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板铆接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0317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前板铆接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体与下模体,所述上模体位于下模体的上端,所述上模体与下模体之间设置有导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前板铆接成型模具,设有铆接凹模、铆接凸模、卡装件等,能够在使用时将整体滑块先向上外移,然后再将其横向移动,使得铆接凹模与铆接凸模对模具中部的前板边沿进行挤压成型,最后再将铆件插入对应位置即可,同时上模体表面的卡装件可以更便于整体的组装,具体使用时只需要将带动模具的结构插入对装槽,然后在卡件主体内部旋转四十五度,这样就可以使得组装结构与内嵌槽对齐,从而在抬升时就可以直接将上模体抬起,有效避免了螺栓组装带来的繁琐操作,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板铆接成型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前板铆接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现有的前板成型模具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现有模具在对前板进行加工后,还需要对其进行焊接或其它处理,这样才可以确保其最终的成型,但是这样就会导致实际使用的效率较低,并且通过螺栓将模体与动力机构连接时拆卸比较麻烦,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前板铆接成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前板铆接成型模具,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前板铆接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体与下模体,所述上模体位于下模体的上端,所述上模体与下模体之间设置有导杆,所述下模体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铆接凹模,所述铆接凹模的一侧设置有铆接凸模,所述上模体的上端设置有卡装件;
[0006]所述卡装件由卡件主体、内嵌槽、对装槽,所述卡装件的中部设置有卡件主体,所述卡件主体的中部开设有对装槽,所述卡件主体的内部开设有内嵌槽。
[0007]优选的,所述卡装件的数量为四组且分布于上模体的四角,所述内嵌槽的数量为四组,且所述内嵌槽与卡件主体的中心呈对称交叉状分布,所述卡件主体与上模体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铆接凸模与铆接凹模均位于整组滑块上。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0]该前板铆接成型模具,通过设置的铆接凹模、铆接凸模、卡装件等,能够在使用时将整体滑块先向上外移,然后再将其横向移动,使得铆接凹模与铆接凸模对模具中部的前板边沿进行挤压成型,最后再将铆件插入对应位置即可,同时上模体表面的卡装件可以更便于整体的组装,具体使用时只需要将带动模具的结构插入对装槽,然后在卡件主体内部旋转四十五度,这样就可以使得组装结构与内嵌槽对齐,从而在抬升时就可以直接将上模体抬起,有效避免了螺栓组装带来的繁琐操作,整个前板铆接成型模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前板铆接成型模具的正视图。
[0012]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前板铆接成型模具的侧视图。
[0013]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前板铆接成型模具的俯视图。
[0014]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前板铆接成型模具卡装件6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1、上模体;2、铆接凸模;3、导杆;4、下模体;5、铆接凹模;6、卡装件;61、卡件主体;62、内嵌槽;63、对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17]如图1

4所示,前板铆接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体1与下模体4,上模体1位于下模体4的上端,上模体1与下模体4之间设置有导杆3,下模体4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铆接凹模5,铆接凹模5的一侧设置有铆接凸模2,上模体1的上端设置有卡装件6;
[0018]卡装件6由卡件主体61、内嵌槽62、对装槽63,卡装件6的中部设置有卡件主体61,卡件主体61的中部开设有对装槽63,卡件主体61的内部开设有内嵌槽62。
[0019]进一步的,卡装件6的数量为四组且分布于上模体1的四角,内嵌槽62的数量为四组,且内嵌槽62与卡件主体61的中心呈对称交叉状分布,卡件主体61与上模体1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0020]进一步的,铆接凸模2与铆接凹模5均位于整组滑块上。
[002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前板铆接成型模具,在使用时将整体滑块先向上外移,然后再将其横向移动,使得铆接凹模5与铆接凸模2对模具中部的前板边沿进行挤压成型,最后再将铆件插入对应位置即可,同时上模体1表面的卡装件6可以更便于整体的组装,具体使用时只需要将带动模具的结构插入对装槽63,然后在卡件主体61内部旋转四十五度,这样就可以使得组装结构与内嵌槽62对齐,从而在抬升时就可以直接将上模体1抬起,有效避免了螺栓组装带来的繁琐操作,同时导杆3可以确保上模体1与下模体4使用时更加精准,整个操作简单快捷,较为实用。
[0022]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前板铆接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体(1)与下模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1)位于下模体(4)的上端,所述上模体(1)与下模体(4)之间设置有导杆(3),所述下模体(4)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铆接凹模(5),所述铆接凹模(5)的一侧设置有铆接凸模(2),所述上模体(1)的上端设置有卡装件(6);所述卡装件(6)由卡件主体(61)、内嵌槽(62)、对装槽(63),所述卡装件(6)的中部设置有卡件主体(61),所述卡件主体(61)的中部开设有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文广董丰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翔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