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便携式汽车制动系统压力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1547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便携式汽车制动系统压力测试装置,包括压力表、压力表接头、通气软管和铜接头,所述通气软管的一端通过压力表接头与压力表相连,通气软管的另一端装有铜接头用于与压力测试连接器相连,所述铜接头包括公头和螺套,所述公头分为内螺纹段和外螺纹段,公头的外螺纹段、压力测试连接器能分别从螺套的两侧插入,且螺接后公头的端头与压力测试连接器的端头相抵;所述公头的内螺纹段用于与通气软管相连,公头内还设置有气流通道,将通气软管与压力测试连接器连通。采用压力表、压力表接头、通气软管和铜接头组合而成的汽车制动系统压力测试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携带方便,通过螺纹实现快速连接,装拆方便。装拆方便。装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简易便携式汽车制动系统压力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测试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测试汽车制动系统压力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或挂车上的制动系统常用气压制动系统,汽车制动系统配备有压力保持装置,进行性能试验时,要求管路气压达到一定范围时,压降满足设计要求。现目前,进行制动系统性能试验时,需要连接专用的数采系统进行压力测试,数采系统通过压力测试连接器与气动制动系统的测试部分相连。数采系统功能多,但设备尺寸大,不便于携带,购置成本也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携带的汽车制动系统压力测试装置。
[0004]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简易便携式汽车制动系统压力测试装置,包括压力表、压力表接头、通气软管和铜接头,所述通气软管的一端通过压力表接头与压力表相连,通气软管的另一端装有铜接头用于与压力测试连接器相连,所述铜接头包括公头和螺套,所述公头分为内螺纹段和外螺纹段,公头的外螺纹段、压力测试连接器能分别从螺套的两侧插入,且螺接后公头的端头与压力测试连接器的端头相抵;所述公头的内螺纹段用于与通气软管相连,公头内还设置有气流通道,将通气软管与压力测试连接器连通。
[0005]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通气软管的两端配备有“L”形弯头,分别用于与压力表接头、公头相连。配备“L”形弯头,方便连接及安装布置。
[0006]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螺套的长度为20mm,公头外螺纹段的长度为15mm,螺套的内螺纹直径为M16
×/>1.5。
[0007]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压力测试连接器伸入螺套一端带有“T”形头,所述“T”形头上的内孔直径与公头的外螺纹段的内孔直径相等,为φ4mm;所述公头的内螺纹段的内孔直径大于φ4mm。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压力表、压力表接头、通气软管和铜接头组合而成的汽车制动系统压力测试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携带方便,通过螺纹实现快速连接,装拆方便。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不带压力测试连接器)。
[0010]图2为压力测试连接器与公头、螺套安装前的摆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2]结合图1、图2所示,一种简易便携式汽车制动系统压力测试装置,主要由压力表1、压力表接头2、通气软管3和铜接头4组成。
[0013]通气软管3的一端通过压力表接头2与压力表1相连,通气软管3的另一端装有铜接头4用于与压力测试连接器5相连。
[0014]铜接头4由公头4a和螺套4b两部分组成。公头4a分为内螺纹段和外螺纹段,整体呈“T”形,小头段为外螺纹段,大头段为内螺纹段。公头4a的外螺纹段、压力测试连接器5能分别从螺套4b的两侧插入,且螺接后公头4a的端头与压力测试连接器5的端头相抵。
[0015]公头4a的内螺纹段用于与通气软管3相连,公头4a内还设置有气流通道,将通气软管3与压力测试连接器5连通。
[0016]最好是,通气软管3的两端配备有“L”形弯头3a,分别用于与压力表接头2、公头4a相连。另外,螺套4b的长度为20mm,公头4a外螺纹段的长度为15mm,螺套4b的内螺纹直径为M16
×
1.5。压力测试连接器5伸入螺套4b一端带有“T”形头,“T”形头上的内孔直径与公头4a的外螺纹段的内孔直径相等,为φ4mm;公头4a的内螺纹段的内孔直径大于φ4mm;但不以此为限。
[0017]由于本测试装置涉及气密封,因此有必要增设密封圈,具体设置位置不受限制,能保证气密封即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便携式汽车制动系统压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表(1)、压力表接头(2)、通气软管(3)和铜接头(4),所述通气软管(3)的一端通过压力表接头(2)与压力表(1)相连,通气软管(3)的另一端装有铜接头(4)用于与压力测试连接器(5)相连,所述铜接头(4)包括公头(4a)和螺套(4b),所述公头(4a)分为内螺纹段和外螺纹段,公头(4a)的外螺纹段、压力测试连接器(5)能分别从螺套(4b)的两侧插入,且螺接后公头(4a)的端头与压力测试连接器(5)的端头相抵;所述公头(4a)的内螺纹段用于与通气软管(3)相连,公头(4a)内还设置有气流通道,将通气软管(3)与压力测试连接器(5)连通。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红周金应王锐左昌军徐磊陈雄邓高攀谢守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汽院重庆汽车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