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气动固体粉状物料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2611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13
本新型涉及一种多级气动固体粉状物料管道,包括承载机架、导流管、空气放大器、主射流泵、辅助射流泵、射流风口、承载导流龙骨及驱动电路,导流管嵌入在承载机架,相邻两条导流管间通过空气放大器连通,承载导流龙骨嵌于导流管内且每条导流管内均设至少一个承载导流龙骨,承载导流龙骨后端面均布若干射流风口,射流风口间通过导气管分别与主射流泵连通,空气放大器通过导气管与辅助射流泵连通,主射流泵、辅助射流泵及驱动电路均与承载机架连接。本新型可有效满足固体粉状物料高效连续输送作业的需要,并可有效提高物料输送的稳定性和降低物料输送噪声,同时可根据物料输送需要灵活调整物料输送驱动力。活调整物料输送驱动力。活调整物料输送驱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级气动固体粉状物料管道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固体物料输送设备,确切地说是一种多级气动固体粉状物料管道。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利用高压气流驱动进行固体粉状物料是重要的固体物料输送设备,但在实际使用中,当前的固体粉状物料气动输送用管道设备往往均为传统的空心管状结构,仅能为物料提供简单的导流导向和承载作用,对物料驱动的动力源均来自输送管道两端位置的高压起源,虽然这种结构可以满足使用的需要,但一方面导致物料在管道内流动时缺乏有效的导流导向作用,从而极易导致管道中间位置物料流速快、管壁位置物料流速慢,从而造成物料输送作业效率低下且摩擦损耗大,在增加输送能耗的同时,也导致物料输送作业时机械震动大,在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噪声污染的同时,也易导致输送管道设备定位稳定性差易损毁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在物料输送中,由于动力源均位于管道的起始位置或终端位置,从而导致随着输送距离增加,物料输送驱动力损耗严重,物料数量也随之下降,从而导致当前气动输送设备往往均无法有效满足远距离固体粉状物料输送作业的需要,同时也导致物料输送量随数据距离增加而衰减严重的弊端,难以有效满足使用的需要。
[0003]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固体物料输送设备,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级气动固体粉状物料管道,新型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转运能力,可有效满足固体粉状物料高效连续输送作业的需要,并可有效降低物料输送中物料间及预料与输送设备间的摩擦损耗,降低物料输送能耗的同时可对物料输送中产生的震动进行吸附,从而提高物料输送的稳定性和降低物料输送噪声,同时在物料输送中,可根据物料输送需要灵活调整物料输送驱动力,且输送驱动作用力稳定,从而达到提高了物料输送作业的稳定性、灵活性和可靠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多级气动固体粉状物料管道,包括承载机架、连接法兰、导流管、空气放大器、主射流泵、辅助射流泵、射流风口、承载导流龙骨及驱动电路,导流管嵌入在承载机架内并与承载机架同轴分布,且导流管至少两条,其中位于两端位置的导流管前端面分别设连接法兰,相邻两条导流管间通过空气放大器连通并同轴分布,承载导流龙骨嵌于导流管内且每条导流管内均设至少一个承载导流龙骨,承载龙骨为与导流管同轴分布的框架结构,承载导流龙骨沿导流管轴线方向的后端面均布若干射流风口,射流风口环绕承载导流龙骨轴线均布且射流风口轴线与导流管轴线呈0
°
—60
°
夹角,射流风口间相互并联,并通过导气管分别与主射流泵连通,空气放大器通过导气管与辅助射流泵连通,主射流泵、辅助射流泵及
驱动电路均与承载机架连接,驱动电路分别与主射流泵、辅助射流泵电气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机架与导流管间通过至少四个弹性垫块相互连接,且所述弹性垫块环绕导流管轴线均布,所述承载机架为横断面呈矩形的框架结构,其长度为导流管长度的50%—90%。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机架中,相邻两条导流管外的承载机架间通过至少两条弹性伸缩杆相互连接,所述弹性伸缩杆环绕承载机架轴线均布,且弹性伸缩杆两端分别与承载机架外表面铰接,所述弹性伸缩杆轴线与承载机架轴线呈0
°
—90
°
夹角。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导流龙骨长度为其所在导流管长度的1/10—1/3,包括导流板、引流管,其中引流管与导流管同轴分布,其外径为导流管内径的50%—90%,所述引流管通过至少3—6条导流板与导流管内表面连接,所述导流板横断面为等腰三角形板状结构,导流板轴线与引流管轴线垂直分布,且导流板宽度为引流管长度的1/4—3/4,所述导流板后端面设至少两个射流风口,各射流风口轴线与导流管轴线呈0
°
—60
°
夹角并相交,且当射流风口轴线与导流管轴线相交时,焦点位于引流管后端面与空气放大器之间位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板引流管轴向截面为矩形结构及双曲线结构中的任意一种,其壁厚不大于5毫米,所述导流板前端面壁厚不大于1毫米,后端面壁厚不大于5毫米。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主射流泵、辅助射流泵均至少一个,且每个主射流泵均与若干导流管内的射流风口连通并构成一个工作组,所述工作组为两个及两个以上时,各工作组中的主射流泵相互并联;每个辅助射流泵均与若干空气放大器构成一个增压组,所述增压组为两个及两个以上时,各增压组的辅助射流泵相互并联,所述主射流泵、辅助射流泵所连接的导气管上均设若干压力传感器及节流阀,所述导流管通过节流阀分别与导流管内射流风口及空气放大器连通,且节流阀与导气管连通位置处均设一个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电路为基于工业单片机、可编程控制及物联网控制器中任意一种为基础的电路系统,且驱动电路另设数据通讯装置及操控界面,所述数据通讯装置嵌于承载机架内,所述操控界面嵌于承载机架外侧面,并分别与驱动电路和数据通讯装置电气连接,所述操控界面包括一个显示器、若干操控键及若干接线端子。
[0013]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转运能力,可有效满足固体粉状物料高效连续输送作业的需要,并可有效降低物料输送中物料间及预料与输送设备间的摩擦损耗,降低物料输送能耗的同时可对物料输送中产生的震动进行吸附,从而提高物料输送的稳定性和降低物料输送噪声,同时在物料输送中,可根据物料输送需要灵活调整物料输送驱动力,且输送驱动作用力稳定,从而达到提高了物料输送作业的稳定性、灵活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导流管及承载导流龙骨剖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8]如图1和2所述的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级气动固体粉状物料管道,包括承载机架1、连接法兰2、导流管3、空气放大器4、主射流泵5、辅助射流泵6、射流风口7、承载导流龙骨8及驱动电路9,导流管3嵌入在承载机架2内并与承载机架2同轴分布,且导流管3至少两条,其中位于两端位置的导流管3前端面分别设连接法兰2,相邻两条导流管3间通过空气放大器4连通并同轴分布,承载导流龙骨8嵌于导流管3内且每条导流管3内均设至少一个承载导流龙骨8,承载龙骨8为与导流管3同轴分布的框架结构,承载导流龙骨8沿导流管3轴线方向的后端面均布若干射流风口7,射流风口7环绕承载导流龙骨8轴线均布且射流风口7轴线与导流管3轴线呈0
°
—60
°
夹角,射流风口7间相互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气动固体粉状物料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级气动固体粉状物料管道包括承载机架、连接法兰、导流管、空气放大器、主射流泵、辅助射流泵、射流风口、承载导流龙骨及驱动电路,所述导流管嵌入在承载机架内并与承载机架同轴分布,且所述导流管至少两条,其中位于两端位置的导流管前端面分别设连接法兰,相邻两条导流管间通过空气放大器连通并同轴分布,所述承载导流龙骨嵌于导流管内且每条导流管内均设至少一个承载导流龙骨,所述承载导流龙骨为与导流管同轴分布的框架结构,所述承载导流龙骨沿导流管轴线方向的后端面均布若干射流风口,所述射流风口环绕承载导流龙骨轴线均布且射流风口轴线与导流管轴线呈0
°
—60
°
夹角,所述射流风口间相互并联,并通过导气管分别与主射流泵连通,所述空气放大器通过导气管与辅助射流泵连通,所述主射流泵、辅助射流泵及驱动电路均与承载机架连接,且所述驱动电路分别与主射流泵、辅助射流泵电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气动固体粉状物料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架与导流管间通过至少四个弹性垫块相互连接,且所述弹性垫块环绕导流管轴线均布,所述承载机架为横断面呈矩形的框架结构,其长度为导流管长度的50%—9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气动固体粉状物料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机架中,相邻两条导流管外的承载机架间通过至少两条弹性伸缩杆相互连接,所述弹性伸缩杆环绕承载机架轴线均布,且弹性伸缩杆两端分别与承载机架外表面铰接,所述弹性伸缩杆轴线与承载机架轴线呈0
°
—90
°
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气动固体粉状物料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导流龙骨长度为其所在导流管长度的1/10—1/3,包括导流板、引流管,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一同郝熠路赵红涛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金星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