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顶活塞顶部、弧顶活塞和燃烧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976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9:01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弧顶活塞顶部、弧顶活塞和燃烧室,弧顶活塞顶部包括:弧形凹坑区,为碗状凹坑,所述弧形凹坑区位于所述弧顶活塞顶部中心处;两个锥面凸起区,所述锥面凸起区的第一端的高度高于所述锥面凸起区的第二端的高度,所述锥面凸起区的第一端与所述弧形凹坑区的外缘相接触,所述锥面凸起区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弧顶活塞顶部的边缘;所述两个锥面凸起区分别位于所述弧形凹坑区的前侧和后侧,且所述两个锥面凸起区相对于所述弧形凹坑区对称布置。该弧顶活塞顶部可应用于大缸径高压缩比发动机上,能在较大程度上增加发动机进气行程中的气流运动速度,提升压缩行程及其末端的湍动能,有效解决相关技术中大缸径高压缩比发动机的爆震现象。的爆震现象。的爆震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弧顶活塞顶部、弧顶活塞和燃烧室


[0001]本公开涉及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弧顶活塞顶部、弧顶活塞和燃烧室。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同时也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发动机的年均石油消耗占据我国石油消耗总量的60%以上,其二氧化碳排放超过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0%。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推进,发动机面临着日趋严苛的排放及油耗法规的挑战,研制高热效率近零排放发动机成为学术和工程界的首要目标。目前,高热效率汽油机研发主要依赖于高压缩比、外部冷却EGR(废气再循环)、低摩擦损失等技术手段。相较于柴油机,大排量汽油机拥有低噪音,低成本等优势,在高端商务客车、大皮卡等细分市场领域有较大的市场空间。相比于复杂的V型多缸布置型式,直列大缸径方案更具有成本优势。然而,对于大缸径汽油机而言,其火焰传播距离更长,爆震倾向更大,与高压缩比等技术结合实现高效开发存在很大的技术挑战。上述技术原因导致直列大缸径高效汽油机的开发十分困难。
[0003]活塞顶部作为发动机燃烧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混合均匀性、火焰传播速度、放热率、传热损失及爆震倾向,进而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其中,爆震产生的根源在于末端混合气自燃,缸径越大、压缩比越高,其爆震倾向越大。
[0004]现有PFI汽油机活塞顶部多为平顶设计,很难高效的组织油气混合和改善湍动能分布,容易导致爆震现象发生,降低发动机动力且导致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较差。部分机型通过在活塞顶部中心构建不规则凹坑,与其它结构共同作用,使得气流进入燃烧室后形成平面涡流,并由此加强了湍动能,提高了混合气质量,减少爆震倾向,但现有结构都是基于小缸径机型开发,很难在大缸径条件下实现同样的爆震抑制效果。
[0005]此外,现有异型活塞顶部一般设计为不规则形状,很难用加工实现,往往只能采用铸造而成,表面粗糙度较差,对进气滚流造成一定的损耗,同时需要与缸内直喷(GDI)协同应用,在大缸径PFI汽油机上应用存在一定的问题。
[0006]因此,如何通过进一步优化活塞顶部结构,改善发动机燃烧室内混合气流动,有效抑制大缸径高压缩比汽油机的爆震倾向,实现直列大缸径高效发动机的自主设计开发,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加快燃烧速度、降低缸内温度等方法抑制爆震。专利技术人经深入研究发现,通过优化燃烧室结构可有效强化缸内燃油和空气的混合,加快燃烧速度、抑制爆震、提升EGR耐受性。申请人通过研究发现,通过设计优化活塞顶部燃烧室结构,可更好的改善缸内混合气流动,提高燃烧室滚流比和湍动能,效抑制大缸径高压缩比汽油机的爆震倾向,加快火焰传播速度,缩短燃烧持续期,提高燃烧稳定性,最终提升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弧顶活塞顶部及应用其的弧顶活塞和燃烧室,以至少解决上述现有
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9](二)技术方案
[0010]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弧顶活塞顶部,包括:弧形凹坑区,为碗状凹坑,所述弧形凹坑区位于所述弧顶活塞顶部中心处;两个锥面凸起区,所述锥面凸起区的第一端的高度高于所述锥面凸起区的第二端的高度,所述锥面凸起区的第一端与所述弧形凹坑区的外缘相接触,所述锥面凸起区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弧顶活塞顶部的边缘;所述两个锥面凸起区分别位于所述弧形凹坑区的前侧和后侧,且所述两个锥面凸起区相对于所述弧形凹坑区对称布置。
[0011]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0012]第一平顶区,为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顶区的一端与所述弧形凹坑区的左侧的外缘相接触,所述第一平顶区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弧顶活塞顶部的边缘,所述第一平顶区位于所述两个锥面凸起区之间;
[0013]第二平顶区,为一平面且与所述第一平顶区共面,所述第二平顶区的一端与所述弧形凹坑区的右侧的外缘相接触,所述第二平顶区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弧顶活塞顶部的边缘,所述第二平顶区位于所述两个锥面凸起区之间。
[0014]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凹坑区的外缘至所述弧形凹坑区的坑底的垂直距离为5~7mm,所述弧形凹坑区的半径为75~85mm。
[0015]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锥面凸起区的锥面母线与第一平顶区或第二平顶区的平面的夹角为18
°
~22
°

[0016]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顶区包括:
[0017]两个进气门避让区,为圆弧状凹坑,所述两个进气门避让区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平顶区与所述两个锥面凸起区的交汇处;其中,所述两个进气门避让区中圆弧状凹坑的坑底法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7
°
~20
°

[0018]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平顶区包括:
[0019]两个排气门避让区,为圆弧状凹坑,所述两个排气门避让区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二平顶区与所述两个锥面凸起区的交汇处;其中,所述两个排气门避让区中圆弧状凹坑的坑底法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0
°
~24
°

[0020]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弧顶活塞,包括:
[0021]如上述所公开的弧顶活塞顶部;
[0022]头部,外径与所述弧顶活塞顶部的外径相同,所述外径为95~100mm,所述头部位于所述弧顶活塞顶部下方;
[0023]裙部,与所述头部下方固连。
[0024]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头部包括:
[0025]导油槽,开设于所述头部的外圈;
[0026]活塞环,套设于所述导油槽内。
[0027]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裙部还包括
[0028]连杆销孔,适用于旋转连接所述弧顶活塞的连杆。
[0029]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燃烧室,包括:
[0030]气缸壁;
[0031]如上述所公开的弧顶活塞,置于所述气缸壁内部,与所述气缸壁同轴滑动连接;
[0032]汽缸盖,与所述气缸壁的上部开口固连,与所述气缸壁组成一密闭腔体。
[0033](三)有益效果
[0034]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公开的一种弧顶活塞及应用其的燃烧室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中之一或其中一部分:
[0035](1)本公开中的弧顶活塞顶部的弧形凹坑区与两个锥面凸起区的结构,可在较大程度上优化缸内气流运动形式,增加发动机进气行程中的气流运动速度,可应用于大缸径高效发动机的开发上,有效解决相关技术中大缸径高压缩比发动机的爆震现象。
[0036](2)锥面凸起区可与平顶区共同实现气流运动形式的优化,形成更大尺度的滚流,燃烧室做功期间活塞压缩过程可使滚流破碎并转化为较强的湍动能,加速燃烧,进而显著改善爆震倾向,解决了大缸径发动机高压缩比技术的应用问题,可有效提升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0037](3)本公开中的弧顶活塞顶部及锥面凸起结构,通过与发动机气道协同匹配,不依赖于GDI系统,适用于成本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弧顶活塞顶部,包括:弧形凹坑区,为碗状凹坑,所述弧形凹坑区位于所述弧顶活塞顶部中心处;两个锥面凸起区,所述锥面凸起区的第一端的高度高于所述锥面凸起区的第二端的高度,所述锥面凸起区的第一端与所述弧形凹坑区的外缘相接触,所述锥面凸起区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弧顶活塞顶部的边缘;所述两个锥面凸起区分别位于所述弧形凹坑区的前侧和后侧,且所述两个锥面凸起区相对于所述弧形凹坑区对称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顶活塞顶部,其中,还包括:第一平顶区,为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顶区的一端与所述弧形凹坑区的左侧的外缘相接触,所述第一平顶区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弧顶活塞顶部的边缘,所述第一平顶区位于所述两个锥面凸起区之间;第二平顶区,为一平面且与所述第一平顶区共面,所述第二平顶区的一端与所述弧形凹坑区的右侧的外缘相接触,所述第二平顶区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弧顶活塞顶部的边缘,所述第二平顶区位于所述两个锥面凸起区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顶活塞顶部,其中,所述弧形凹坑区的外缘至所述弧形凹坑区的坑底的垂直距离为5~7mm,所述弧形凹坑区的半径为75~8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顶活塞顶部,其中,所述锥面凸起区的锥面母线与第一平顶区或第二平顶区的平面的夹角为18
°
~22
°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弧顶活塞顶部,其中,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刘捷杜建秋孙非李德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天津摩托车技术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