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老鹰红茶智能化加工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5193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老鹰红茶智能化加工生产线,包括发酵箱、开关箱门、支撑脚垫、温控面板、把手以及透明检视窗,发酵箱下侧安装有支撑脚垫,发酵箱前侧安装有开关箱门,开关箱门前侧设置有透明检视窗,透明检视窗下侧设置有温控面板,开关箱门前端面右侧安装有把手,发酵箱内部下侧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上侧安装有旋转支撑盘,旋转支撑盘上侧安装有发酵网笼,发酵网笼环形侧面覆盖有透气纱布网,发酵网笼上侧安装有上端盖,该设计能够使茶叶在发酵的同时进行转动,使得茶叶能够进行均匀受热,从而使茶叶能够均匀发酵,同时通过透气纱布网能够在发酵的同时减少茶叶内部的水分流失,提高了对茶叶的发酵效果。了对茶叶的发酵效果。了对茶叶的发酵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老鹰红茶智能化加工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老鹰红茶智能化加工生产线,属于茶叶加工


技术介绍

[0002]老鹰茶,四川省石棉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毛豹皮樟的嫩枝嫩叶晒干后,可当茶泡饮,当地称它为老鹰茶,也作老茶。老鹰茶的叶片呈椭圆形,面绿背白,故又称白茶,富含芳香油、多酚类化合物,泡饮时较清香,滋味厚实,先涩后甘,滋味浓而口劲大。《本草纲目》 有“止咳、祛痰、平喘、消暑解渴”等记载,老鹰茶全芽披亳,芽头饱满均整,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干茶色泽棕红,形态圆浑肥大、壮实;汤色黄亮,滋味醇和爽口、回甜、樟香浓郁。
[0003]现有的老鹰茶的制作是直接晒干而成,没有经过发酵这一工序,老鹰茶属于绿茶,当老鹰茶发酵之后才会成为老鹰红茶,在对老鹰茶进行发酵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发酵设备,现有的发酵设备在对茶叶进行发酵的过程中,茶叶堆积较厚导致茶叶受热布均匀,进而导致茶叶发酵不够均匀,发酵速度较慢,发酵效率较低,现在急需一种老鹰红茶智能化加工生产线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老鹰红茶智能化加工生产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受热均匀,发酵效果好。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老鹰红茶智能化加工生产线,包括发酵箱、开关箱门、支撑脚垫、温控面板、把手以及透明检视窗,所述发酵箱下侧安装有支撑脚垫,所述发酵箱前侧安装有开关箱门,所述开关箱门前侧设置有透明检视窗,所述透明检视窗下侧设置有温控面板,所述开关箱门前端面右侧安装有把手,所述发酵箱内部下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侧安装有旋转支撑盘,所述旋转支撑盘上侧安装有发酵网笼,所述发酵网笼环形侧面覆盖有透气纱布网,所述发酵网笼上侧安装有上端盖,所述发酵网笼环形侧面前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内部安装有挡料板,所述发酵箱内部左右两侧以及上侧安装有电加热灯管。
[0006]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与旋转支撑盘连接处安装有转动主轴,所述转动主轴上端面与旋转支撑盘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所述转动主轴下端面通过焊接方式与驱动电机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电加热灯管设置有三组,且三组所述电加热灯管规格相同,三组所述电加热灯管分别安装于发酵箱内部左右两侧以及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发酵箱内部左右两侧的电加热灯管安装位置相对称。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上端盖内径与发酵网笼直径相同,所述挡料板规格与出料口规格相匹配。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上端盖、发酵网笼、透气纱布网、出料口以及挡料板组成了发酵组
件,发酵组件设置有六组,且六组发酵组件规格相同,六组发酵组件等角度均匀安装于旋转支撑盘上端面。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老鹰红茶智能化加工生产线,因本专利技术添加了上端盖、电加热灯管、旋转支撑盘、驱动电机、发酵网笼、出料口、挡料板以及透气纱布网,该设计能够使茶叶在发酵的同时进行转动,使得茶叶能够进行均匀受热,从而使茶叶能够均匀发酵,同时通过透气纱布网能够在发酵的同时减少茶叶内部的水分流失,提高了对茶叶的发酵效果。
附图说明
[0011]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老鹰红茶智能化加工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老鹰红茶智能化加工生产线中发酵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老鹰红茶智能化加工生产线的正视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老鹰红茶智能化加工生产线的俯视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老鹰红茶智能化加工生产线发酵网笼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

发酵箱、2

开关箱门、3

支撑脚垫、4

温控面板、5

把手、6

透明检视窗、7

上端盖、8

电加热灯管、9

旋转支撑盘、10

驱动电机、11

发酵网笼、12

出料口、13

挡料板、14

透气纱布网、101

转动主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13]请参阅图1

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老鹰红茶智能化加工生产线,包括发酵箱1、开关箱门2、支撑脚垫3、温控面板4、把手5以及透明检视窗6,发酵箱1下侧安装有支撑脚垫3,发酵箱1前侧安装有开关箱门2,开关箱门2前侧设置有透明检视窗6,透明检视窗6下侧设置有温控面板4,开关箱门2前端面右侧安装有把手5,发酵箱1内部下侧安装有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上侧安装有旋转支撑盘9,旋转支撑盘9上侧安装有发酵网笼11,发酵网笼11环形侧面覆盖有透气纱布网14,发酵网笼11上侧安装有上端盖7,发酵网笼11环形侧面前侧开设有出料口12,出料口12内部安装有挡料板13,发酵箱1内部左右两侧以及上侧安装有电加热灯管8,该设计能够使茶叶在发酵的同时进行转动,使得茶叶能够进行均匀受热,从而使茶叶能够均匀发酵,同时通过透气纱布网14能够在发酵的同时减少茶叶内部的水分流失,提高了对茶叶的发酵效果。
[0014]转动主轴101安装于驱动电机10与旋转支撑盘9连接处,转动主轴101上端面与旋转支撑盘9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转动主轴101下端面通过焊接方式与驱动电机10固定连接,通过转动主轴101能够带动旋转支撑盘9进行旋转。
[0015]电加热灯管8设置有三组,且三组电加热灯管8规格相同,三组电加热灯管8分别安装于发酵箱1内部左右两侧以及上端面中间位置,发酵箱1内部左右两侧的电加热灯管8安装位置相对称,通过三组电加热灯管8能够加快发酵箱1内部的升温速度,使茶叶能够更快
进入发酵状态。
[0016]挡料板13规格与出料口12规格相匹配,上端盖7内径与发酵网笼11直径相同。
[0017]上端盖7、发酵网笼11、透气纱布网14、出料口12以及挡料板13组成了发酵组件,发酵组件设置有六组,且六组发酵组件规格相同,六组发酵组件等角度均匀安装于旋转支撑盘9上端面,通过六组发酵组件能够同时对大量的茶叶进行发酵,提高了发酵效率。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工作人员首先将电加热灯管8通过导线与温控面板4相连接,然后通过把手5打开开关箱门2,将上端盖7取下,然后将茶叶放置于发酵网笼11内部,然后通过温控面板4启动电加热灯管8,通过温控面板4将电加热灯管8的温度调节到茶叶发酵的最适温度,通过电加热灯管8对茶叶进行加热,启动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通过转动主轴101带动旋转支撑盘9转动,进而带动发酵网笼11进行转动,通过发酵网笼11的转动使得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老鹰红茶智能化加工生产线,包括发酵箱(1)、开关箱门(2)、支撑脚垫(3)、温控面板(4)、把手(5)以及透明检视窗(6),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箱(1)下侧安装有支撑脚垫(3),所述发酵箱(1)前侧安装有开关箱门(2),所述开关箱门(2)前侧设置有透明检视窗(6),所述透明检视窗(6)下侧设置有温控面板(4),所述开关箱门(2)前端面右侧安装有把手(5),所述发酵箱(1)内部下侧安装有驱动电机(10),所述驱动电机(10)上侧安装有旋转支撑盘(9),所述旋转支撑盘(9)上侧安装有发酵网笼(11),所述发酵网笼(11)环形侧面覆盖有透气纱布网(14),所述发酵网笼(11)上侧安装有上端盖(7),所述发酵网笼(11)环形侧面前侧开设有出料口(12),所述出料口(12)内部安装有挡料板(13),所述发酵箱(1)内部左右两侧以及上侧安装有电加热灯管(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鹰红茶智能化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0)与旋转支撑盘(9)连接处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循刘声彦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黔茶联盟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