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相器、电调天线、网络设备及移相器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4940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相器、电调天线、网络设备及移相器制作方法,其中移相器包括:屏蔽件,以及设置于屏蔽件所形成的屏蔽空间内的可调介质层;可调介质层包括线路层和介质件,线路层包括馈电电路以及与馈电电路对应设置的用于形成空气带线的空槽,介质件插入空槽内,并通过控制其插入空槽内的深度改变馈电电路的介电常数。通过介质件插入线路层中的空槽,并通过控制介质件的插入深度来实现线路层中馈电电路的介电常数的调整,使得移相器的尺寸、厚度和重量可以进一步的缩小。厚度和重量可以进一步的缩小。厚度和重量可以进一步的缩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相器、电调天线、网络设备及移相器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但不限于通信
,具体而言,涉及但不限于一种移相器、电调天线、网络设备及移相器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基站天线中,电下倾天线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和必须,移相器作为电调天线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电调基站天线的性能,进而影响到基站蜂窝网络的覆盖能力。相关技术的电调天线移相器基本可以分为两种实现方式,分别是改变传输线物理长度和改变传输线的介电常数,后者称为介质移相器。
[0003]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5G电调天线的应用也呼之欲出,5G大规模电调天线阵对移相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诸如要求多通道移相器共同使用,所以要求移相器的尺寸小、厚度薄、重量轻,并且尽量简化馈电线路等。
[0004]相关技术介质移相器都是在大的金属壳体内,装入介质层在线路板上下侧并左右移动,实现移相器的相位变化,并且从移相器侧边出电缆连接到振子单元,具体的可参见图1。但是该移相器具备如下缺点:厚度高,体积较大,金属壳体使得移相器的重量较大,已经远远不能适用于5G大规模阵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器包括:屏蔽件,以及设置于屏蔽件所形成的屏蔽空间内的可调介质层;所述可调介质层包括线路层和介质件,所述线路层包括馈电电路以及与所述馈电电路对应设置的用于形成空气带线的空槽,所述介质件插入所述空槽内,并通过控制其插入所述空槽内的深度改变所述馈电电路的介电常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层包括线路承载板,所述线路承载板包括至少一个线路设置面,所述馈电电路形成于所述线路设置面上;所述线路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线路承载板两个设置面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形成有与其对应的线路设置面上所形成的馈电电路形状相匹配的通槽,以在所述承载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板贴合时供所述馈电电路嵌入所述通槽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所述用于形成第一空气带线的第一空槽,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所述用于形成第二空气带线的第二空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件包括用于插入所述第一空槽的第一介质拉杆,以及用于插入所述第二空槽的第二介质拉杆;所述第一介质拉杆与所述第二介质拉杆形状相同,且形状与输出信号相位变化的差分比值相关。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拉杆位于所述第一空槽外的第一操作端和所述第二介质拉杆位于所述第二空槽外的第二操作端位于同一端,且在插入和取出时同步运动。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件为内部形成有屏蔽空间的屏蔽壳,所述屏蔽壳上与所述馈电电路所在平面所平行的壳体面上设置有引线通孔,通过所述引线通孔与所述馈电电路的引脚连接。7.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件包括第一屏蔽板和第二屏蔽板,由金属板或PCB板制成,所述第一屏蔽板和所述第二屏蔽板间的空间形成屏蔽空间。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承载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为PCB板;当所述第一屏蔽板和所述第二屏蔽板为PCB板时,所述线路承载板、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屏蔽板和所述第二屏蔽板互相压合,组成所述移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亮康玉龙杨利君杨锋陈菲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