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罩壳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9636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罩壳及其加工方法,前罩壳加工方法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加工工序,第一加工工序包括:将待加工的前罩壳本体装夹于第一加工中心上进行加工;第二加工工序包括:将经过第一加工工序加工后的前罩壳本体装夹于第二加工中心上进行加工;第三加工工序包括:将经过第二加工工序加工后的前罩壳本体装夹于第三加工中心上进行加工。该前罩壳加工方法可保证产品的尺寸稳定性以及各工序之间的节拍均衡性。节拍均衡性。节拍均衡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罩壳及其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件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前罩壳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汽车发动机前罩壳的加工工艺为专机加工,加工方式较为单一,只能采取逐个加工的方式,不仅尺寸稳定性较差,而且各工序之间节拍不均衡,容易造成产能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罩壳的加工方法,其不仅可提高油底壳的加工精度,保证产品的尺寸稳定性,而且可保证各工序之间的节拍均衡性,避免造成产能浪费。
[0004]本专利技术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前罩壳的加工方法,加工方法的加工装置包括第一加工夹具、第二加工夹具和第三加工夹具;
[0006]其中所述第一加工夹具包括第一夹具基板,在所述第一夹具基板上设有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第一固定支撑机构、浮动支撑结构和第一压紧结构;
[0007]其中所述第二加工夹具包括第二夹具基板,在所述第二夹具基板上设有第三定位机构、第四定位机构、第二固定支撑机构和第二压紧结构;
[0008]其中所述第三加工夹具包括第三底板和第三夹具基板,所述第三夹具基板设于所述第三底板并相对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三夹具基板上设有第四定位机构、第五定位机构、第三固定支撑机构和第三压紧结构;
[0009]所述第一加工夹具用于固定前罩壳本体并使其一面朝上,所述第二加工夹具用于固定前罩壳本体并使其另一相对面朝上,所述第三加工夹具用于固定前罩壳本体并使其一侧面朝上;
[0010]加工方法包括第一加工工序、第二加工工序和第三加工工序,其中,
[0011]所述第一加工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0012]步骤S1.1,将待加工的前罩壳本体装夹于第一加工中心的第一加工夹具上,并利用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第一固定支撑机构、浮动支撑结构和第一压紧结构进行定位;
[0013]步骤S1.2,铣φ58油封孔旁安装侧面;
[0014]步骤S1.3,铣前罩壳安装基准面;
[0015]步骤S1.4,钻、铰第一基准孔和第二基准孔;
[0016]步骤S1.5,钻φ6油道孔的引导孔和粗加工钢球安装孔;
[0017]步骤S1.6,钻φ5油道孔的引导孔;
[0018]步骤S1.7,粗、精镗φ58油封孔;
[0019]步骤S1.8,钻φ5油道孔的孔;
[0020]步骤S1.9,钻φ6油道孔孔和精加工钢球安装孔,所述钢球安装孔的孔径公差值为0.035;
[0021]步骤S1.10,钻φ16连接孔;
[0022]步骤S1.11,铣φ18油道孔的孔端面,所述φ18油道孔的孔端面的粗糙度为Ra6.3;
[0023]步骤S1.12,钻、铰φ18油道孔;
[0024]步骤S1.13,钻第一螺纹底孔并攻内螺纹,其中,所述第一螺纹底孔的内螺纹的螺纹公称直径为6mm,螺距为1.0,公差等级为6H;
[0025]所述第二加工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0026]步骤S2.1,将经过所述第一加工工序加工后的所述前罩壳本体装夹于第二加工中心的第二加工夹具上,并利用第三定位机构、第四定位机构、第二固定支撑机构和第二压紧结构进行定位;
[0027]步骤S2.2,粗、精镗φ95油封孔;
[0028]步骤S2.3,铣φ95油封孔端面、螺栓安装孔端面和第二螺纹孔端面;
[0029]步骤S2.4,钻、铰销孔;
[0030]步骤S2.5,镗φ40.1孔和镗φ55.5孔,所述φ55.5孔的孔径公差值为0.08;
[0031]步骤S2.6,钻第二螺纹底孔并攻内螺纹,其中,所述第二螺纹底孔的内螺纹的螺纹公称直径为6mm,螺距为1.0,公差等级为6H;
[0032]步骤S2.7,钻φ19.75油道孔;
[0033]步骤S2.8,钻第三螺纹底孔并攻内螺纹,其中,所述第三螺纹底孔的内螺纹的螺纹公称直径为8mm,螺距为1.25,公差等级为6H;
[0034]步骤S2.9,钻、铰传感器孔,所述传感器孔的孔径公差值为0.05;
[0035]所述第三加工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0036]步骤S3.1,将经过所述第二加工工序加工后的所述前罩壳本体装夹于第三加工中心上,并利用所述第四定位机构、第五定位机构、第三固定支撑机构和第三压紧结构进行定位;
[0037]步骤S3.2,分别铣第四、第五、第六螺纹孔端面;
[0038]步骤S3.3,钻第四螺纹底孔并攻内螺纹,其中,所述第四螺纹底孔的内螺纹的螺纹公称直径为8mm,螺距为1.25,公差等级为6H;
[0039]步骤S3.4,钻第五螺纹底孔并攻内螺纹,其中,所述第五螺纹底孔的内螺纹的螺纹公称直径为6mm,螺距为1.0,公差等级为6H;
[0040]步骤S3.5,钻第六螺纹底孔并攻内螺纹,其中,所述第六螺纹底孔的内螺纹的螺纹公称直径为10mm,螺距为1.5,公差等级为6H;
[0041]步骤S3.6,钻φ6油道孔,所述φ6油道孔深度分别为100mm、169.2mm。
[0042]进一步的,在步骤S1.3中,所述前罩壳安装基准面的平面度为0.4,六处单独端面的平面度是0.1MAX,粗糙度为Ra6.3。
[0043]进一步的,在步骤S1.4中,所述第一基准孔和所述第二基准孔的孔径公差值均为0.02。
[0044]进一步的,在步骤S1.7中,所述φ58油封孔的孔径公差值为0.046。
[0045]进一步的,在步骤S1.12中,所述φ18油道孔的孔径公差值均为0.021。
[0046]进一步的,在步骤S2.2中,所述φ95油封孔的孔径公差值为0.054。
[0047]进一步的,在步骤S2.3中,所述φ95油封孔、螺栓安装孔和螺纹孔端面的粗糙度均为Ra6.3。
[0048]进一步的,在步骤S2.4中,所述销孔的孔径公差值为0.02。
[0049]进一步的,在步骤S3.2中,所述第四、第五、第六螺纹孔端面的粗糙度为Ra25。
[0050]对应地,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前罩壳,由前述的前罩壳的加工方法加工而成。
[005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5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前罩壳的加工方法,通过将前罩壳放于不同工序的加工中心上进行旋转加工,每次装夹均可实现多面加工,可有效消除不同加工方向的定位误差,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使得产品的尺寸稳定性可得到保证,同时,各工序之间的存在可调整的加工内容,加工时可根据各个工序的加工节拍灵活调整各个工序的加工内容,使得各个工序的加工节拍可达到均衡化,避免造成产能浪费。
附图说明
[005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罩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工方法的加工装置包括第一加工夹具、第二加工夹具和第三加工夹具;其中所述第一加工夹具包括第一夹具基板,在所述第一夹具基板上设有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第一固定支撑机构、浮动支撑结构和第一压紧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加工夹具包括第二夹具基板,在所述第二夹具基板上设有第三定位机构、第四定位机构、第二固定支撑机构和第二压紧结构;其中所述第三加工夹具包括第三底板和第三夹具基板,所述第三夹具基板设于所述第三底板并相对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三夹具基板上设有第四定位机构、第五定位机构、第三固定支撑机构和第三压紧结构;所述第一加工夹具用于固定前罩壳本体并使其一面朝上,所述第二加工夹具用于固定前罩壳本体并使其另一相对面朝上,所述第三加工夹具用于固定前罩壳本体并使其一侧面朝上;加工方法包括第一加工工序、第二加工工序和第三加工工序,其中,所述第一加工工序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1,将待加工的前罩壳本体装夹于第一加工中心的第一加工夹具上,并利用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第一固定支撑机构、浮动支撑结构和第一压紧结构进行定位;步骤S1.2,铣φ58油封孔旁安装侧面;步骤S1.3,铣前罩壳安装基准面;步骤S1.4,钻、铰第一基准孔和第二基准孔;步骤S1.5,钻φ6油道孔的引导孔和粗加工钢球安装孔;步骤S1.6,钻φ5油道孔的引导孔;步骤S1.7,粗、精镗φ58油封孔;步骤S1.8,钻φ5油道孔的孔;步骤S1.9,钻φ6油道孔孔和精加工钢球安装孔,所述钢球安装孔的孔径公差值为0.035;步骤S1.10,钻φ16连接孔;步骤S1.11,铣φ18油道孔的孔端面,所述φ18油道孔的孔端面的粗糙度为Ra6.3;步骤S1.12,钻、铰φ18油道孔;步骤S1.13,钻第一螺纹底孔并攻内螺纹,其中,所述第一螺纹底孔的内螺纹的螺纹公称直径为6mm,螺距为1.0,公差等级为6H;所述第二加工工序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1,将经过所述第一加工工序加工后的所述前罩壳本体装夹于第二加工中心的第二加工夹具上,并利用第三定位机构、第四定位机构、第二固定支撑机构和第二压紧结构进行定位;步骤S2.2,粗、精镗φ95油封孔;步骤S2.3,铣φ95油封孔端面、螺栓安装孔端面和第二螺纹孔端面;步骤S2.4,钻、铰销孔;步骤S2.5,镗φ40.1孔和镗φ55.5孔,所述φ55.5孔的孔径公差值为0.08;步骤S2.6,钻第二螺纹底孔并攻内螺纹,其中,所述第二螺纹底孔的内螺纹的螺纹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稳健梁洪艳魏清亮刘言欣李华侠陈颖侠
申请(专利权)人:湛江德利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