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满足多位置需求的外部动力传输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009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满足多位置需求的外部动力传输机构,包括导向底座、移动底板、筒体底部工装、以及伺服电缸,移动底板上设有依次传动连接的伺服电机、减速机、万向联轴器、花键轴,筒体底部工装通过一对支撑滚轮设置在导向底座上,并且筒体底部工装与花键轴轴向一端通过花键连接,其中,伺服电机用于驱动花键轴转动,伺服电缸用于驱动花键轴轴向移动并与筒体底部工装对接,以实现动力传输目的。该动力传输机构可以实现搅拌筒桶焊接前驱动轴与筒体底部工装自动组对,克服了必须需要人工干预的问题,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轴承座中橡胶环的设置可实现花键轴微小的浮动调节,增大对接过程中的容错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满足多位置需求的外部动力传输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型筒体焊接
,具体涉及一种满足多位置需求的外部动力传输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基础建设的需求日益增大,现阶段混凝土搅拌筒市场需求量较大,但搅拌筒产线自动化程度低,大多数工位需要人工介入及人工焊接,生产效率较低。
[0003]搅拌筒筒体焊接过程中,需要筒体缓慢旋转,便于人工或者机器人焊接;目前大多数采用一字端头或十字端头(如图4所示),这种结构间隙较大,在旋转过程中会产生振动;动作比较繁琐,影响工人量产焊接的工作效率效率,无法实现自动化。
[0004]现有技术中,在筒体底部工装与驱动轴对接过程中,首先需要人工手动调节一字端头或十字端头的位置,使端头与筒体底部工装吻合卡紧,整个过程繁琐复杂,端头与底部工装的间隙过大,焊接过程中容易产生轻微震动;间隙过小,人工操作过程中费力费时,一字端头可能没有充分卡入筒体底部工装,无法实现自动化焊接,存在人工操作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满足多位置需求的外部动力传输机构,使混凝土搅拌筒筒体在自动化焊接前实现快速的、安全的自动对接,减轻了产线人工的工作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满足多位置需求的外部动力传输机构,包括导向底座、移动底板、筒体底部工装、以及伺服电缸,所述移动底板上设有依次传动连接的伺服电机、减速机、万向联轴器、花键轴,所述筒体底部工装通过一对支撑滚轮设置在所述导向底座上,并且所述筒体底部工装与所述花键轴轴向一端通过花键连接,其中,所述伺服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花键轴转动,所述伺服电缸用于驱动所述花键轴轴向移动并与所述筒体底部工装对接,以实现动力传输目的。
[0007]进一步,所述移动底板上设有与所述伺服电缸信号连接的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用于判断花键轴与所述筒体底部工装对接是否完成。
[0008]进一步,所述花键轴通过轴承座设置在所述移动底板上。
[0009]进一步,所述轴承座与所述花键轴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环,所述橡胶环与所述轴承座上的轴承连接,使所述花键轴可以在径向上做微小的浮动调节,实现所述花键轴与所述筒体底部工装柔性对接。
[0010]进一步,所述筒体底部工装设有与所述花键轴相配合的花键槽。
[0011]进一步,所述筒体底部工装另一端与搅拌筒筒体连接,用于驱动搅拌筒筒体转动。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满足多位置需求的外部动力传输机构,可以实现搅拌筒桶焊接前驱动轴与筒体底部工装自动组对,克服了必须需要人工干预的问题,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
高了产量。
[0013]其中,驱动力通过万向节连接花键轴,花键轴由含轴承及橡胶环的轴承座支撑,可实现微小的浮动调节,增大对接过程中的容错率,提高了生产效率;使用花键连接可承受较大扭矩,多角度对接,工作过程更快更平稳;整个装置通过伺服电缸控制轴向位移,整个过程可实现自动一体化,保证了高效的生产效率。
[0014]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5]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满足多位置需求的外部动力传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满足多位置需求的外部动力传输机构中花键轴与轴承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满足多位置需求的外部动力传输机构中筒体底部工装与搅拌筒筒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现有技术中搅拌筒筒体与动力传输机构的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移动底板;2、伺服电机;3、减速机;4、万向联轴器;5、花键轴;6、筒体底部工装;7、支撑滚轮;8、轴承座;9、伺服电缸;10、位移传感器;81、橡胶环;100、搅拌筒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3]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满足多位置需求的外部动力传输机构,包括:移动底板1、伺服电机2、减速机3、万向联轴器4、花键轴5、筒体底部工装6、支撑滚轮7、轴承座8、以及伺服电缸9。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筒体底部工装6外端与搅拌筒筒体100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搅拌筒筒体100转动。
[0024]具体地,移动底板1滑动设置在整个动力传输机构的导向底座上,并通过伺服电缸9进行驱动,使移动底板1及设置在其上的伺服电机2、减速机3、万向联轴器4、花键轴5可以水平直线移动。
[0025]其中,伺服电机2、减速机3、万向联轴器4、花键轴5依次连接,伺服电机2带动减速机3工作,再带动万向联轴器4及花键轴5缓慢同心转动;筒体底部工装6设置在花键轴5轴向外侧,且筒体底部工装6设有花键槽,筒体底部工装6与花键轴5通过花键和花键槽配合进行周向连接,筒体底部工装6通过一对支撑滚轮7支撑在导向底座上,使筒体底部工装6可以自转。
[0026]其中,移动底板1上靠近筒体底部工装6一端设有位移传感器10,所述位移传感器10与伺服电缸9信号连接,当伺服电缸9工作,推动移动底板1缓慢向筒体底部工装6轴向移动,在花键轴同心转动及轴向缓慢移动的同时,花键轴5与筒体底部工装6自动对接,通过位
移传感器10可以判断对接是否完成,实现自动一体化对接。
[0027]如图1、图2所示,花键轴5通过轴承座8支撑固定在移动底板1上,其中,轴承座8与花键轴5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环81,橡胶环81与轴承座8上的轴承连接,使花键轴5可以在径向上做微小的浮动调节,实现柔性适应对接,增花键轴5与筒体底部工装6对接过程中的容错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0028]本方案中,该动力传输机构可以实现搅拌筒筒体焊接前驱动轴与筒体底部工装自动组对,克服了必须需要人工干预,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产量;其中,驱动力通过万向节连接花键轴,花键轴由含轴承及橡胶环的轴承座支撑,可实现微小的浮动调节,增大对接过程中的容错率,提高了生产效率;使用花键连接可承受较大扭矩,多角度对接,工作过程更快更平稳。整个装置通过伺服电缸控制轴向位移,整个过程可实现自动一体化,保证了高效的生产效率。
[0029]下面结合附图简述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0030]首先,通过螺栓将搅拌筒筒体与筒体底部工装6连接在一起,然后接通电源使伺服电机2工作,再通过减速机3、万向联轴器4带动花键轴5缓慢同心转动;再然后,控制伺服电缸9工作,推动移动底板1缓慢向筒体底部工装6一侧轴向移动,在花键轴同心转动及轴向缓慢移动的同时,花键轴5与筒体底部工装6自动对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满足多位置需求的外部动力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底座、移动底板(1)、筒体底部工装(6)、以及伺服电缸(9),所述移动底板(1)上设有依次传动连接的伺服电机(2)、减速机(3)、万向联轴器(4)、花键轴(5),所述筒体底部工装(6)通过一对支撑滚轮(7)设置在所述导向底座上,并且所述筒体底部工装(6)与所述花键轴(5)轴向一端通过花键连接,其中,所述伺服电机(2)用于驱动所述花键轴(5)转动,所述伺服电缸(9)用于驱动所述花键轴(5)轴向移动并与所述筒体底部工装(6)对接,以实现动力传输目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满足多位置需求的外部动力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板(1)上设有与所述伺服电缸(9)信号连接的位移传感器(10),所述位移传感器(10)用于判断花键轴(5)与所述筒体底部工装(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巨广周万军黄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