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天线及移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8237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站、天线及移相装置,所述移相装置包括固定介质板、活动介质板以及限位件;活动介质板的枢设端可枢转装设于固定介质板上,固定介质板上设有固定传输线,固定传输线沿活动介质板的自由端的旋转运动路径延伸设置,该固定传输线的两端分别形成信号输出端口;活动介质板的至少一个表面设有活动传输线,该活动传输线与固定介质板上的信号输入端口电性相导通;限位件沿固定传输线的延伸路径平行设置于固定介质板上方,以与固定传输线共同定义出供活动介质板的自由端实施旋转运动实现移相的弧形缝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移相装置整体结构紧凑,易于安装,占用空间小,具有良好的移相性能,特别适用于5G Mass i veM I MO电调天线中。线中。线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站、天线及移相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移动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移相装置与配置了所述移相装置的天线,以及配置了所述天线的基站。

技术介绍

[0002]在移动通信中,电调天线通常需要用到移相器来改变各阵元的相位差,从而控制波束的空间指向。特别是在5G MassiveMIMO电调天线中,由于包含大量呈阵列式排布的子辐射单元,各子辐射单元都需要进行同步相位控制,移相器用量巨大。由此,如何设计出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成本低及可靠性高的移相器成为了业内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0003]目前,业内提供了一种扇形滑动式移相器以解决上述问题,该扇形滑动式移相器具有电路简洁、结构尺寸小及移相效率高等优点,但其可滑动导臂与固定电路之间是通过贴近耦合电气连接的,耦合间隙变化会带来电气指标的明显波动,甚至影响电调天线的正常工作。现在,业内普遍采用的方法是通过紧密压接的方式来稳定耦合连接结构,但是该方法又存在以下隐患:1.紧压结构在实际工作环境中,随着时间和温度变化,弹性压接结构会逐渐蠕变松动直至失效;2.紧压结构直接造成传动结构推拉力增大,尤其是在5G MassiveMIMO电调天线中,常规的32TR电调天线需要同时使用32组移相器,合成的总推拉力对传动结构带来巨大的负担,将影响紧压结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首一目的在于适应5G天线的需要而提供一种移相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
[0006]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站。<br/>[0007]适应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适应本专利技术的首一目的而提供一种移相装置,包括固定介质板、活动介质板以及限位件;
[0009]所述活动介质板的枢设端可枢转装设于所述固定介质板上,所述固定介质板上设有固定传输线,所述固定传输线沿活动介质板的自由端的旋转运动路径延伸设置,该固定传输线的两端分别形成信号输出端口;
[0010]所述活动介质板的至少一个表面设有活动传输线,该活动传输线与所述固定介质板上的信号输入端口电性相导通,所述活动传输线与所述固定传输线电性耦合连接;
[0011]所述限位件沿所述固定传输线的延伸路径平行设置于固定介质板上方,以与固定传输线共同定义出供所述活动介质板的自由端实施旋转运动实现移相的弧形缝隙。
[0012]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固定传输线相匹配而呈弧形板状,限位件朝向所述固定传输线的方向设有多个脚部,通过所述脚部与固定介质板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限位件的外缘朝向所述固定传输线的方向至少部分折弯以形成加强与所述活动传输线的边缘耦合的折弯部。
[0014]较佳的,所述限位件具有与所述固定介质板相面向的下表面,所述下表面覆盖金属材质,该金属材质与所述固定传输线电性导通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限位件为金属材质。
[0016]进一步的,所述活动介质板的两个表面均覆盖由彼此电性相导通的金属材质以构成所述活动传输线。
[0017]进一步的,所述活动传输线在任意一个其所覆盖的表面上所形成的传输线,包括位于所述自由端的耦合段与位于所述枢设端的端口段,所述耦合段的弧度与所述弧形缝隙的弧度相匹配。
[0018]进一步的,所述活动介质板的枢设端上设有枢转孔,所述固定介质板与之相对应也设有通孔,通过枢转轴穿设所述枢转孔与所述通孔,实现所述活动介质板相对于所述弧形缝隙可枢转设置。
[0019]具体的,所述信号输入端口与两个所述信号输出端口被延伸设置于固定介质板的同一轴线上。
[0020]具体的,所述固定介质板适应所述信号输出端口和信号输入端口设有插接孔,以将固定介质板一面的各端口引至并形成于固定介质板的另一面,以供与外部安装板相装配时,将固定介质板与所述安装板平行固定,允许从固定介质板的另一面输入、输出信号。
[0021]进一步的,所述信号输出端口和信号输入端口被引至所述固定介质板的同一侧边缘形成插接脚,以供在与外部安装板装配时,将各个所述插接脚插置于所述安装板预留的对应连接孔中,实现所述固定介质板的竖立插置安装。
[0022]适应本专利技术的次一目的而提供一种天线,包括反射板及用于为同一阵列的多个辐射单元并联馈电的功分网络,所述功分网络还包括如首一目的所述的移相装置,所述移相装置用于控制该阵列的一个极化的信号的移相,其移相后输出的两路不同相位的信号被分别传输至相应的辐射单元,所述反射板作为所述移相装置的外部安装板供该移相装置安装固定。
[0023]适应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而提供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如次一目的所述的天线。
[002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如下:
[0025]本专利技术的移相装置的活动介质板的自由端可相对于弧形缝隙自由转动,以使活动传输线可改变其与固定传输线的两个信号输出端口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活动传输线分别与两个信号输出端口之间的电传输路径的长度,进而改变经两个信号输出端口输出的两个信号的相位。
[0026]本专利技术的移相装置的弧形缝隙可限制所述活动介质板的自由端于其内的上下波动,使得活动介质板在弧形缝隙内可稳定的进行旋转运动,以使得移相装置进行移相时可稳定的移相,移相输出的信号不会具有较大的波动。
[0027]本专利技术的移相装置解决了传统移相器应用于Massive MIMO天线时安装复杂,且零部件繁多的问题,降低了天线整机的组装和生产的难度。同时,本专利技术的移相装置的固定传输线与活动传输线之间留有一定间隙,无需紧密贴合,有利于提高移相装置电路性能的稳定性,可减小活动介质板与固定介质板之间相对的磨损与推拉阻力。
[0028]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9]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例的移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例的移相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例的移相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例的移相装置安装于反射板与功分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例的移相装置与反射板及功分线路板的分解示意图。
[0035]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移相装置安装于功分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移相装置与功分线路板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实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实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8]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介质板、活动介质板以及限位件;所述活动介质板的枢设端可枢转装设于所述固定介质板上,所述固定介质板上设有固定传输线,所述固定传输线沿活动介质板的自由端的旋转运动路径延伸设置,该固定传输线的两端分别形成信号输出端口;所述活动介质板的至少一个表面设有活动传输线,该活动传输线与所述固定介质板上的信号输入端口电性相导通,所述活动传输线与所述固定传输线电性耦合连接;所述限位件沿所述固定传输线的延伸路径平行设置于固定介质板上方,以与固定传输线共同定义出供所述活动介质板的自由端实施旋转运动实现移相的弧形缝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固定传输线相匹配而呈弧形板状,限位件朝向所述固定传输线的方向设有多个脚部,通过所述脚部与固定介质板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的外缘朝向所述固定传输线的方向至少部分折弯以形成加强与所述活动传输线的边缘耦合的折弯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具有与所述固定介质板相面向的下表面,所述下表面覆盖金属材质,该金属材质与所述固定传输线电性导通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金属材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介质板的两个表面均覆盖由彼此电性相导通的金属材质以构成所述活动传输线。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传输线在任意一个其所覆盖的表面上所形成的传输线,包括位于所述自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彬苏国生黄明达陈礼涛
申请(专利权)人: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