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栀子代用茶及其配方感官优化的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00436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栀子代用茶及其配方感官优化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具体配比成分代用茶能有效的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另提供了探寻栀子代用茶配方感官优化的方法,通过建立优化模型,研究代用茶组份之间对其感官的影响,最终得到最优的组份配比,使得代用茶在保证功效的同时,极大的提升了感官值。本发明专利技术促进了栀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提供了配方优化思路,带动经济发展,提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效益和社会效益。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栀子代用茶及其配方感官优化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栀子代用茶及其配方感官优化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栀子在我国资源丰富,是我国卫生部发布的第一批药食两用中药材,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及扭挫伤痛等症状。随着人们对栀子各种生物活性成分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所蕴含的药用和保健价值不断被发掘,如栀子苷是栀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降尿酸、保肝利胆等功效。目前栀子的提取工艺、质量标准等现代研究报道较多,但对于栀子开发应用研究较少。
[0003]代用茶是一种茶叶替代品,具有多种功效,如清火、明目、消渴、生津、降糖、降压、降血脂等,现代医学研究还发现其对脂肪肝也有一定作用。代用茶是指选用可食用植物的叶、花、果(实)、根茎等,采用类似茶叶的饮用方式(通过泡、煮等方式饮用)的一类产品的俗称,常见的植物代用茶有玫瑰花、金银花、大麦茶、菊花茶等。近年来,由于代用茶产品本身的香味,加上一些保健功能和适宜的口感,使得消费者越来越多,消费量一直稳升,成为茶叶制品的一个新增长的消费产品,对栀子代用茶的药用研究甚少。
[0004]当前,人们越来越关注天然安全的产品,科学地开发栀子相关产品,可以更好地服务大众。因此,开发和研制栀子相关的食物、饮品、化妆品等逐渐成为热点,代用茶产品以其自然属性满足了人们在饮品方面对天然、健康和品质生活的追求,诸多都是利用栀子香气对茶叶进行增香,并没有搭配其它药用成分对代用茶进行功效上的改进,例如专利CN201910713273.3公开了一种栀子花茶的加工方法,将鲜栀子花蕾与茶叶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进行密封静置处理后,等花儿凋谢后将花与茶叶分开,然后采用阶梯温度对茶叶进行阶梯烘干处理,使其含水量在4%以下,然后按要求包装,在低温环境下存储,其主要将栀子花蕾入茶,仅使得茶具有了清香气味,并无药用功效。
[0005]高尿酸血症作为目前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患病率呈逐年上升且年轻化趋势。已有明确报道具有降尿酸功效的药食两用食物,据不完全统计,在87种药食两用的食物中,已有明确报道具有降尿酸功效的共有19种,包括栀子、茯苓、甘草、山楂、葛根等,另有34种药食同源食物,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复方中或者创制的新型食品中。因此,开发具有降尿酸作用的功能性食品将会具有越来越广阔的市场前景。
[0006]综上所述,亟需一种以药食两用中草药为原料,研制适宜生产栀子代用茶的工艺,其既能满足了人们对品质饮品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可以促进栀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带动经济发展,提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栀子代用茶及其配方感官优化的方法,该代用茶不仅具有良好的感官同时也具有降尿酸的功效。
[0008]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提供了一种栀子组合物,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栀子组合物,所述栀子组合物由栀子、葛根、白茅根,干姜和茯苓组成。
[0010]具体的,所述栀子组合物按质量比为栀子:葛根:白茅根:干姜:茯苓=55:45:40:13:27。
[0011]具体的,所述栀子组合物还添加包括栀子苷,所述栀子苷的添加量占栀子组合物的质量比为3:28。
[0012]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栀子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高尿酸血症药物中的应用。
[0013]具体的,所述栀子组合物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降低尿酸含量。
[0014]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栀子组合物的代用茶,所述代用茶还添加包括山楂,甘草和陈皮。
[0015]具体的,按质量份数所述栀子:葛根:白茅根:干姜:茯苓:栀子苷:甘草:山楂添:陈皮=38:30:27:9:18:14:30:46:16。
[0016]本专利技术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中代用茶的配方感官的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17]一种优化上述代用茶的配方感官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0018](1)将栀子组合物、山楂,甘草和陈皮的添加量分别作为自变量;
[0019](2)根据感官评分和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得到二次多项回归方程,所述感官评分包括代用茶的色泽、香气,滋味和组织状态;
[0020](3)Design

Expert 8.0.6软件对二次多项回归方程进行图像拟合,得到最优响应结果,根据最优响应结果得到栀子组合物、山楂,甘草和陈皮的优化添加量。
[0021]具体的,所述二次多项回归方程为Y=85+3.25A

0.25B

1.42C+1.42D+0.085AB

1.50AC

3.25AD+0.25BC+1.01BD

1.50CD

5.79A2‑
15.04B2‑
4.54C2‑
5.29D2,其中Y为感官评分,A、B、C、D分别为栀子组合物、山楂,甘草和陈皮的添加量。
[0022]具体的,所述Design

Expert 8.0.6软件利用自变量A、B、C、D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感官评分进行响应面和等高线面拟合,得到最优响应结果。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24](1)本专利技术代用茶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从而达到降低尿酸的作用,搭配起最优配比,在保证药用功效的同时使得其在感官(色泽、香气,滋味和组织状态)上也表现优秀;
[0025](2)本专利技术代用茶配方感官优化的方法建立了响应面优化模型,探究了各组份及组份之间对代用茶感官的影响,使得代用茶在保证功效的同时,极大的提升了感官值;并通过响应面和等高线图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代用茶中山楂和栀子组合物交互作用对感官评分影响的响应面;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代用茶中山楂和栀子组合物交互作用对感官评分影响的等高线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代用茶中陈皮和栀子组合物交互作用对感官评分影响的
响应面;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代用茶中陈皮和栀子组合物交互作用对感官评分影响的等高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思路、使用范围下可以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31]实施例1栀子组合物的组份确定
[0032]称取栀子、山楂、金银花、葛根、白茅根、玉米须、桑叶、茯苓、杭菊、甘草、陈皮、干姜各10g放入圆底烧瓶内,加入10倍量的蒸馏水,提取1h。用旋转蒸发器旋转浓缩,浓缩至0.5g/mL,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栀子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栀子组合物由栀子、葛根、白茅根,干姜和茯苓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栀子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栀子组合物按质量比为栀子:葛根:白茅根:干姜:茯苓=55:45:40:13:2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栀子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栀子组合物还添加包括栀子苷,所述栀子苷的添加量占栀子组合物的质量比为3:28。4.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栀子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高尿酸血症药物中的应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栀子组合物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降低尿酸含量。6.包含权利要求3所述的栀子组合物的代用茶,其特征在于,所述代用茶还添加包括山楂,甘草和陈皮。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代用茶,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所述栀子:葛根:白茅根:干姜:茯苓:栀子苷:甘草:山楂添:陈皮=38:30:27:9:18:14:30:46:16。8.一种优化权利要求4所述的代用茶的配方感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将栀子组合物、山楂,甘草和陈皮的添加量分别作为自变量;(2)根据感官评分和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得到二次多项回归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永罗杨廖霞李娟胡柿红杨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