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基覆铜板加工用夹持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0373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铝基覆铜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铝基覆铜板加工用夹持工装,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上方,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第一壳体的前侧壁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顶部中间转动连接有液压升降柱,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挡板,该铝基覆铜板加工用夹持工装,结构设计合理,自由转动,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无需人工校准,省时省力,提高了夹持工装的使用效率,可以自由扩大或缩小夹具之间的距离,避免了加工产生偏差,实用性高。实用性高。实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基覆铜板加工用夹持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铝基覆铜板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铝基覆铜板加工用夹持工装。

技术介绍

[0002]铝基覆铜板作为印制电路板制造中的基板材料,铝基覆铜板具有超薄的特点以及较好的柔韧性,适用于印制电路板的互连导通、绝缘和支撑,且影响着电路中信号的传输速度、能量损失和特性阻抗等,而在铝基覆铜板进行加工时需要将铝基覆铜板进行固定才能进行加工,而固定铝基覆铜板需要用到夹持工装。
[0003]目前的,在铝基覆铜板加工用到的加持工装,都是夹持件固定在工作台的四角,在加工不同型号的铝基覆铜板时,无法调节夹具位置,导致铝基覆铜板的部分角落不能有效的进行固定,使加工产生偏差,实用性低,且在加工铝基覆铜板时需要工作人员观察加工情况,而一般的夹持工装无法旋转,需要工作人员不断调整自身角度去观察,从而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需要工作人员使用大量的时间将铝基覆铜板校准基线来调整铝基覆铜板的位置,费时费力,降低了夹持工装的使用效率,对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铝基覆铜板加工用夹持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基覆铜板加工用夹持工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了夹持工装无法转动、夹持工装无法调节夹具位置和需要人工校准加工位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基覆铜板加工用夹持工装,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上方,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第一壳体的前侧壁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顶部中间转动连接有液压升降柱,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右侧壁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升降杆,所述第一电动升降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的内腔底部前后两侧固定连接第二电动升降杆,所述第三壳体的右侧壁前后两侧开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电动升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五壳体,所述第五壳体的内腔底部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升降杆,所述第五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压板,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腔底部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
[0006]优选的,所述液压升降柱的外侧壁中间套接有防尘垫,且所述防尘垫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上侧和所述第二壳体的下侧。
[0007]优选的,所述液压升降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件,且所述固定件贯穿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腔中间,所述固定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啮合件。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采用一种橡胶材质制成的构件。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右后侧开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前侧壁固定连接有第四壳体,所述第四壳体的前侧壁开有第二通孔,所述第四壳体的前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压板。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且所述电机和啮合件键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铝基覆铜板加工用夹持工装,通过设有的电机带动啮合件,使啮合件带动固定件和液压升降柱,使第二壳体壳体转动,避免了工作人员在铝基覆铜板进行加工时不断的调整自身角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设有的第四壳体将铝基覆铜板的位置限定,再通过第一电动升降杆推动第三壳体,使第三壳体将铝基覆铜板推动到第四壳体处,使第四壳体和第三壳体将铝基覆铜板的位置完全限定,无需人工校准,省时省力,提高了夹持工装的使用效率,且在对不同型号的铝基覆铜板进行固定时,通过移动滑块带动第四壳体和第一电动升降杆带动第三壳体移动,可以自由扩大或缩小夹具之间的距离,使夹持工装的可以对不同型号的铝基覆铜板进行固定,避免了加工产生偏差,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第三壳体右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00、第一壳体;110、支撑板;120、控制面板;130、第一底座;140、液压升降柱;141、防尘垫;142、固定件;143、啮合件;200、第二壳体;210、挡板;220、第一电动升降杆;230、第三壳体;231、第二电动升降杆;232、第一连接杆;233、第一通孔;234、第一压板;240、滑槽;241、滑块;250、第四壳体;251、第二通孔;252、第二压板;260、第五壳体;261、第三电动升降杆;262、第二连接杆;263、第三压板;270、第二底座;28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本技术提供一种铝基覆铜板加工用夹持工装,自由转动、自由调节夹具位置和无需人工校准,请参阅图1

5,包括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
[0020]请再次参阅图1

3,第一壳体100的底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0,第一壳体100的前侧壁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20,第一壳体100的内腔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130,第一底座130的顶部中间转动连接有液压升降柱140,第一壳体100用于对第二壳体200进行支撑,支撑板110用于对第一壳体100进行支撑,控制面板120用于对液压升降柱
140、第一电动升降杆220、第二电动升降杆231、第三电动升降杆261和电机280的启停进行控制,第一底座130用于对液压升降柱140进行支撑,液压升降柱140用于对第二壳体200进行支撑;
[0021]请再次参阅图1

5,第二壳体200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挡板210,挡板210的右侧壁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升降杆220,第一电动升降杆22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壳体230,第三壳体230的内腔底部前后两侧固定连接第二电动升降杆231,第三壳体230的右侧壁前后两侧开有第一通孔233,第二电动升降杆2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32,第二壳体200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五壳体260,第五壳体260的内腔底部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升降杆261,第五壳体26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62,第二连接杆26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压板263,第二壳体200的内腔底部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270,第二壳体200位于第一壳体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基覆铜板加工用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所述第二壳体(200)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00)的上方,所述第一壳体(100)的底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0),所述第一壳体(100)的前侧壁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20),所述第一壳体(100)的内腔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130),所述第一底座(130)的顶部中间转动连接有液压升降柱(140),所述第二壳体(200)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挡板(210),所述挡板(210)的右侧壁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升降杆(220),所述第一电动升降杆(22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壳体(230),所述第三壳体(230)的内腔底部前后两侧固定连接第二电动升降杆(231),所述第三壳体(230)的右侧壁前后两侧开有第一通孔(233),所述第二电动升降杆(2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32),所述第二壳体(200)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五壳体(260),所述第五壳体(260)的内腔底部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升降杆(261),所述第五壳体(26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62),所述第二连接杆(26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压板(263),所述第二壳体(200)的内腔底部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27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基覆铜板加工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其明李海锋韩双录奚其涛
申请(专利权)人:枣阳市卓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