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物料高效混料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058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7:54
本新型涉及一种固体物料高效混料桶,包括承载机架、混料筒、水平输送机构、竖直物料混合机构、物料缓存槽及驱动电路,混料筒嵌于承载机架内,混料筒为闭合腔体结构,其下端面设至少两个进料口及一个排料口,物料缓存槽与混料筒底部连接,物料缓存槽侧表面分别与各水平输送机构连通,上端面与竖直物料混合机构连通,每个进料口均与一个水平输送机构连通,驱动电路与承载机架外表面连接,并分别与水平输送机构、竖直物料混合机构的驱动电机电气连接。本新型可有效满足多种类型固体物料进行混合作业的需要,且物料混合效率高、摩擦损耗小,从而达到降低物料混合作业成本及提高混合作业设备运行稳定性及连续好的目的。备运行稳定性及连续好的目的。备运行稳定性及连续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体物料高效混料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物料混合装置,确切地说是一种固体物料高效混料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工农业生产中,往往需要将多种类型固体物料进行混合作业后以达到使用的目的,针对这一需要,当前所使用的固体物料混合机构往往均是基于各类结构搅拌桨叶设备为基础配合承载筒的搅拌混合设备进行,虽然可以满足使用的需要,但搅拌桨叶与物料接触面相对较小,从而导致对物料搅拌作业效率相对低下且搅拌作业运行能耗高,并易造成部分物料得不到充分搅拌混合而造成物料搅拌均与性差的缺陷,同时在搅拌过程中,需要物料大面积间相互摩擦运动、物料与搅拌桨叶、承载料筒等机械结构间摩擦损耗量大,从而造成搅拌设备运行中物料间及物料与机械设备摩擦损耗大,并造成物料结构受损及搅拌设备零部件损耗严重,从而造成搅拌设备故障率高,物料混合连续运行及运行稳定性差。
[0003]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固体物料高效混料桶,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固体物料高效混料桶,该新型结构简单,集成化程度、模块化程度高,可有效满足多种类型固体物料进行混合作业的需要,且物料混合效率高、摩擦损耗小,在有效提高固体物料混合效率和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物料混合作业能耗和物料间及物料与混合设备间的摩擦损耗,从而达到降低物料混合作业成本及提高混合作业设备运行稳定性及连续好的目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固体物料高效混料桶,包括承载机架、混料筒、水平输送机构、竖直物料混合机构、物料缓存槽及驱动电路,承载机架为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的框架结构,混料筒至少一个,嵌于承载机架内并与承载机架轴线平行分布,混料筒为闭合腔体结构,其下端面设至少两个进料口及一个排料口,其中进料口轴线与混料筒轴线垂直分布,排料口轴线与混料筒轴线平行分布,物料缓存槽嵌于混料筒内,与混料筒底部连接并为与混料筒同轴分布的闭合腔体结构,物料缓存槽侧表面分别与各水平输送机构连通,上端面与竖直物料混合机构连通,竖直物料混合机构与混料筒同轴分布,水平输送机构数量与进料口数量一致,每个进料口均与一个水平输送机构连通并同轴分布,水平输送机构、竖直物料混合机构均包括输送料筒、输送绞龙及驱动电机,其中输送料筒为横断面呈圆形的空心管状结构,输送绞龙嵌于输送料筒内并与驱动电机连接,其中水平输送机构的输送电机位于输送料筒外并与输送料筒外侧面连接,竖直物料混合机构的输送电机位于输送料筒外,并与输送料筒顶部连接,驱动电路与承载机架外表面连接,并分别与水平输送机构、竖直物料混合机构的驱动电机电气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混料筒至少一个,且当为两个及两个以上时,各混料筒间相互并
联,并分别与承载机架间通过至少两条滑槽滑动连接,且滑槽对称分布在混料筒两侧并与混料筒轴线垂直分布,所述混料筒对应的承载机架侧表面均设操控防护门,所述操控防护门与承载机架侧表面铰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物料缓存槽为倒置圆台形腔体结构,其高度为混料筒高度的10%—50%,最大外径不大于混料筒内径的30%,所述水平输送机构、竖直物料混合机构的输送绞龙一端均嵌于物料缓存槽内,其中水平输送机构输送绞龙与物料缓存槽轴线间间距为0至物料缓存槽内径的1/3,竖直物料混合机构输送绞龙下端面位于各水平输送机构输送绞龙上至5—50毫米处。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竖直物料混合机构中的输送绞龙为一条或多条,其中当输送绞龙为一条时,输送绞龙与输送料筒同轴分布;当输送绞龙为两条及两条以上时,各输送绞龙环绕输送料筒轴线均布并与输送料筒轴线呈0
°
—30
°
夹角。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竖直物料混合机构的输送料筒上端面与混料筒上端面间间距为0—20毫米,且竖直物料混合机构的输送料筒侧壁上均布若干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环绕输送料筒轴线呈螺旋状结构分布,且出料口均位于输送料筒中点上方至少10厘米处。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水平输送机构的输送料筒上端面设若干进料口,所述进料口沿输送料筒轴线均布,且各进料口总长度为输送料筒长度的1/5—1/3,且水平输送机构前端面通过进料口位于混料筒外至少5厘米。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电路为基于工业单片机、可编程控制器中任意一种为基础的电路系统。
[0013]本新型结构简单,集成化程度、模块化程度高,可有效满足多种类型固体物料进行混合作业的需要,且物料混合效率高、摩擦损耗小,在有效提高固体物料混合效率和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物料混合作业能耗和物料间及物料与混合设备间的摩擦损耗,从而达到降低物料混合作业成本及提高混合作业设备运行稳定性及连续好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15]图1为本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混料筒剖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8]如图1和2所示一种固体物料高效混料桶,包括承载机架1、混料筒2、水平输送机构3、竖直物料混合机构4、物料缓存槽5及驱动电路6,承载机架1为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的框架结构,混料筒2至少一个,嵌于承载机架1内并与承载机架1轴线平行分布,混料筒2为闭合腔体结构,其下端面设至少两个进料口7及一个排料口8,其中进料口7轴线与混料筒2轴线垂直分布,排料口8轴线与混料筒2轴线平行分布,物料缓存槽5嵌于混料筒2内,与混料筒2底部连接并为与混料筒2同轴分布的闭合腔体结构,物料缓存槽5侧表面分别与各水平输送机构3连通,上端面与竖直物料混合机构4连通,竖直物料混合机构4与混料筒2同轴分布,
水平输送机构3数量与进料口7数量一致,每个进料口7均与一个水平输送机构3连通并同轴分布.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输送机构3、竖直物料混合机构4均包括输送料筒101、输送绞龙102及驱动电机103,其中输送料筒101为横断面呈圆形的空心管状结构,输送绞龙102嵌于输送料筒101内并与驱动电机103连接,其中水平输送机构3的输送电机103位于输送料筒101外并与输送料筒101外侧面连接,竖直物料混合机构4的输送电机103位于输送料筒101外,并与输送料筒101顶部连接,驱动电路6与承载机架1外表面连接,并分别与水平输送机构3、竖直物料混合机构4的驱动电机103电气连接。
[0020]此外,所述的混料筒2至少一个,且当为两个及两个以上时,各混料筒2间相互并联,并分别与承载机架1间通过至少两条滑槽9滑动连接,且滑槽9对称分布在混料筒2两侧并与混料筒2轴线垂直分布,所述混料筒2对应的承载机架1侧表面均设操控防护门10,所述操控防护门10与承载机架1侧表面铰接。
[0021]重点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物料高效混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体物料高效混料桶包括承载机架、混料筒、水平输送机构、竖直物料混合机构、物料缓存槽及驱动电路,所述承载机架为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的框架结构,混料筒至少一个,嵌于承载机架内并与承载机架轴线平行分布,所述混料筒为闭合腔体结构,其下端面设至少两个进料口及一个排料口,其中进料口轴线与混料筒轴线垂直分布,排料口轴线与混料筒轴线平行分布,所述物料缓存槽嵌于混料筒内,与混料筒底部连接并为与混料筒同轴分布的闭合腔体结构,所述物料缓存槽侧表面分别与各水平输送机构连通,上端面与竖直物料混合机构连通,其中所述竖直物料混合机构与混料筒同轴分布,所述水平输送机构数量与进料口数量一致,每个进料口均与一个水平输送机构连通并同轴分布,所述水平输送机构、竖直物料混合机构均包括输送料筒、输送绞龙及驱动电机,其中所述输送料筒为横断面呈圆形的空心管状结构,输送绞龙嵌于输送料筒内并与驱动电机连接,其中水平输送机构的输送电机位于输送料筒外并与输送料筒外侧面连接,所述竖直物料混合机构的输送电机位于输送料筒外,并与输送料筒顶部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与承载机架外表面连接,并分别与水平输送机构、竖直物料混合机构的驱动电机电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物料高效混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料筒至少一个,且当为两个及两个以上时,各混料筒间相互并联,并分别与承载机架间通过至少两条滑槽滑动连接,且滑槽对称分布在混料筒两侧并与混料筒轴线垂直分布,所述混料筒对应的承载机架侧表面均设操控防护门,所述操控防护门与承载机架侧表面铰接。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熠路赵红涛郝一同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金星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