设置于套筒底座上表面,所述套筒内孔设置于套筒上表面,所述套筒内孔的位置与活塞杆相适应,所述套筒周侧面与第三输送管一侧表面连接,所述密封圈设置于套筒周侧面。
[0006]优选地,所述主体结构还包括杆内腔,所述杆内腔设置于活塞杆内部,油在经过杆内腔时,通过注满杆内腔,使活塞杆快速推进。
[0007]优选地,所述进油结构还包括第三进油口,所述第三进油口设置于缸体下表面,第三进油口的作用是通过此处将油注入到杆内腔,使活塞杆移动。
[0008]优选地,所述储油结构还包括油箱固定杆,若干所述油箱固定杆一端均与油箱一侧表面连接,若干所述油箱固定杆另一端均与缸体周侧面连接,其中,油箱固定杆的数量为两个,油箱固定杆的作用是固定油箱在缸体上,保持稳定。
[0009]优选地,所述传输结构还包括油泵固定杆,若干所述油泵固定杆一端均与油泵周侧面焊接,若干所述油泵固定杆另一端均与缸体周侧面焊接,其中,油泵固定杆的数量为两个,油泵固定杆通过连接缸体和油泵,对油泵进行固定,保持工作稳定。
[0010]优选地,所述锁紧结构还包括螺旋槽,所述螺旋槽设置于套筒内孔周侧面,螺旋槽
负责与活塞杆进行配合,进行锁紧。
[0011]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锁紧结构,套筒安装在活塞杆的外伸部分,套筒底座与缸体上表面连接,通过油泵和套筒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液压缸活塞杆的锁紧,使得在工作中,能长时间无位移;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三进油口与杆内腔相配合,在非使用行程中,由于杆内腔受压面积小,油迅速注满杆内腔,使活塞杆迅速移动,在使用行程的时候,第一进油口进油,由于第一进油口内腔大于第三进油口内腔,所以使活塞杆低速运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工作效率也高;
[0014]3、本技术通过设置油泵进行增压运输,密封圈对进油进行密封,高压油配合套筒能进行锁紧。
[0015]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快速空进液压缸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快速空进液压缸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快速空进液压缸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图3中A

A处剖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图4中B处局部放大图。
[00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3]100、主体结构;110、缸体;120、活塞杆;130、杆内腔;200、进油结构;210、第一进油口;220、第二进油口;230、第三进油口;300、储油结构;310、第一输送管;320、油箱;330、油箱固定杆;400、传输结构;410、第二输送管;420、油泵;430、第三输送管;440、密封圈;450、油泵固定杆;500、锁紧结构;510、套筒底座;520、套筒;530、套筒内孔;540、螺旋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5]参阅图1—5,本技术为一种快速空进液压缸,包括主体结构100、进油结构200、储油结构300、 传输结构400以及锁紧结构500,缸体110以及活塞杆120,缸体110为中空结构,缸体110内部周侧面设有滑槽,活塞杆120与滑槽滑动配合,进油结构200包括第一进油口210以及第二进油口220,第一进油口210以及第二进油口220均设置于缸体110周侧面,第一进油口210的位置与第二进油口220相适应,储油结构300包括第一输送管310以及油箱320,第一输送管310一侧表面与第一进油口210一侧表面连接,油箱320为中空结构,油箱320下表面与第一输送管310上表面连接,传输结构400包括第二输送管410、油泵420、第
三输送管430以及密封圈440,第二输送管410一侧表面与第二进油口220一侧表面连接,油泵420下表面与第二输送管410上表面连接,第三输送管430下表面与油泵420上表面连接,锁紧结构500包括套筒底座510、套筒520以及套筒内孔530,套筒底座510下表面与缸体110上表面连接,套筒520设置于套筒底座510上表面,套筒内孔530设置于套筒520上表面,套筒内孔530的位置与活塞杆120相适应,套筒520周侧面与第三输送管430一侧表面连接,密封圈440设置于套筒520周侧面。
[0026]参阅图4,主体结构100还包括杆内腔130,杆内腔130设置于活塞杆120内部,油在经过杆内腔130时,通过注满杆内腔130,使活塞杆120快速推进。
[0027]参阅图4,进油结构200还包括第三进油口230,第三进油口230设置于缸体110下表面,第三进油口230的作用是通过此处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空进液压缸,包括主体结构(100)、进油结构(200)、储油结构(300)、 传输结构(400)以及锁紧结构(5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100)包括缸体(110)以及活塞杆(120),所述缸体(110)为中空结构,所述缸体(110)内部周侧面设有滑槽,所述活塞杆(120)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进油结构(200)包括第一进油口(210)以及第二进油口(220),所述第一进油口(210)以及第二进油口(220)均设置于缸体(110)周侧面,所述第一进油口(210)的位置与第二进油口(220)相适应,所述储油结构(300)包括第一输送管(310)以及油箱(320),所述第一输送管(310)一侧表面与第一进油口(210)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油箱(320)为中空结构,所述油箱(320)下表面与第一输送管(310)上表面连接,所述传输结构(400)包括第二输送管(410)、油泵(420)、第三输送管(430)以及密封圈(440),所述第二输送管(410)一侧表面与第二进油口(220)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油泵(420)下表面与第二输送管(410)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三输送管(430)下表面与油泵(420)上表面连接,所述锁紧结构(500)包括套筒底座(510)、套筒(520)以及套筒内孔(530),所述套筒底座(510)下表面与缸体(110)上表面连接,所述套筒(5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巨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星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