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0367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0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移相器,包括:输入端口,被构造成接收射频信号;第一输出端口、第二输出端口、第三输出端口和第四输出端口,各自被构造成输出射频信号的对应的经过移相的子分量;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电迹线,所述第一导电迹线耦接到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导电迹线,所述第二导电迹线耦接到第三输出端口和第四输出端口;以及第一滑片,被构造成将所述输入端口耦接到所述第一导电迹线和所述第二导电迹线,其中,所述第一滑片被构造成能够沿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导电迹线和第二导电迹线滑动。迹线和第二导电迹线滑动。迹线和第二导电迹线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相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移相器。

技术介绍

[0002]移相器是一种能够对无线电信号的相位进行调节的装置。通过使射频(radio frequency,RF)信号在介质中传输,可以向射频信号中引入相移。移相器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改变射频信号的相位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相器,包括:输入端口,被构造成接收射频信号;第一输出端口、第二输出端口、第三输出端口和第四输出端口,各自被构造成输出射频信号的对应的经过移相的子分量;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电迹线,所述第一导电迹线耦接到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导电迹线,所述第二导电迹线耦接到第三输出端口和第四输出端口;以及第一滑片,被构造成将所述输入端口耦接到所述第一导电迹线和所述第二导电迹线,其中,所述第一滑片被构造成能够沿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导电迹线和第二导电迹线滑动。
[0004]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迹线和第二导电迹线中的至少一个为曲折的迹线。
[0005]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曲折的迹线为周期曲线。
[0006]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周期曲线为正弦曲线和方波曲线之一。
[0007]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迹线和所述第二导电迹线都是周期曲线,并且第一导电曲线的周期不同于第二导电曲线的周期。
[0008]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迹线的高度与所述第二导电迹线的高度不同。
[0009]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迹线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导电迹线的宽度不同。
[0010]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相器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导电迹线下方的第一电介质基底;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导电迹线下方的第二电介质基底,其中,所述第一电介质基底的介电常数与所述第二电介质基底的介电常数不同。
[0011]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相器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导电迹线下方的第一电介质基底;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导电迹线下方的第二电介质基底,其中,所述第一电介质基底的厚度与所述第二电介质基底的厚度不同。
[0012]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片包括:第一耦接部,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一导电迹线耦接;第二耦接部,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二导电迹线耦接;以及第三耦接部,被构造成与所述输入端口耦接。
[0013]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耦接部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导电迹线的高
度基本相等。
[0014]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耦接部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导电迹线的高度基本相等。
[0015]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相器还包括:与所述输入端口耦接的第三导电迹线,其中所述第三耦接部经由所述第三导电迹线耦接到所述输入端口。
[0016]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导电迹线沿第一方向延伸。
[0017]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相器还包括:第五输出端口,被构造成输出射频信号的经过移相的另外的子分量;与所述第五输出端口耦接的第四导电迹线;以及第二滑片,被构造成将所述第四导电迹线与所述第三导电迹线耦接,其中所述第二滑片能够在所述第四导电迹线上沿第一方向滑动以改变从所述第五输出端口输出的射频信号的相位。
[0018]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片的滑动与所述第一滑片的滑动相关联,使得所述第五输出端口输出的射频信号的经过相移的另外的子分量的相位在所述第一滑片滑动前后保持基本不变。
[0019]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片滑动的距离与所述第一滑片滑动的距离成预定比例。
[0020]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片为“U”形。
[0021]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片与所述第一滑片被实现为一体的单个构件。
[0022]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相器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三导电迹线下方的第三电介质基底;以及位于所述第四导电迹线下方的第四电介质基底。
[0023]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电介质基底的介电常数与所述第四电介质基底的介电常数不同。
[0024]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电介质基底的厚度与所述第四电介质基底的厚度不同。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相器,包括:输入端口,被构造成接收射频信号;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各自被构造成输出射频信号的对应的经过移相的子分量;第一导电迹线,被构造成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电迹线耦接到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以及滑片,被构造成将所述输入端口耦接到所述第一导电迹线,其中,所述滑片被构造成能够在所述第一导电迹线上沿第一方向滑动,从而改变在所述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输出的射频信号的对应的子分量的相位。
[0026]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迹线为周期性曲线,并且所述第一导电迹线包含所述周期性曲线的至少一个周期。
[0027]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周期性曲线包括正弦曲线和方波曲线。
[0028]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片包括与所述第一导电迹线耦接的第一耦接部,所述第一耦接部的宽度基本上等于所述第一导电迹线的高度。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相器,包括:主印刷电路板结构,所述主印刷电路板结构包括:输入端口;在所述主印刷电路板结构上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曲折的第一导电迹线,所述曲折的第一导电迹线形成具有第一长度的第一射频传输路径;在所述主
印刷电路板结构上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曲折的第二导电迹线,所述曲折的第二导电迹线形成具有超过第一长度的第二长度的第二射频传输路径;以及滑片,被构造成在所述曲折的第一导电迹线上沿第一方向移动。
[0030]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相器还包括:第一输出端口,所述第一输出端口耦接到所述曲折的第一导电迹线的第一端;第二输出端口,所述第二输出端口耦接到所述曲折的第一导电迹线的第二端;第三输出端口,所述第三输出端口耦接到所述曲折的第二导电迹线的第一端;以及第四输出端口,所述第四输出端口耦接到所述曲折的第二导电迹线的第二端。
[0031]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曲折的第一导电迹线为具有第一周期和第一高度的曲线形状,所述曲折的第二导电迹线为具有第二周期和第二高度的曲线形状,所述第一周期不同于所述第二周期和/或所述第一高度不同于所述第二高度。
[0032]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片还被构造成在所述曲折的第二导电迹线上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0033]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曲折的第一导电迹线的第一宽度小于所述曲折的第二导电迹线的第二宽度。
[0034]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更为清楚。
附图说明
[0035]构成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相器,包括:输入端口,被构造成接收射频信号;第一输出端口、第二输出端口、第三输出端口和第四输出端口,各自被构造成输出射频信号的对应的经过移相的子分量;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电迹线,所述第一导电迹线耦接到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导电迹线,所述第二导电迹线耦接到第三输出端口和第四输出端口;以及第一滑片,被构造成将所述输入端口耦接到所述第一导电迹线和所述第二导电迹线,其中,所述第一滑片被构造成能够沿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导电迹线和第二导电迹线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器,其中,第一导电迹线和第二导电迹线中的至少一个为曲折的迹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相器,其中,所述曲折的迹线为周期曲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相器,其中所述周期曲线为正弦曲线和方波曲线之一。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相器,其中,所述第一导电迹线和所述第二导电迹线都是周期曲线,并且第一导电曲线的周期不同于第二导电曲线的周期。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相器,其中,所述第一导电迹线的高度与所述第二导电迹线的高度不同。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相器,其中,所述第一导电迹线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导电迹线的宽度不同。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鹏斐万方文何锦春
申请(专利权)人: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