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樟芝茶叶接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8282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牛樟芝茶叶接种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方设置有进料室,所述壳体顶端还设置有与所述进料室连通设置的进料口,所述壳体底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壳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灭菌室、接种室和功能室;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接种室连通设置的菌种室;所述灭菌室上设置有送料装置,所述灭菌室侧壁上设置有紫外线灯。本方案通过灭菌室内紫外线灯的设置,则能够对通过灭菌室的茶叶进行杀菌处理,避免茶叶上粘附的其他菌种对牛樟芝菌种的接种过程造成影响,从而保证成品质量稳定。成品质量稳定。成品质量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牛樟芝茶叶接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特别是属于一种牛樟芝茶叶接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牛樟芝生长于牛樟树干腐朽的中空内部或倒伏树干的潮湿表面。野生牛樟芝长在老龄的牛樟树,子实体形态多变化,有板状、锺状、马蹄状或塔状;初生时鲜红色,渐长变为白色、淡红褐色、淡褐色或淡黄褐色。牛樟芝气芳香味辛苦、平。有祛风行气、化淤活血、温中消结、解毒消肿、镇静止痛、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提升机体免疫力之效;对于治疗胃肠疼痛、腹泻呕吐、食物中毒、毒蕈中毒、糖尿病、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更是有独特功能。牛樟芝是有许多的生理活性成分,如多糖体、三萜类化合物、超氧歧化酶、腺苷、蛋白质(含免疫蛋白)、维生素、微量元素、核酸、凝集素、氨基酸、固醉累、纤维素、血压稳定物质等。牛樟芝的有效成分中以三萜类化合物为最特别,高达200种以上,是其他菇菌无法相比的,200多种三萜类化合物使牛樟芝具有抗癌、保肝等功效。
[0003]牛樟芝中的三萜类化合物能够抑制癌细胞增长;修复肝脏、提升肝脏技能;双向调节免疫机能;调整血压、防止中风的作用,而其中的核酸类物质,则能够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血栓造成的血流堵塞,起到改善血液循环系统的目的,此外,其SOD(超氧歧化酵素)成分,则具有抗氧化、消除自由基的作用,延缓老化,恢复皮肤光泽,实用价值极高。
[0004]目前,牛樟芝已被应用于茶叶制备,其制备方式主要是将牛樟芝菌种接种于萎凋后的茶叶中,然后放在揉捻机中揉捻,经培育发酵后,干燥即可得到牛樟芝茶叶,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揉捻后的转运过程会导致茶叶与外界接触,会存在其他菌种对牛樟芝菌种培育造成影响的情况,同时,人工成本较高,不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外界环境对牛樟芝茶叶接种过程造成影响的牛樟芝茶叶接种装置。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牛樟芝茶叶接种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方设置有进料室,所述壳体顶端还设置有与所述进料室连通设置的进料口,所述壳体底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壳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灭菌室、接种室和功能室;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接种室连通设置的菌种室;所述灭菌室上设置有送料装置,所述灭菌室侧壁上设置有紫外线灯。壳体上方进料室以及侧壁上进料口的设置,用以控制茶叶的进量,出料口的设置,则便于将茶叶取出,灭菌室、接种室以及功能室的设置,则用以对茶叶进行接种操作,菌种室的设置则用以将牛樟芝菌种与茶叶混合,紫外线灯的设置,则能够对通过灭菌室的茶叶进行杀菌处理,避免茶叶上粘附的其他菌种对牛樟芝菌种的接种过程造成影响,从而保证成品质量稳定。
[0008]优选的,所述送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灭菌室外壁上的送料电机和与所述送料电机传动连接的螺旋输送杆,所述灭菌室与所述接种室之间通过隔板分隔,所述隔板上远离
所述进料口的一端设置有下料口。送料电机、螺旋输送杆以及隔板上下料口的设置,能够逐步将茶叶运送至下料口转出,保证灭菌效果。
[0009]优选的,所述菌种室顶端设置有与所述菌种室连通的进液漏斗,所述菌种室上还设置有抽液泵,所述抽液泵的入口端与所述菌种室连通设置,所述接种室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液管道,所述抽液泵的出口端与所述进液管道连通设置,所述进液管道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喷液口。所述进液漏斗的设置,用以补充菌种室内菌液,抽液泵的设置,则能够将菌种室内菌液由进液管道、喷液口,导入接种室内,达到接种效果。
[0010]优选的,所述接种室与所述功能室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铰接板,两个所述的铰接板与所述壳体铰接,两个所述的铰接板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接触设置。两对称设置的铰接板,则能够通过铰接板的开合来控制茶叶的出料,保证下料效果。
[0011]优选的,所述功能室内还设置有推板伸缩杆,所述推板伸缩杆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推板伸缩杆的活塞端设置有推板轮,所述推板轮与所述铰接板接触设置。推板伸缩杆的设置,则用以对铰接板的转动进行控制,保证使用过程的稳定性。
[0012]优选的,所述功能室底端设置有撑板筒,所述铰接板适用于在转动后与所述撑板筒侧壁接触,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撑板筒的中间位置。撑板筒的设置,则用以对接种后茶叶进行导向,将铰接板上茶叶全部引至出料口处导出,避免对后续加工造成影响。
[0013]优选的,所述接种室内水平设置有双向螺杆,所述壳体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双向螺杆传动连接的压料电机,所述双向螺杆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与所述双向螺杆配合设置,所述螺杆块向下延伸设置有压料筒,所述压料筒内套设有压料杆,所述压料杆远离所述压料筒的一端设置有压料轮,所述压料筒底端还设置有与所述压料杆接触的压簧。压料电机、双向螺杆以及压料杆、压料轮的设置,则能够通过压料电机的驱动,控制两压料轮沿铰接板发生水平方向的偏移,从而对铰接板上的茶叶进行揉捻,以此来保证菌种与茶叶的充分接触,同时,将茶叶中的发酵物质碾出,保证茶叶加工效果,此外,通过压料筒以及压料簧的设置,不仅能够保证压料轮始终紧压茶叶,保证揉捻力,同时,在铰接板反转下料时,还能够逐步伸出,推动茶叶下料,减少铰接板上的茶叶残留,便于后续使用。
[0014]优选的,所述压料筒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竖直轨道,所述压料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竖直轨道配合的轨道块,所述双向螺杆上还绕设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压料筒配合的防呆槽。竖直轨道以及轨道块的设置,用以限定压料杆的运行轨迹,保证其在指定方向的指定区间内进行运动,防护壳以及防呆槽的设置,则能够限定压料筒的偏移轨迹,避免其出现转动情况,同时,能够避免茶叶粘附在双向螺杆上,对螺杆的转动造成影响。
[001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中,通过灭菌室内紫外线灯的设置,则能够对通过灭菌室的茶叶进行杀菌处理,避免茶叶上粘附的其他菌种对牛樟芝菌种的接种过程造成影响,从而保证成品质量稳定。
[0017]2、本技术中,通过抽液泵的设置,则能够将菌种室内菌液由进液管道、喷液口,导入接种室内,达到均匀接种的目的。
[0018]3、本技术中,通过压料电机、双向螺杆以及压料杆、压料轮的设置,能够通过压料电机的驱动,控制两压料轮沿铰接板发生水平方向的偏移,从而对铰接板上的茶叶进行揉捻,以此来保证菌种与茶叶的充分接触,同时,将茶叶中的发酵物质碾出,保证茶叶加
工效果,此外,通过压料筒以及压料簧的设置,不仅能够保证压料轮始终紧压茶叶,保证揉捻力,同时,在铰接板反转下料时,还能够逐步伸出,推动茶叶下料,减少铰接板上的茶叶残留,便于后续使用。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牛樟芝茶叶接种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方设置有进料室(2),所述壳体(1)顶端还设置有与所述进料室(2)连通设置的进料口(3),所述壳体(1)底端设置有出料口(4),其中:所述壳体(1)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灭菌室(5)、接种室(6)和功能室(7);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接种室(6)连通设置的菌种室(8);所述灭菌室(5)上设置有送料装置,所述灭菌室(5)侧壁上设置有紫外线灯(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樟芝茶叶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灭菌室(5)外壁上的送料电机(10)和与所述送料电机(10)传动连接的螺旋输送杆(11),所述灭菌室(5)与所述接种室(6)之间通过隔板(12)分隔,所述隔板(12)上远离所述进料口(3)的一端设置有下料口(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樟芝茶叶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室(8)顶端设置有与所述菌种室(8)连通的进液漏斗(14),所述菌种室(8)上还设置有抽液泵(15),所述抽液泵(15)的入口端与所述菌种室(8)连通设置,所述接种室(6)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液管道(16),所述抽液泵(15)的出口端与所述进液管道(16)连通设置,所述进液管道(16)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喷液口(1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樟芝茶叶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室(6)与所述功能室(7)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铰接板(18),两个所述的铰接板(18)与所述壳体(1)铰接,两个所述的铰接板(18)远离所述壳体(1)的一端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玉梅柯武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观芝茬牛樟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